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朝议(1/2)
崇祯三年正月的这一天,北京城内,一片轰动,上到皇亲贵胄,下到黎民百姓,莫不震惊!
一月之内,形势几乎骤然逆转,原本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官军,却让李自成冲破了层层防线,一举攻克了辽州,大有与在真定府、顺德府的乱军头目老回回、混天王同流合污,会兵一处,北取京师之势。
一旦出现那种情况,以京师以北是千里平原沃野的情况,乱军的铁蹄只需一个上午的疾驰,下午就有可能兵临京师城下,使得原本就兵力虚弱的京师城防,更加雪上加霜,再次出现被围的情况。
一时间,北京城内弥漫着人心惶惶的气氛。
皇城之内,大明君臣议事的大殿之中,文臣武将分站于两侧,无人敢轻易张嘴,大殿里一片静悄悄的,笼罩着紧张的气息,年纪轻轻的崇祯帝端坐于龙椅之上,斑白的少白头,凝重的神色,可见他的心情极为糟糕。
短暂的寂静过后,压抑的气氛达到了一个极点,崇祯脸色阴沉似水,冰冷的看向文臣行列,寒声问道:“张尚书,你们兵部是怎么回事儿?乱军都快打到了京城,你们不仅没有平叛山西的叛乱,还让他们威胁到京师的安全,身为兵部的主持之人,你该当何罪?”
刹那间,气氛为之一滞,文官队伍中走出一人,身体抖抖索索,扑通一声,立即跪在了大殿的前方,正是兵部尚书张凤翼。恍惚间,张凤翼想起了他的前任兵部尚书袁崇焕,不仅因为被人诬陷勾结后金皇太极,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平叛辽东不利,才会被皇上判了极刑,以泄怒火。
此刻,即便是寒冬腊月,一念及此,张凤翼也害怕的身体抖若筛糠,额头直冒冷汗。
“皇上,微臣有罪,平叛乱军无方,致使李自成、马守应这等反贼的头目威胁到京师的安全,微臣愿意领罪。”
说完之后,张凤翼双手爬在地上,额头紧叩地面,整个人好像伏在了地面一般,久久不敢起身和言语。
这个时候,还未等崇祯发言治罪,身为内阁首抚的周延儒随即站了出来,连忙求情道:“皇上,此事不能全部由张尚书担责。自从后金撤军之后,战事不断,陕西的乱匪越来越多,刚一使用铁血手段镇压,洪承畴与曹总兵才一平复陕西之乱,反贼头目见势不妙,纷纷东渡黄河之险,进入了山西。”
“由于山西也是连年天灾,和陕西的情况相似,多灾民,经流窜而入的反贼一鼓动,原本有所遏制的乱军,声势再次大涨。而且,正逢山东的孔有德叛乱,又有后金的再临大凌河,兵部也是有心无力,不可能全部兼顾到啊。”
听到这些话,崇祯的怒意减弱了少许,神色依旧十分难看,
这时,一向与周延儒不对付的温体仁站了出来,身大学士,没有扑火,浇灭崇祯心中的怒火,反而火上浇油。
“皇上,微臣不同意周大人的说法,功是功,过是过,两者岂能相提并论?难道,就因为事多,曾经有功于朝廷,就能懈怠于职责,任由乱军肆虐而不顾。”
谬论,这绝对是大多数朝臣的心声。但是,碍于温体仁势大,甚得皇帝的恩宠,那些朝臣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低头不语,担心惹祸上身。
每个人都很清楚,别看周大人为张尚书说情,这位首抚大人却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经历过温体仁的几次栽赃陷害,周延儒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早已经是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可能被罢黜的危险。
一时间,不少的朝臣心中黯然,自从经历过后金第一次围攻京师之变后,首抚韩爌被罢免,成基命、李标等东林阁大学士被逐出朝廷,官场上的风气越来越差。
加上皇上不问原因,只看结果,动辄追责问罪,朝野内外,早已是风声鹤唳,人人谨小慎微。
尽管知道自己已经受到了皇帝的猜忌,周延儒还是据理力争,并没有驳斥温体仁,而是向崇祯一拱手,诚恳的说道:“皇上,现在乃是多事之秋,用人之际,孔有德的叛乱刚刚得以平叛,局势还尚未为稳,现又有李自成等反贼威胁到京师的安全,还望皇上给予张尚书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此言一出,顿时提醒了崇祯皇帝,眉头皱了皱,随即舒展开来,不置可否的轻轻点头,看向俯首跪在地上的张凤翼,沉声问道:“张尚书,朕问你,如果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能否收回辽州?能否剿灭李自成、老回回、混天王等反贼头目。”
霎时,张凤翼暗暗长舒一口气,对周延儒感激不已,抬起头的同时,紧张的擦拭额头的冷汗,也在回答崇祯的问题。
“启奏皇上,微臣一定能收回辽州。”
说到这里,张凤翼想起了袁崇焕的五年平辽论,不禁留了一个心眼,没敢将话说死,语气缓了缓。
“皇上,微臣虽没有十足的把握剿灭李自成等反贼,却有十足的把握将其拒于顺天府之外,保证京师的安全。”
说话之间,张凤翼偷眼打量了一下皇帝的神色,虽然没有了刚刚的怒意滔滔,但神色依旧十分难看,阴沉的可怕,对自己的回答不是很满意,于是又抛出了几个安抚皇帝心慌的信息。
“启奏皇上,微臣之所以这样说,绝非虚言,在李自成占领辽州之时,兵部已经下达了行文,命令宣大总督张宗衡、山西巡抚许鼎臣、总兵曹文诏以及总兵李卑立即驰援,他们也已经派出援军。若无意外的话,张宗衡与李卑的援军已经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