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渤海风云儿(2/3)
州府那边早为他准备好了“临阵退缩”、“沽名钓誉”等一撂大帽子,务必压得赵部翻不了身,先把人搞臭,州府再出手强行拿下巴郡,无人可非议。赵部哂然一笑:“特使说曹寅领兵入巴郡,无图谋郡县之心?”
“目前来看,的确没有。”
“我说他有!”
特使声调转高:“太守大人,这般指控应有证据,否则便是血口喷人。”
赵部面露讥讽之色:“州府需要证据,我就给你们证据。”
特使有些不安:“太守大人有何证据?”
“曹寅率五千重步入巴郡,还带了大量攻城器械,州府知道吧?”
“知道。”
“除冲车和云梯,武陵军还带了濠桥。”
“濠桥乃常规攻城器械,带上有何不妥?”
赵部冷笑道:“濠桥,用于渡濠沟或护城河,逐鹿领乃名震四方之领地,却并无濠沟或护城河,逐鹿领尚且如此,攻击巴郡其他领地更用不到濠桥。特使大人,你不妨替我想想,曹寅大老远地带濠桥到巴郡,是想用在何处?”
特使说不出话来。
答案其实很简单:只能是对付郡城或县城!
“请回报州牧大人,武陵军擅入巴郡,剑指江州,居心叵测,必是受董卓指派,暗中袭取巴郡断我后路。象此等不忠不义之人,人人得而诛之!若不对为虎作伥者施以惩戒,恐更多人呼应董卓,关东诸侯恐也陷入泥淖。”
“此事,非巴郡与武陵郡之间的事,也不是益州府和荆州府之间的事,而是护国诸侯与董卓党羽之间的斗争!将对外发布檄文,具言此事,整军备战,为护国诸侯阵营讨伐武陵叛逆。至于关东诸侯与董卓的决战,自有其他诸侯当之,我是不会去了!”
数日后,河内战区诸侯军大营。
袁绍、王匡和张杨在军帐内议事。
袁绍轻咳一声,问道:“诸位应该都听说了巴郡发生的事情了吧?”
两位太守都表示已经知道。
王匡面色凝重:“赵部响应号召,兴兵讨伐董卓,前脚刚走,后脚巴郡就被武陵军入侵。所幸赵太守半路上发现不对,悄然折返,才免于被曹寅袭取巴郡,无处容身之窘境。赵太守由此不敢再率部离开,决定讨伐曹寅。”
张杨也道:“不错。那武陵太守曹寅偷袭巴郡,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私仇也好,利益之争也罢,毕竟是在赵太守引兵和我等会合时发生的事情。倘若不让曹寅付出代价,难保董卓暗中拉拢其他诸侯,偷偷在我们身后使绊子,到那时,我等进退失据,何谈讨贼?此风不可长!”
赵部的檄文一发,其他诸侯很快从玩家口中得知。
对于此事,关东诸侯态度出奇地一致。
不惩治武陵太守曹寅,将来大家被人从背后捅刀子的机率很大,于公于私,必须支持赵部,声讨曹寅。
益州地处神州西部,离洛阳远,举事也晚,很难及时赶到前线与大家会合,但赵部是益州境唯一响应关东号召的诸侯,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哪怕是挂个名,于讨伐董卓大局有害无益。而且,赵部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关东诸侯阵营,阵营必须有所表示。
“我和酸枣、鲁阳等地诸侯联络过。”袁绍沉声道:“其他诸侯的看法,与两位一般无二,认为必须声援巴郡太守,将诸如曹寅等投机之人扼杀在摇篮之中。等会我让人拟立公文,声援赵部,务必让此事有个圆满结果。”
王匡和张杨皆点头称善:“甚好!”
离开大帐,袁绍回到自家营地。
着人召来主簿陈琳,让他书写公文。
陈琳也不回去,就在帐中提笔挥毫,一蹴而就,片刻就写成一篇檄文。陈琳当众念之,檄文风格雄放,文气灌注,笔力强劲,众人无不叫好。
袁绍拍板:“此文大妙,立即对外公布。”
陈琳道:“主公,逢元图派人传讯,黑山军攻打飞鱼领一事也有了结果,飞鱼领安然无恙,黑山军全军覆没。”
“什,什么?细细道来!”
“诺。我军斥候回报,飞鱼领骑兵不断袭扰黑山军大营,军团技频发,让黑山军疲于应对。后来不知何故,那支黑山军竟然放弃大营,全军进入通往飞鱼领的峡谷道,被飞鱼骑兵顺势断了后路,困在峡谷道中动弹不得,最终弹尽粮绝,不得不束手就擒,现飞鱼领已恢复商队进出,战事结束。”
“黑山军主动放弃大营,自断后路?”
“正是。此为最大致败之因,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那样做跟自杀无异。有人说黑山军首领昏了头,逢元图却不是这样想。他认为除了飞鱼骑兵不断逼迫之外,应该还有其他原因,否则那支黑山军断然不会自己往绝地钻,只是那支黑山军全军覆没,没有一个人走脱,具体发生了什么,至今难知。”
苦哂部进峡谷道,是因为坚信白雀部奇袭能够成功,故而苦哂才会在破虏骑持续打击之下避入峡谷道。白雀部在深山中穿行、和飞鱼领交手全过程,都不是外界能够知晓的,所以苦哂率部进入峡谷道,看起来很蠢。
至于白雀部,入城受阻,军粮耗尽,不得不分散夺路逃走。
茫茫群山,行动艰难,没有了白雀,白雀部将士在山中行动极其困难,饥肠辘辘不说,还得忍受墨家死士的攻击,亡命山中,哪还顾得出山方向。一些黑山军士自忖活着走出大山希望渺茫,纷纷回头,要求向飞鱼领投降,免得死在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