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可劲忽悠(1/2)
章节重复,明天刷新
——
“说全球化范围太广,我具体讲一下中韩两国。”杭雨说道:“中韩建交将近二十年了,经济方面,两国贸易往来和投资发展迅速。”
“建交时,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50亿美元,零六年,短短十四年时间,贸易总额飞跃增长到1343亿美元,增长近26倍。大概每10名韩国人中就有一人从事与中国的商业活动。如果我不说这个数据,在座的韩国朋友都想不到吧。”杭雨笑着道。
听到每十个韩国人,就有一人从事中国的商业活动,不仅是韩国师生,连华夏留学生也十分惊讶,没想到中韩的经济联系竟然如此紧密。
我们的留学生当然感到高兴,无论出于利益,还是友谊,我们都希望韩国能回归“龙爸爸”的怀抱。华夏这些年被欧美,被周边国家围追堵截,过得实在太艰难了。
大部分华夏人都很希望,有一个忠贞不屈的朋友,哪怕这个朋友国力弱小,我们也不会嫌弃。可即便是那些比我们还要弱小的国家,也看不起华夏,它们和我国建交完全是为了利益。
而韩国师生听了这段数据,则有些吃了苍蝇屎的憋屈感。
在大部分韩国人的印象中,华夏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的贫穷阶段,在韩国人眼中,我们是靠它们赚了点钱,才渐渐富裕起来的。
可是杭雨这么一说,貌似不是华夏靠它们赚钱,而是韩国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经济依赖。韩国人很不喜欢这种感觉,一时间难以接受依赖和被依赖的角色转化。
杭雨继续说道:“2006年,中韩贸易额已超过了韩日贸易额和韩美贸易额,并接近两者之和。在座的韩国朋友们,我知道你们更喜欢欧美,事实上大部分亚洲国家都向往欧美。包括我们国家很多人,也是一样的,但欧美毕竟离我们太远了。”
听众们纷纷点头,杭雨这句话很中肯。
“而我们和韩国可以说是邻邦,经济交流方便得多,而且我们的市场潜力更大。现在已经不是搞意识形态对抗的时代了,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我们手中的工具。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可以忽略意识形态,单纯的从经济和友谊来考虑。”
“如今韩国对我们的投资发展也很迅速,截至零六年底,韩国对华投资总额为350亿美元,在华的韩资企业达四万家,而我国对韩国的投资总额到2005年底为11.5亿美元。我们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投资对象国和第一大贸易顺差国。”
这段数据让韩国人的脸色好看了一些,因为在双方经济来往中,韩国明显占了大便宜,大量韩国商品进入我国市场,赚的他们肥头大耳。
“科学技术上,两国的交流与合作在加强。两国签订了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建立了经贸科技部长联席会议机制,在it等高科技领域正在合作开发新产品。”
“文化上,“韩流“强劲,以韩国电影、电视剧、歌舞为代表的“韩流“在我国风靡,学习韩国语的人不断增加,接受韩国饮食文化的华人越来越多。我有个同学在韩国一家娱乐公司出道,叫做cnblue,队长是郑容和,我那个朋友叫纪章杰,是副主唱。”
说道纪章杰,在座有不少学生眼睛一亮,很多人都听过纪章杰的solo歌曲。虽然纪章杰在团队中很鸡肋,但他的solo事业却颇为红火。
其实我们的文化也在入侵韩国,比如世界第一所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在首尔成立,我们的影视剧也在韩国播出,至于他们喜不喜欢另说。
杭雨可以不提我们在韩国的成就,是希望韩国人忽略这点,让他们只看到中韩建交的好处,忽略付出的代价,积极地与我们进行经济交流。
他的做法是很有效的,韩国师生听到他们的经济,文化在华夏的成就,纷纷露出自豪的表情,对两国交流更加感兴趣了。
“我估计大部分人,对中韩的经济交流,主要拘束在旅游方面。每逢节假日,很多华人到你们这旅游,极大的促进了你们的旅游业和商品消费。但是你们要知道,大部分华人是没有时间和金钱,时常出国旅游的。但他们又想购买你们的商品,最好的方式是通过网购。”
“在我们的代购网上,你们的商品销量很好,不信可以问问那些商家。但是还不够,因为两国物流的问题,跨国网购的效率不太好。所以我十分希望能在物流和网购方面与你们加强合作,让更多的华人,能方便地购买到你们的商品。”杭雨说道。
潜意思:让更多的华夏制造进入韩国。
“总不能想买一支韩国造的口红,还要特意来一趟韩国吧,那样太为难我们的用户了。尤其是年轻的学生,她们要学习,没有时间出国,而她们又是不可忽视的消费力量。”杭雨说道。
听到杭雨一个劲说韩国商品怎么好,留学生都有点郁闷,他们想看的是杭雨在台上展现大国风范,让这些韩国人看看我们的厉害。
杜振华偷偷为杭雨竖起大拇指,这波忽悠就俩字——给力。
“我是做代购网起家的,而在诸多代购商品当中,除了欧美商品外,日韩商品绝对是主力。而日韩两国对比,你们的商品在我们那里,明显卖的更少。”杭雨说道。
俗话说中韩友好靠本子,杭雨打算从这点来拉拢韩国人。
“其实我不是很懂,我们两国都对本子有着难以叙述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