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三国之赤色黎明》

79文学网(79ks.cc)

首页 >> 三国之赤色黎明 () >> 第152章 贯通的海路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9ks.cc/86008/

第152章 贯通的海路(2/2)

够说汉话,并且下山居住,那么就能够得到军政府的户籍,并且享受一般百姓的权力。

至于那些没有办法说汉话的,也组织了一批教员进行教导。只要能够流利说汉话,并且改变野蛮的生活习惯,那么也能够得到军政府的户籍。

交州军政府因为其先天不足,军队只有不足十万,还要镇守各地。战争潜力的不足,使得孙坚不得不投入超过五成的税收在科研上面,尤其是缴获大汉帝国的重炮,也被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孙坚显然已经意识到,在强大的火器面前,人数优势其实已经不复存在。

这显然更适合交州军政府的需要,若是镇守一个地方只需要三五百个士卒,就能抵御数万大军,那么就能节省不少的兵力,甚至于也能节省出不少的军费。

大汉帝国也吸收了南方战争的宝贵经验,依靠丝绸之路的收入,加大科技的研发。战争果然能促进科技进步,只可惜最先提升的却是军事方面的技术。不过随着锻钢和轧钢等技术的提高,却也在民用工业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承轴被研发了出来,更先进的四轮马车被造了出来,这种马车依靠两匹马,可以拉动七百斤的商品,还能健步如飞。公用马车开始出现在两地之间,甚至还有作为运货用的运输马车。西北也在紧急修建一条水泥路,以方便对西域的掌控,同时也为了能够运输更多的货物到西域进行交易。

原始的骆驼运输和马匹运输,已经没办法满足日益增大的贸易需要。大宛以西的诸国也需要美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甚至棉布在那边居然也有很大的市场。大汉帝国种植的棉花是李煜提供的美洲棉,纺织出来的棉布更加美观顺滑,深得中东诸国贵族的喜爱。

丝绸之路就是一个大金库,不断是给大汉帝国供血,就算没有了荆州,大汉帝国依然在不断变得壮大起来。

目光回到华夏共和国,在和吕布达成协议之后,在连云港、日照和青岛和蓬莱三个地方,也就是这个时代的朐县、海曲县、不其县和东莱县四地建立了码头。大量的货物,尤其是保鲜期比较短的货物,从这南方开始运输,抵达这里进行销售。

军政府的一些货物,同样是那种保鲜期比较短的货物,也通过这里,源源不断的朝着南方运输。甚至通过内河船进行转运,运输到荆州,甚至是司州进行出售。

吕布也意识到了航海的便利,于是也是积极发展造船业。只可惜由于技术积累不足,只能造出近海渔船,在不足海岸五十米的地方捕鱼。好在双方本来就有友好贸易的条例,在华夏共和国那里,买了一些中型近海渔船进行研究。

船工的仿造能力还是有的,再加上木材获取并不困难,吕布又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在公元194年春节之前,徐州军政府也造出了第一艘中型渔船,并且开始试着制造大型近海渔船。

依靠这四个港口,华夏共和国也完成了黄河,东海和长江三地的贯通。更新型的运兵船出现,根据需要可以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从南方把士卒运输到北方战场。不过陆地道路建设也在努力进行,大量的公路,甚至是木质铁路投入建设,带动了沿路经济的发展。

又有台湾金瓜石金矿源源不断提供的金银铜矿,货币方面倒是不足为虑。随着新的中型远洋探险船开始下海试航,李煜最新的目标,却是遥远的倭岛!

在他的描述里,那边到处都是金矿和银矿,铜矿也有不少,是真正的宝岛!这个宣传带动了不少有着探险精神,敢于冒险的探险者,他们组建了一支远洋探险船队,先是抵达了连云港,然后陆续朝着东边开始进行探索。

到了公元194年春节前后,第一批探险船队开始返航,并且宣布在朝鲜半岛和连云港间,发现一座大型岛屿。

消息汇报上来,李煜参照了一下地图,赫然发现这座被发现的大型岛屿,便是济州岛!(www.2345xs.cc 2345小说网。)


状态提示: 第152章 贯通的海路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