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金明池,莲花庵(月票200加更)(1/2)
快到午时的时候,雪终于停了。
但空气中犹自弥漫着那种南方的冬日才有的阴冷潮湿,令开封府城,若被一层冰沙覆盖。
武好古和米友仁挤在狭窄的马车车厢里,两个大男人散发出来的体温被熊皮褥子和棉布窗帘保存得很好,因此没有觉得寒冷。
两人聊了一路,都在商量怎么哄端王开心。
论起来也挺丢人的,一穿越者,还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现在竟然一心想着拍马屁。
不过在宋朝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武好古已经知道要做事情,就必须把未来的官家哄好了的真理了。
因为在大宋官家那张温和的面孔之下,拥有的却是无与伦比的集权。后来的朱熹曾经评价宋朝治理地方的政策是: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实际上,各种“收了”的权,通常不是到了东西两府的宰执手中(哲宗朝是个例外),而是通过一套低效的,互相制肘的官僚体系,全都集中到了官家一人之手。
官家的温和,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根本没有谁能威胁到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亚龙湾看海”基本上就是文官们最严厉的处分了。苏东坡现在就在海南岛,如果武好古将来不想去亚龙湾长住的话,把宋徽宗哄到位是非常必要的。
而米友仁的马屁功夫也是不亚于他的书画本事的,一路上又给了武好古不少好的建议。
这个徒弟,真是收对了!
不知不觉间,马车已经到了地方,嘎然而停了。
“两位员外,到地方了。”
车夫的声音传来,打断了车厢内两个“马屁精”的对话。
武好古先从车厢里面钻出来,被一阵寒风激了一下,身子一抖,然后才搓着巴掌四下张望。发现眼前是一条长墙,长墙之内还有一些殿阁楼台样子的建筑。
“这是……”
“这是金明池。”米友仁的声音响了起来。
“金明池?”武好古想起了《金明池夺标图》和张择端。
“这里是皇家御苑,更早的时候是教练水军之处。”米友仁说,“南边还有一个琼林苑,也是皇家御苑。就是赐琼林宴的地方。”
琼林宴就是皇帝请新科进士吃顿好的,以示嘉奖鼓励。一开始就在琼林苑办,后来不一定在琼林苑摆酒了,不过琼林宴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
“金明池,琼林苑……好地方啊!”武好古又扭头往西看去,高大巍峨的开封府外城西墙赫然入目,看上去也不太远。
“这一带当然是好地方了。”米友仁笑道,“除了两家御苑,周遭都是开封府豪门的别墅,还有一些道观寺庵,都是做豪门买卖的。没想到纪大官人家的墨娘子居然进了这里的庵堂……”
“对了,”武好古问那车夫,“庵堂在何处?”
“过了前面的树林便是了。”
车夫指着前方一片覆盖了些许白雪的树林,“林中有小路可行,过了之后就是了。”
米友仁笑道:“老师,此间都是如此……用树木竹林相隔,不失野趣风雅。”
“好吧,”武好古点点头,“我们走着去吧。”
那马车夫也道:“小底拴好马车,就帮二位员外把画具扛去。”
武好古说了声“有劳”,就和米友仁一块儿向树林走了去。这片树林看着挺近,走着倒也有点距离。
“这边空旷得很啊。”武好古一边走一边问米友仁。
“的确空旷,”米友仁道,“开封府城西面这一代都是如此。”
这个地方,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个高档别墅区。
“开封城内那么挤,就没想过在这边兴建一番?”
武好古敏锐的“地产商思维”马上就转动起来了。他早就想做地产了,不过开封府城内可以发挥的余地不大——没有多少土地了,真的要赚大钱,就得在城外做文章了。
“兴建?”米友仁笑了笑,“老师,这里如何兴建?”
办法一定是有的!
武好古心想:这里就挨着开封府城,周围环境也不错,最关键的是还有两座离宫别院,而且也足够空旷……完全可以开发啊!
“元晖,”武好古走进青石铺成的林间小道时忽然问,“这边的土地可昂贵?”
“昂贵?”米友仁笑了笑,“看和哪里比……比开封府城内是便宜多了。”
武好古点点头,心想:看来是有戏的。不过这是个大项目,眼下是做不成的,而且……自己的股份商行还没正式成立,根本运作不了这种大项目。
还是先定个小目标吧。
“元晖,我们把书画会馆开在这里行吗?”
“书画会馆?”米友仁四下看看,“偏了一点……不过也不是不行,最好在城内建个小一点的用来收货。”
金明池、琼林苑附近都是开封府豪门的别墅,把书画会馆建在这里是合适的。不过城内一定要有个分号用来收货,“画廊”也应该建在城内。
“还是你想得周到。”武好古点点头。
这时,师徒二人已经过了树林,眼前变得豁然开朗起来。这里是一大片的田垄,约有三四十亩,田垄边上,倚着另外一片树林的是一座小小的寺庵,名曰莲花庵。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座寺庵和大相国寺、法起寺这等殿阁林立的大庙不一样,走的是小而精致的路线。莲花庵内的楼榭亭台,小桥流水,廊柱斗檐,就连花园之中装饰的假山石,都透着一种精心打磨过的线条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