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3章 去储蓄银行(1/3)
轿车缓缓开动,车内的杨桃紧拽着丈夫的胳膊,不禁打了一个哈欠。
“怎么?吃得太饱,困了?”
“确实困了。你们男人真是的,讨论个问题,一会儿笑呵呵,一会儿又张牙舞爪,最后呢,要是给你们一盘瓜子,只怕能扯到天黑。咱们的其他正事还办不办了,真是……”
“好好,咱们还有些时间,赶紧把事情办好。”
老婆因为不耐烦而略有生气,倒是她生气的样子还真是少见。
她生气抱怨的样子,不也很可爱么?
杨明志估摸着,或许女人天生就是喜爱逛街的,恐怕她是巴不得把钱的事解决好,接着去购物。
“现在还不到下午三点,我们确实有些时间呢。”看看表,杨明志觉得时间还行,这便问到副驾驶的拉林大尉:“大尉同志,接下来我们是去银行?”
“对!看起来别列科娃同志有些闷闷不乐。”
“我才没有。”杨桃果断伸着脖子嘟起小嘴反驳。
从后车镜中,大尉亦是看到一个小姑娘撒娇的模样,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不由的为杨明志感到欣慰。
“唉,我们即将去储蓄银行。我们的人已经和网点分行长联络好了,将军同志,您到了后将立刻办理业务,届时由我们内务部当面监督。请您完全放心,您的钱会如实落在您的账户。”
“我完全信任你们,真是感谢。”
平坦的大街依旧有些颠簸,因为整个莫斯科只有少数主干道铺设成柏油路,其他路面还是传统的水泥路。
进入到下午,这一时间也是莫斯科市民抓紧时间集中办事。透过车窗,杨明志再度看到一些拎着篮子的妇女。她们普遍身材健硕,穿着黑灰色裙子,绝大多数都戴着头巾。
她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在国营商店门口!
“那些人在买东西吗?”杨明志大声质问拉林大尉。
“是的!每一天的下午,很多妇女就会出门购物。”
“奇怪,联盟不是在竭尽所能的动员劳动力,像是那些年纪大的妇女,在沼泽地我也是命令她们工作的。”
“这里毕竟是莫斯科,情况还不至于太坏。那些人有的是无业的工人家属,有的的退休工人。他们的生活很是简单,现在没有德军空袭的迹象,城市生活正开始恢复。”
大尉的话有些讽刺,更有一丝无奈的意味。
空中依旧放空气球飘荡,大街上随处可见沙袋堆砌的堡垒,其中往往有一门炮楼朝天的大口径高射炮。而且治安警察也有了新帮手——现役士兵。
军队帮助警察在大街巡逻,除了稳定秩序的主要任务,也是监察可疑之人。
另有一些黑衣人,他们穿着传统的俄式大衣,甚至脸上贴着假胡子。这群人装扮得恍若退休大爷,实则不然,他们就是拉林大尉的同僚,内务部的真正秘密警察。他们寄希望以这种伪装混在人群,揪出混入其中的德国间谍。
如此的状态,城市生活如何恢复呢?再说当前的战争年代,和平安详根本不可能。
倒是那些排气长队购物的市民,引得杨明志一阵担忧。
“大尉同志。”
“在。”
“我们到了银行,总不会也是如此排队?”
“不会的,至少给您办业务绝不会排队。”
“是因为特权么?”
“对,那是您应享有的权力。军人优先,何况您还是高级军官。请您放心,我们的人与储蓄银行的人交待过了,您的业务会优先办理。”
轿车最终在苏联储蓄银行位于莫斯科的某一网点停下。
该网点位于一处沙俄时期的老建筑,整个建筑很有艺术性,只是招牌没有任何的装饰,朴素的以俄文拼着“储蓄银行”字样。
苏联从建立仪式就很重视公民的素质建设,所谓公民都是平等的,买东西办事一定要排队,除非是为国家有着突出贡献的人。
银行这样的地方也是如此,透过敞开的门,杨明志看到一楼的大厅内确实有排队者。可相比于刚刚的所见所闻,银行排队的队伍也太短了。
“接下来我们怎么办?”下了车的杨明志问道。
“您请跟我来。”说话间,大尉正了正衣服,又把标志性的大檐帽戴在头顶。
紧拽着妻子的小手,杨明志跟着大尉直接到了银行的后门,大步跨入了这一充满油墨气息的建筑中。
1942年,图灵成功发明出了具有解析功能的图灵机,电子计算机最核心的东西已经诞生,只是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电脑的诞生还有多年。
杨明志根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电脑和全球互联网,金融系统该是如何运作呢?
答案就是纯粹的手工记录,每一笔交易都是手工记账。所有的交易记录也都是纸质档案,那里将记录客户从办理存折开始后的每一笔业务。管理如此众多的数据考验着所有业务员的工作能力,纵使一群银行职员能力出众,每天花费在记账和统计的时间都是极高的。
这种状态下,银行除了要支付给储户利息,也要收取账目的管理费。
还是因为这种落后的,从威尼斯商人时代就开始的,已经持续了长达五百年的银行体系,经济犯罪的成本实在是低。所谓职员在收了储户钱后,不记账或者少记账,所谓雁过拔毛中饱私囊。
列宁决定恢复苏联的银行业,复兴的国家银行体系完全采用现代银行模式。
任何时代都不乏贪腐之人,苏联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