闲话一:不食嗟来之食(1/6)
狠狠地休息了一段时间,大家新年快乐。 上次我番外我自己的那一章,竟然被和谐了。 算了,我也懒得问为什么了,反正也没意义,屏蔽着吧。 看了一下评论,发现好多人问什么时候开新书,唉,完本感言里都有啊。三月份发新书,我打算多休息一下。 其次我发现以前写的番外,有些人还是没看到,山海经一到四都在正版第一卷,七十六章后面。 颛顼的小篇在正文卷第九百七十章一箭落九日的后面,名为绝地天通科幻版。 道佛那里,讲了点新书的创意,浅尝辄止吧。 下本书因为主角金手指是信息感知,所以会解答地球所有未解之谜,并且从科幻角度,尽可能把宗教、神话都给解释了 因为不写收容物,我估计我会扑街,如果下本书扑街,我也会把它写完。 有人说让我讲吃,我的老天鹅,这从何讲起啊。 我只能说,吃是吃,美食是美食。 不讲美食,那还能扯两下。 象形字义上,用手抓取粗食为饭,低头用器皿的正餐为食,山珍海味的高级享用为餐,神祇受祭奉的贡品为享。 有些人说古人都是两餐制,很晚的时候生活富裕了才有三餐制。 这话对,也不对。 事实上中国很早就有三餐制,只不过确实也跟生产力挂钩,平民百姓很长一段时间,别说两餐了,甚至只是一餐而已。 而皇帝、王侯不只是三餐,甚至有四餐。 至少在商朝时,就有定时吃饭的传统,甲骨文里就将主餐称为大食在一天的早上,特别丰盛,力求吃饱。然后将另一顿饭称为小食,在下午随便吃点就行了。 论语也说了不时不食。 三餐制度,从文献来看的话,最晚战国时期就有了。 庄子有云:适莽苍者,三餐而返,腹犹果然。 意思是去郊外游玩,带足三顿饭,玩一天回家肚子都是饱饱的。 这不是孤例,战国策齐策四又云:“士三食不得餍,而君鹅鹜有余食。” 意思就是士人三餐都吃不饱,而君王你竟然鸡鸭鹅都有吃不完的粮食。延伸意思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那时候,士人就有一日三餐的制度,士人并不是多有钱的阶级,从君王到诸侯再到大夫,最后才是士。 前sān_jí都有地产,属于领主,而士是没有地产的,只有个贵族身份。 一日三餐能普及到士人,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有这个条件的人,都已经广泛普及了三餐制了。 汉代甚至出现四餐制,当然是帝王专享。 班固的白虎通写了:“王者之所以日四食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时之功也。” 四时就是天刚亮的时候,叫旦食。日中的时候吃一顿,叫昼食。下午再吃一顿,叫夕食。晚上来顿夜宵,称为暮食。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大清朝,皇室一日两道正餐。 叫做早膳与晚膳。七点钟吃一顿,十三点钟吃一顿。 之后就得等到第二天了。你们可能会想,晚上不饿吗? 即便饿了,也得如此,这是大清宫廷里祖宗定下的规矩,不能违背,包括吃什么,怎么做,都有详细的规矩。 每天吃的是一样的,食材的斤两都有严格分配,按照地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份例。 且做法,加多少盐、放多少勺糖,必须严格按照食谱来。 你穿越到清宫,你说口重,想吃辣一点,吃咸一点?不行,两道正餐,御膳房谁的面子都不会给。 其实都特别难吃,而且是天天吃,年年吃,很多嫔妃自己开小灶,在耳房弄个小厨房,自己做菜吃。 不过,如此不近人情味的制度下,大多数人并不会饿肚子。 因为除了两道菜肴丰富的正餐,还有早点和晚上的便饭。 早点是各种糕点小吃,晚上的便饭则是羹汤、清粥。 这都算上的话,其实是四餐。 更别说,后宫很多嫔妃都有小灶,有钱,那想吃啥就吃啥,让人买来食材,由贴身的宫女做。 真有饿肚子的,那肯定是地位低的。 皇太后怎么也不会饿肚子,每天都有猪羊个一头,鸡鸭各一只,再加上各种香料、新米、白面、蜂蜜、蔬菜,做成数十道膳食。 皇后每天也有十六斤猪肉,十六斤羊肉,鸡鸭各一只,再加上各种新米白面之类的,形成数十道膳食。 依次类推,逐步降低伙食标准。 到了嫔妃最低一等的答应,吃的就寒酸很多,每天有一斤八两的猪肉做菜,然后每月,注意是每个月,有十五盘羊肉,每盘大约一斤,然后每月有五只鸡鸭。 再低呢?再低就是宫女了,每天一斤猪肉,鲜菜十二两,老米七合五勺。没了。 一合是一百八十克,一勺是三十克。总共一千四百一十克的米。 一天两顿正餐分开算,即一顿有七百零五克的米。 还可以吧,一顿半斤猪肉、大半斤的蔬菜,外加近三斤的米,能吃饱,这就是宫女的待遇了。 倘若要说美食,我国美食太多了,根本讲不完。 如果只是介绍菜,那么我可以水几百万字 所以还是跟你们聊点跟吃有关的历史。 毕竟问得是吃,不是美食。 首先问个问题,中华上下历朝历代,当代之前,你们最喜欢哪个历史时期? 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偏好。 有人可能想穿越盛唐,有人可能想穿越三国,有人可能想去大明。 而我,最喜爱的便是那所谓礼崩乐坏的时期,东周。 即春秋与战国。 我们历史上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成语,出自于那个时代。各种历史典故,行为先例,皆诞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