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轮回之说(2/3)
称世尊曾教他:“轮转飘泊的,乃是同一不变的识。”佛问他所谓的识是指什么,嗏帝给出了一个典型答案:“它就是那个能够表现、能够感觉、能随处经历一切善恶业报的东西。”
世尊训诫他说:“你这愚蠢的人!你听我对谁这么说过?我难道没有设法解释‘识’是因缘所生,离开因缘条件,就无所谓的‘识’吗?”
‘识’是依生起的因缘不同而得名,眼识、耳识、鼻识、味识、身识、意识,此六识通过色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感受色界。
佛陀毫不含糊地解释识是依色、受、想、行四蕴而生起,不能离此四蕴而独存。
佛陀说:“识可以以色为方便、以色为对象、以色为给养而存在,并且为乐此不疲故,它可以生长、增进、发展……(受、想、行同理),如有人说:我可以显示识的来、去、消逝、生起、成长、增进、发展,而与色受想行无关。那他所说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
也就是说,永恒的灵魂是不存在的,很多佛棍说什么多做善事能投好胎,简直和放屁没两样。
灵魂好像一粒种子,投胎后被红尘浊气所染,通过六根认识世界,不同的经历造就不同的人,人也发现自己与别人不同,知道什么是‘我’。
人死亡后,灵魂入轮回,这粒种子被投入一个巨池中,将红尘浊气清洗干净,然后被切割碾碎,与无数其他种子的碎片搅在一起,形成一粒粒新的种子,那时候‘你’真的还是‘你’吗?
佛陀成道三十年后,佛的堂弟提婆达多因意见不合而造成僧团分裂,争执就是“轮回之说”和“苦行”,提婆达多根本就不承认那是轮回,因为“我”消失了,轮回就不是轮回。
提婆达多在僧团有一定声望,如来大弟子也称赞他,不过后世南北传佛教抹黑提婆达多,说什么谋杀佛陀,非常恶心。
无论道家、佛家,一旦立教,就会有无数的无耻的手段抹黑对手,国家也是一样,无论教还是国,都是工具而已,无非是得势还是不得势的分别。
道家、佛家只是思想与道路,和教派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有些是道家修行人,有些是道教修行人,有些是佛家修行人,有些是佛教徒,绝对是不一样的,因为教派有利益,信徒和香火都是要争一争的。
话说远了,回到原来话题,所谓轮回,其实对普通人是没有区别的,任你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死后都要投入轮回碾碎,形成新的种子,所以下辈子投好胎,其实这种说法是假的。
只有修行中人,要是道行够的话,可以抵御一部分轮回之力,兴许会留下大点的灵魂碎片,运气好下辈子还能继续修行。
不说这样需要很高深的修为,还要看运气,要是运气不好,下辈子可能不会觉醒记忆,下下辈子,嗯,没有下下辈子。
好是运气好的话,记忆觉醒,知道一定修行的法门,可能会继续踏上道途,所以前世是修行者,后世能觉醒记忆的人,修道比平常人厉害,因为他上辈子是很厉害的人物,不厉害的已经被搅碎了。
不过那时候,他也不再是上辈子那个“他”了,他是这辈子这个“他”,脑中的记忆就是一场电影,你不会对上辈子的人物产生很大的感情,只是将能用的功法捡起来而已,要是你仍旧对某个人、某样事还有很深的感情,那么这就是执念。
执念是修行大忌,这辈子应该修不出什么来,不过做个普通人还是不错的,起码可以找个长得像前世老相好的,‘再续前缘’。
而关于做善事,积阴德,这事情是有的,不过这与轮回扯不上关系,阴德是作用到你和后世子孙身上,有句话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说到做善事,就不得不说明一点,天道只有顺逆,没有善恶,只有人才有善恶之念,如果你逆天而行,即使做善事也会有恶报,如果你顺天而行,做恶事也有善报。
逆天而行,即便是做善事,犹如在杯水中洒下少许盐,会苦涩不堪,顺天而行,如同大量盐撒到恒河水中,河水并不会因此变咸。
古语有云,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就有这个意思,要看天时行善恶。
古代多少杀人盈野的大将,都满门富贵,子孙穿朱戴紫,杀戮多少无辜大家都知道,那又怎么样呢?照样恶行有善终。
即便是现代,多少恶少横行,作恶多端,人家照样潇潇洒洒,因为世道就是这样,举世皆醉你独醒有什么用,你去举报反而落到不好的下场,人道也是道,连人道规则都摸不清楚,修道也修不出来的。
换句话说,修道的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都是人精,他们不会看你可怜就出手帮你,不会见到世界污浊就改天换地,他们不会逆天而行,人家即使不为善,可只要不作恶就行。
如果遇到他们开始出手,那就是天地气运轮转,人家争取大气运,看到成仙的机缘,不是真的可怜百姓。
说到真正为百姓考虑的,还要属儒家,无论他们最后做的怎么样,可人家本心是为百姓天下考虑的,至于结果不好,那有什么办法。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作恶,虽恶不罚。”
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不过在人间不合用,想要积阴德,是需要真正发自内心的慈悲,然后做善事才会积下阴德,如果为积而积德,那最多在人世收获个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