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不是结局的结局(1/3)
如果不是持续的战争,刘表大概不会发现,在他治下的荆州,隐藏着那么多的人才。黄承彦、庞德公、司马徽这些名士倒也罢了,毕竟声名在外,其他如马良、邓芝、费祎等杰出的年轻人,还有更厉害的8阶智将庞统庞士元。没错,就是那个号称“得一可安天下”的凤雏,在襄阳之战进行了一年多的时候,忽然间就冒了出来。
但诸葛亮依旧是个迷,不知所踪。
建安二十二年8月,孙策破宛城,时隔数年,宛城再次迎来血流成河之日。三年多的攻城战,让豫州军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南阳的百姓再次遭受无妄之灾。自黄巾起义来,三十余年间,宛城已经数次经历类似的事情,让一些屡经此事的老人感叹是不是这个城市受到了诅咒。
孙然破城,但孙策的损失也不少,每年都能达到三百万,总体下俩超过千万人,这也是孙坚在后方一直增兵,否则即便有孙策和郭嘉、贾诩在也坚持不下去。
相较之下,虽然是守城方,但刘表军的损失也比孙坚军大,军队的战斗力和统帅水平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富庶的宛城在城破之时已见不到之间的景象,“民不聊生”一词都不足以形容。蔡瑁等人除了少部分带着为数不多的十余万大军撤出外,大部分人都战死城头,包括黄忠在内。
见到复活的一位位将领,得知宛城失陷的消息,刘表很受打击,消息传开后,更是士气大降,周瑜趁机攻城,虽然依旧是被赶下来,但战果却比之前好。
孙策忙于攻占南阳各县,一时无力追击,刘风却再次增兵三百万于襄阳。不由他不急,一旦等这些复活的将领恢复,襄阳将更加难以攻破。从玩家那里他已经了解到宛城的惨状,自然不想让襄阳也经历一回。
实力上的差距不是十几个、几十个历史人物可以挽回的,一年多的战争,襄阳城内的治安、民生急剧下降,南阳的失陷又给襄阳蒙上了一层阴影,当刘风再次下令全力攻城后,周瑜感觉比之前轻松了些。
又是三个月的战斗,周瑜终于攻破襄阳城,刘表自杀身亡,刘琦率众投降,除了个别刘表的死忠,大多数人投降,刘风手下的班底一下子丰富起来,虽然不能直接给这些投降的人以高位,但再也不愁一些关键位置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几乎是在襄阳城破的同时,孙坚亲自率兵出兵江夏,吴隐、徐长杰也从出兵策应,威胁黄祖后方,最终孙坚以不大的损失夺取江夏北部,黄祖不愿投降,自杀身亡,其子黄射投降孙坚,自此,刘表势力灭亡。
收获最大的自然是刘风,尽占长江天险,其次才是夺取了南阳郡和江夏北部的孙坚。
荆南方向,张怿在桂阳苦苦支撑,抵挡不住云水城的攻击,鲁肃和刘诞还在争夺长沙西部,两年时间依旧未有一方服软。刘风一直把重心放在荆北,也无法对这里支援。但荆北战争一结束,刘风立即从腹地增兵长沙,确保在荆南的优势。
建安二十三年四月,刘风和孙坚终于就边界问题达成协议,双方不再边界维持大规模兵力,开始收缩。刘风以周瑜为襄阳太守,坐镇荆北,以吕蒙为统率,开始支援荆南,开始着手解决荆州问题。
曹操夺取琅琊国,停止了进攻开始稳定地方,袁术的势力进一步收缩。吕布、刘备、张燕三方频频出击,袁绍军作战不力,开始收缩势力,冀州北部、西北部以及西部都被三方势力攻占,大有合围之势,袁绍不得不迁治于信都,重新部署防御。
有李儒的谋划,坐拥关中之地,天策府实力增长很快,张鲁的主力大军在和益州作战,最终不敌华雄及大批玩家的围攻,被天策府攻下南郑,张鲁投降。但此时,夺取了南阳的孙坚开始西进,进攻上庸地,天策府开始和孙坚争雄,同时继续抵挡刘璋的进攻,陷入两面作战。
在西凉,马腾击败宋建,铁骑会利用之前战斗中收服的一众历史武将,历尽艰辛击败韩遂,凉州形成两强对峙局面,天下诸侯进一步减少。
建安二十三年六月,张怿无法支持下去,带着小半个桂阳向江东请降,刘风第一时间派步骘从交州入荆州,接替张怿和神箭盟争夺桂阳,吕蒙从长沙入桂阳,两面夹攻。但神箭盟不愧是排在前十的玩家,在荆南经营多年,实力强劲,坚持了半年退出桂阳,又在江东大军的进攻下,在零陵坚持了一年之久,最终和刘风达成协议,带着剩余不多的军队离开荆州,把零陵交给江东军。
建安二十四年五月,刘备、吕布、张燕击破袁绍的阻击军,合围其于信都,爆发了又一场大战,八月,见袁绍把青州兵马抽调一空,曹操没有发挥盟友的作用,回师东进,轻易夺取青州,在袁绍背后狠狠捅了一刀,以致袁绍气到吐血,士气大降。到十月时,最终被击破,大部分人战死,剩余的逃入为数不多的郡县中负隅顽抗,被不断剿灭,袁绍忧愤而死,其余部将不是加入到玩家领地,就是被三方收服。战后不久,张燕带着常山郡投靠刘备,刘备的实力再次增强。
建安二十五年,在司马懿的谋划下,吕布受封魏王,建都邺城。同时封刘备为燕王、曹操为梁王,孙坚为豫王,刘璋为蜀王,刘风为楚王。虽然引起天下侧目,但时至今日,大汉威望全无,没激起什么浪花就执行下去。刘风没有接受楚王的封号,后改封吴王,以示自己不离开江东向外扩张。在立国的第二天,就宣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