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夜战(1/2)
一夜之间,整个莫斯科都没有平静下来。苏军的反击持续了整整一晚上,曼斯泰因一晚上都没有休息。
战斗打的太激励了,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德军步兵团与一个苏联近卫师之间的战斗。
随后,因为两边都投入了更多的兵力,这场战斗演变成了莫斯科城西的一场大混战。
德军4个师的部队投入了战斗,而苏军有7个师在夜袭之中参与了行动。
谁能想到,一场局部战斗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就好像引爆了一颗炸弹一样,引爆了大规模的莫斯科巷战。
一枚接着一枚的照明弹被打上天空,德军甚至在凌晨的时候,动用了他们的管风琴火箭炮,覆盖了苏军进攻的区域。
那可是曼斯泰因这位集群总司令直辖的火箭炮部队,级别比军级的火炮单位还要高。
平日里想要调动这样的火力支援都不容易,结果这一晚就如同盛宴一样,它们全都出现了。
是的,包括德军的150毫米口径榴弹炮;管风琴火箭炮部队;集团军群司令部直辖的280列车炮部队,都加入到了这场炮兵混战之中。
仿佛是知道了自己的末日一般,苏军的炮兵第一次不甘示弱,开始了猛烈的还击。
双方在夜里十点到第二天凌晨6点之间,差不多打了1万发各种型号的炮弹,同样一直到天亮才停歇下来。
火花体育场在战斗中三度易手,德军在下午的时候刚刚占领了这里,结果半夜就丢掉了三分之二个体育场。
然后德军组织反击,连夜又夺回了整个体育场——这也是德军伤亡很高的主要原因。
苏军也没有想到,一直都不愿意夜战的德军,真的就在夜里展开了凶猛的反击。
本来,按照习惯来说,德军往往更愿意选择在天亮之后,利用火力优势来夺回丢失的阵地。
可这一次德军一反常态,在被苏军夜袭之后,就进入到了反击的模式,让这场血腥的夜战一直打到了天明。
战斗到天亮的时候,德军损失了大概1000人,这已经是超过曼斯泰因预计的一个吓人的数字了。
要知道,一天损失了整整1000人,等于说是一个步兵团全军覆没了!这个损失相当的巨大,是德军无法承受的起的。
1000人的损失,意味着有两个步兵团必须要撤出战斗休整了,如果计算损失,可能这两个团所在的师,也要撤出战斗休整才行了。
苏军阵亡的士兵数量也不少,差不过有3000人在夜里的进攻中阵亡——这个数字同样让苏军高层郁闷万分,这么损失部队他们也承受不起。
过去的10天里,苏军一共为莫斯科增援了4万人,可增加的防线还有损失的士兵,让这些增援瞬间就消失得一干二净了。
大概两万人被补充到了莫斯科北部的防线上,还有一万人被分配到了莫斯科南部战区。
而剩下的一万人被拆分开来,补充到了损失惨重的部队里,甚至还有大量的不足。
苏军一天可不是只损失1000人,所以10天的时间里补充一万名士兵,无法扭转苏军越打战力越少的趋势。
因为莫斯科的战斗,已经不仅仅是城西的战斗了——北面还有南面都在战斗,这让科涅夫颇有一种捉襟见肘的感觉。
在莫斯科的北方,德军正在进攻多尔戈普鲁德内区,那里是莫斯科北部的一片居民区,建筑物相当的密集。
本来这里是没有多少苏联驻军的,5000名苏军士兵和临时征召的3万名莫斯科平民军负责这里的防务。
显然,凭借这些部队是无法阻止德军的推进的,所以科涅夫补充了3万名苏军士兵,来稳固这里的防御。
问题是,即便增加了两个新的步兵师,也无法阻止德军的推进。最后不得已,科涅夫又调集了两万人增援那里,才勉强稳住了局势。
让科涅夫有些焦头烂额的是,现在比比列沃区也马上就要成为直接面对德军进攻的前沿阵地了。
防御比比列沃,又至少需要5万人,甚至是10万人——他手里是有这些部队,可都这么投入到越来越长的防线上,预备队就在逐渐的减少。
实际上,困扰科涅夫还有赫鲁晓夫的还有另外一些问题,比如说巷战中越来越大的损失问题。
苏军每一次反击,每一次坚持,都要付出无数士兵的生命作为代价。损失越来越大,也就让这种防守作战越来越被动。
10天之内,苏军损失了大约9万人,只得到了4万人的增援,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略微计算一下,如果一个月损失15万人,那么守到11月天气可能变得恶劣的时候,苏军至少要损失75万人……
这计算的是在增援不断绝的情况下,城内守军的纯粹减员数据。实际上的数字其实更触目惊心:苏军会实际损失兵力135万,补充60万新兵。
如此数量的损失,差不多等于城内所有的苏军都阵亡掉,全部换成新来的!
要知道,无论是多尔戈普鲁德内区,还是比比列沃区,都在莫斯科的北部,这还不包括莫斯科以南!
罗科索夫斯基集群撤退向梁赞,留下了大量的防御真空地带。德军利用自身的机动性优势,迅速的占领控制了这些地区。
现在,古德里安的g集群正在南部地区虎视眈眈,虽然他们还没有做好准备进入莫斯科打一场攻坚战,可德军随时都有可能换预备队上来接替这些前沿阵地。
换句话说,包括马里诺区还有布托沃区在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