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法兰克福学派(1/2)
前世这篇评论分析文章就是单纯的分析,里面没有任何感qíng_sè彩,不过这一次余言需要这文章带上强烈感情,每一句歌词的分析之后他都需要拐弯抹角地问一句,你真的看懂了么,傻叉?
“喂,说话啊!你又出什么事了?”余言发呆想着这些事的功夫那边苏雪颖叫道。
“没没,先不说了,我有办法了。”余言急匆匆挂了电话,自己之前就发了那么一句所有人肯定都等着后续呢,余言肯定不少人在等着自己是认怂还是怎样。
脑子里搜索出前世看的那篇文章,怎么修改还真有点难,每一句都落到那上面还得不重复以余言的文学水平来说稍微有点费劲。
坐在电脑前想了想,余言先打上一排字,这是前世世界性的著名文学评论人士沃伦说的:
“在莎士比亚的一部戏剧中,头脑最简单的人可以看到情节,较有思想的人可以看到性格与性格的冲突,文学知识较丰富的人可以看到词语的表达,对音乐较敏感的人可以看到节奏,那些具有更高的理解力和敏感性的听众则可以发现某种逐渐揭示出来的内涵和意义。”
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沃伦口中的头脑最简单的人,大家看一部作品看的都是情节,沃伦这话实际上并没有贬义,他只是站在文学评论人士的角度阐述一件事情而已,而余言写上这么一段的意思是,文学如此,歌曲一样。
他的文章的落脚点就是问一句你是不是头脑最简单的人,你是不是傻叉,对于绝大多数自己的粉丝来说这句话并没有攻击性,因为大多数人并没有仔细地想要分析过,这句话只针对那些扫黄打非办公室的认真分析过后还认为自己涉嫌摸黑国家形象的官老爷们。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句话毫无攻击性,承认自己在不熟悉的领域里属于头脑不敏感的那群人是件多么难为情的事情么?所谓术业有专攻,这些东西不会不敏感并不丢人,反正大众不都这样么?
余言相信自己不解释粉丝们也不会对这句话产生抵触心理,人们看完整个文章之后肯定知道自己这是在针对扫黄打非办公室而绝对没有别的意思,绝大多数人肯定也乐得看这热闹。
写这文章的时候廖伟也来了电话,听说余言没事放下心来,反正下曲,廖伟心想把歌曲方面放一放也好,写作上这么有天赋那就应该全身心投入其中啊。
在和廖伟的通话中余言还得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那个齐省人民出版社的叫赵伦的编辑要出版作品了,这事情也是廖伟在无意中得知的,考虑了一下告诉了余言。
“老廖他那书什么销量你到时候告诉我一下。”余言听后心想这人可千万别因祸得福了,虽然心底里觉得这种人品的人写不出什么好书但也怕万一啊,郭沫若人品不就渣的不行么,一样成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师级别的人物。
“这你放心。”
“不说了,我写个东西嘲讽一下某些人。”
“嘲讽谁?”
“你说呢。”
“哦明白了,”廖伟一听就知道说的是谁了,“你自己小心点啊,有些人可不管表面文章的。”
“官方能不看重这个?”余言还真不信了,这些机构最看重的不就是脸面么,不管是干什么至少也得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那可不一定,我经历的总比你多,所以信我一次,自己小心点,能忍了最好就忍了吧我觉得。”
余言沉默着琢磨了下才开口:“忍了的话文学的路就不用走了。”这件事可不是就那么简单的,自己现在对于任何事情的每一次反应都很重要。
另外还有一点,余言自认自己现在代表的是前世的大师们,这里面有许多自己相当敬佩的人,假如后世的人评价说,这人写的《局外人》或者《城堡》等相当不错,但是人有问题,是个懦夫怎么能行?
余言不想让卡夫卡也不想让加缪变成这样的人,自己既然抄了他们的东西就代表了他们的形象,这些大师的形象绝对不该是这样的,余言有那么点文人的毛病。
“没那么严重吧,人群是很健忘的。”
“老廖你现在说话很玄啊。”余言哈哈一笑,这话说的相当有高度。
“我最近研究文学批评有点上瘾了都,”那边的廖伟也大笑起来,“各种形而上的概括各种高度抽象各种普适化……”
廖伟一说这些来有点停不下的节奏,一些连余言这个中文系学生都没听说过的理论也出现了:“好了好了老廖,停止炫耀你的学识!”
“一个人啊,他越缺什么,越觉得别人在炫耀什么。”廖伟又拽了一句,“这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对你来说却感觉我在炫耀,我理解你。”
“老廖你这批评理论学得嘴皮子都学牛逼了啊!”两人说着都大笑起来,准备挂电话的时候余言突然想起什么,“对了,老廖我给你几个思路,你试着把它们发展成理论吧。”
前世大三的时候文学研究课的老师曾逼着余言他们看过一本法兰克福学派的著作,这是一种对整个意识形态的批判的文学批评学派,余言能大约记得内容。
“哟,大天才要给我思路啊,洗耳恭听!”
“去你的!”余言边说着给廖伟提供了法兰克福学派主要观点的几个思路,至于廖伟能不能把他们发展成理论余言并不清楚,如果发展不成的话那自己就算直接告诉廖伟那些也没用,在文学批评领域,没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