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猜测(1/3)
“呃...”刘芳亮楞了一下,转瞬问道:“老大,你的想法总是那么奇特,与别人的恰恰相反。无论是皇太极的再次侵犯,还是孔有德的哗变,相比天下而言,总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你却这么说,我实在不能理解。”
“嘿嘿...”李自成满含深意的的一笑,转而说道:“芳亮,你应该知道,皇太极前年大肆入侵关中,虽以大胜而归,说不上损失惨重,但也是伤及了根本,最起码也得消耗真实实力的三四成。之所以堂而皇之的在大凌河围困祖大寿,无非是为了阻止孙承宗的行动,加固宁锦防线,哪还有实力入侵关中。”
“老大,你的意思是?”吴汝义适时问了那么一句。
“呃...意思很简单,那就是朝廷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于皇太极,而是孔有德。一旦两者沆瀣一气,兵合一处,不管崇祯有多么大的能力,手下的能征善战之人再多,都将失去山海关这道天堑,京师将会彻底暴露在后金的铁蹄之下。如此一来,皇太极随时都有可能入侵关中,威胁到京师。因此,只要崇祯老儿不是傻子,就一定会先稳住孔有德,使得皇太极的势力无法延伸到关内。”
闻听此言,众人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关键症结所在。可还是有一丝疑惑缠绕在心头,刘芳亮更是迫不及待的率先问道:“可是,老大,这与咱们有什么关系呢?”
“嘿嘿...这有什么难理解的?不管崇祯老儿能不能稳住孔有德,阻其转投皇太极的麾下?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做好两手准备,崇祯都会让曹文诏按兵不动,做好兵援辽东的准备。毕竟,相比而言,东北的鞑子才是最大的威胁。”
说完之后,李自成暗自庆幸之时,还好记得《崛起在大明》那本小说的一些观点,否则无法解释这一切,震慑住众人,折服于自己的“文韬武略”。
同时,李自成心中一动,脸上闪过一丝意味深长之色,回想起皇太极以往的两次大动作,不禁有一种感觉,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大胆的猜测,忍不住地自语道:“还真是有意思,这时机也抓的太准了吧。次次行动,都正好是关中民乱正盛,明廷疲于奔命于各地的叛变,被搞得头疼脑涨之时。”
李过等人先是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再一听李自成后面之言,再次被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老大这东一榔头,西一棒追的,自己等人的思维实在跟不上,跟谈不上听懂后面的话语。
这次,是李过出口问道:“老大,什么真有意思?什么时机抓得太准?你是在说谁啊?我们几个听得一头雾水。”
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打发枯燥无聊的时间,李自成也就顺嘴解释了起来。
“过儿,你们回想一下,从前年的鞑子打入关中,再到今天的皇太极率军围攻大凌河一带的城池,从这两个时间点上来看,你们不觉得这也太巧了吗?每次都是陕西的各路起义军闹得最欢,遭到朝廷的重兵围剿,形势急转直下,官军将会彻底镇压起义军。”
李自成稍稍停顿了一下,留给众人一点时间,回味自己所讲,也在回忆过往。看到众人都在深思,信马由缰的前行着,等到有人眸子里闪烁着某种莫名的亮光,这才继续说道:“如果没有皇太极的这两次入塞,即便各路起义军没有被彻底消灭,但也差不多被围剿的七七八八,哪还有今天这么大的声势?”
“不错,老大,听你这么一讲,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儿,属下反倒品出这么一点味儿来。按照平时咱们打篮球的说法,这绝对是神助攻,次次入塞的时机,把握的都是刚刚好,官军重兵围剿,起义军的处境正是非常不妙之时。”吴汝义点了点头,一脸的复杂之色,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如此这般接话道,听的其他人很受感触。
然而,大大咧咧的刘芳亮却是忙不在乎,不以为然的紧接着说道:“管他们呢?就像老大讲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既然咱们与皇太极拥有共同的对手,崇祯皇帝。管他有什么企图,只要对咱们有利就行!”
这番言论下来,虽然说得有理,却没有获得众人的认可,尤其是负责情报收集的李过,最先反驳道:“芳亮,话可不是这么说的。皇太极虽然与咱们拥有同一个敌人,但立场却不同,他是蛮夷之族,咱们与崇祯同属炎黄子孙,再怎么斗,打得再厉害,也是属于兄弟之争,内部问题。”
刘芳亮眉毛一扬,就要争辩,却见李过再次说道:“与崇祯不同,皇太极实行的是灭绝政策,只要打进关中,每到一处,必屠一城,掠夺其中的资源。即便有幸存之人,也会被押到辽东,沦为奴仆,任其宰杀,宛若牛羊。”
一语落罢,四周寂静无声,唯有赶路的马蹄之言。即便是崇尚各扫门前雪的李自成,心中也是大动,认可的频频点头。更不用说刘芳亮,被驳斥的哑口无言。
自古以来,对于外族屠戮汉族百姓,只要是一名汉人,还有一丝血腥,闻听之后,即便不是怒发冲冠,心里也会难受非常。
短暂的寂静过后,却见李自成摆了摆手,故作轻松地说道:“我之所以跟你们将这些,不仅是提醒一下皇太极此人非常阴险狡诈,两次用兵或许暗含不轨之图。同时还有,如果咱们的猜测正确的话,真是如此,那么,就不得不思考更深层次的意思了。”
一瞬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李自成后面的一句话吸引住,被点燃了好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