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带伙伴儿到现代拔草(二)(1/2)
“有人问我们,就说找到了一块好草地,对谁也不要说。”腊梅嘱咐道。
二人点点头,心领神会。
一过秤,有十斤的有十一斤的,三斤一分工,哪个也挣了三分多。由于草好、鲜嫩,还受到了饲养员的夸奖。
“太刺激了!”王晓华高兴地说:“腊梅,你只要在家,下午放学以后咱就去拔,怎么样?”
王秀春也添火加油:“就是来回走的功夫,一顿饭的时间就能拔多半筐。”
王晓华:“下次咱多割点儿,拔满筐。”
腊梅:“你一晚上挣五、六分,人们眼红了,也就到了长斤数的时候了,岂不害了别的拔草的。
“咱每次就拔多半筐,在拔草的人里面,咱挣最高的分就行,不要过整劳动力,队上也说不出什么来。”
王晓华不好意思的笑笑:“腊梅,你怎么考虑的这么多呢?像个老太婆!”
腊梅心道:“你要是在我这个位置上,你也会想这么多。”
为了不让现代的人看出来,腊梅尽量一天换一个地方,尽量避开人们的视线。
如此坚持了三、四天,倒也一切顺利。
尽管三个人谁也不说在哪里拔的草,腊梅和小伙伴儿拔草的事儿,还是被郑存梁知道了,跟屁虫劲儿上来了,非要跟着腊梅去拔草,并且还要带着好朋友崔桂兴。
自从在大队部闹了那一场后,郑存梁和崔桂兴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又因为腊梅在医院里救了他俩,崔桂兴一家十分感激,崔桂兴也把腊梅当成了好朋友,经常与郑存梁一起到十一队找腊梅玩儿。
带着王晓华和王秀春,腊梅觉得很轻松。二人也没对空间通道产生怀疑,甚至觉得这就是去白头老奶奶的道路,她们拔草的地方,就是白头老奶奶的所在地。
也远距离看到过现代的人,由于服装、式不一样,她们认为看到的是白头老奶奶这里的仙人,回来后还悄悄对腊梅说:
“仙人穿的衣服都很好、很鲜亮,比咱们身上的老粗布可强多了。”但也只是在三人之间交流,没有一个向外喧嚷的。
有了带她们的经历,腊梅觉得把郑存梁带上也不是不行。郑存梁很听她的话,叫他保密,他就不敢对外说。
崔桂兴有些调皮,但自从上次救了他,他对白头老奶奶崇拜的五体投地,对腊梅也十分尊重,并一再向腊梅表示:凡是白头老奶奶不让向外说的事,他绝对不说。
碍于郑存梁的面子,腊梅也同意带崔桂兴去。
王秀春的母亲6金满是王贵安奶奶的娘家侄女,王贵安母亲见王秀春和王晓华每晚都能拔一筐草,挣三、四分儿,就让王秀春也带着他儿子王贵安去。
是亲三分向。6金满看在自己姑姑的面上,便要王秀春带上王贵安。王秀春架不住母亲的唠叨,把这话对腊梅说了。
腊梅对王贵安的印象一开始并不怎么样。一看见他,就想起他把自己摁在胯下当马骑的情景,后来还多次慢骂她。
但自从腊梅被“白头老奶奶罩着”叫响以后,王贵安对腊梅的态度大有改变,还有意讨好腊梅。
去年秋天,在地里现了一颗野葡萄,王贵安把最大的拣了一大把,送给了腊梅。
野葡萄紫紫的,圆圆的,颗粒有纽扣般大小,吃起来甜中带着一股酸味儿,比真葡萄口感差多了。
在大饥荒之年,却是为数不多的能找到的可食用的野生果实。腊梅十分感动,从此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小孩子嘛,又是大饥饿的时候,有了吃的想着你,说明他心里有你,对你敬重。
尤其对腊梅,从一开始的侮辱到送东西,说明他不再把腊梅当“小傻妮儿”,而是当成了好朋友。
既然好朋友王秀春说出来了,碍于情面,也为了补偿送野葡萄的情谊,腊梅同意带着他。
好在白头老奶奶已经被叫明,而现代中的青草又很多,拔之不尽。多去个人儿,多拔过一些来,为现实解决点儿饲草问题。
像嘱咐王晓华、王秀春一样,腊梅对三个男孩子说:“看见什么也不要好奇,谁问也不要说话,只管低着脑袋拔自己的草。拔到多半筐,咱就回来。”
三个男孩子频频点头。
腊梅把他们领到村北一片盐碱地上。
这里今年还是盐碱地,明年就开始挖渠。而前世现代,则是一条水波荡漾的灌溉渠,两岸长满了苇子草、老杠苗,还不容易接触到现代的人们,是多人拔草的理想去处。
腊梅让五个人手拉着手,由她在头里带着走过空间绿色通道,来到了前世现代的水渠北岸。
“哇!这不是大河吗?”
五个孩子都好奇地叫起来。
这里是大平原,王店村周围除了葫芦沟就是坑塘,还没有条像样的小河。这条河是在六一年才开始挖的,今年是六零年,所以他们不知道。
“我们是来拔草的,只管拔自己的草就是了。”腊梅也不解释,用话打消了他们的好奇,命令赶紧拔草。
时间跨越五十年,好奇的事多着呢,解释也解释不清楚不是。
何况对他们说是来到了白头老奶奶这里,神仙住的地方,新奇事自是多,她也没必要解释。
河坡上不种庄稼,人迹罕至。腊梅本来找的是僻静处,但她却忽略了周围的环境:
灌溉渠北面二里开外,有一条乌由县通往临县的公路,汽车的引擎声喇叭声不断;
水渠的东边有一座小桥,桥北是一条水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