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热情的团子同学(1/2)
对于团子同学的想法,白晓笙并没有太过在意,狂热粉丝对其他安利偶像太常见了,没什么好奇怪的。
只是她想着kiki如果知道这种事,可能会哭笑不得。
毕竟当年白晓笙在华国,成为一线歌手的时候,kiki充其量还在二线水准徘徊,知名度和作品远远比不上她。
只是时过境迁,四五年都没有丝毫曝光率,甚至连一丢丢消息都没有,是生是死都无从得知的艺人,可谓是过气到了姥姥家。
留下的金曲是有不少,但除了偶尔怀旧的,有几个还会想着白晓笙?
她此时在美利坚的确小有名气,但蜘蛛侠电影还没有上映,名气最多也就三线明星的样子,并并没有传到华国来,更没有打开华国的市场。
在庞大的总量下,关注欧美明星的比例并不算太多。
而且基本上都是一线的欧美明星,或者天王天后级的人物,才能让国内大众熟知。刚出道没多久的小明星,又没拿过什么奖项,除非有人刻意关注美利坚娱乐圈这一块,否则还真没几个人知道。
白晓笙回国时就想到这一点,有着心理准备。
但是真的看到周围没一个人认识她,内心中还是有些落差感的。
别看白晓笙在校园里招蜂引蝶,经常被同学或社会人士搭讪,但并不是因为她的名气,而是她本身的相貌所致,在这种绝世的外表下,就算她是个土旮旯里来的村姑,都有人会奋不顾身的追求。
这毕竟是看脸的时代,在先看到财富和地位之前,最明显、最能形成第一印象、最能一眼看出来的,就是颜值和身材了。
财富、地位?
你总得认识对方才能知道吧?
又不是每个富豪脖子上都挂着‘我的资产精确到多少多少元’吧?
“算了吧...”
对于对方得提议,白晓笙开口准备拒绝。
但是团子同学似乎很是热情,拉着她就往外面走去,“反正你对京城有不少,那些黑商肯定会欺负你这个外地人的,不如我带你去转转吧,多看看也不错,又不是一定要买。”
白晓笙一愣,转念一想的确也是。
“那行,看看也不错,那就麻烦你了。”
她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还要在网络上查地图,能有班级的同学带她去转转,似乎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主要是林幽萝住在其爷爷家,也不是每天都有空那么自由。
自从回国以后,林同学能和她呆在一起的时间,就急剧下降了,像买房这种事情,也只能自己独自去挑选了。
今天课程结束的比较早,现在才下午4点不到,外面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春意盎然,空气中少了些寒冷,多了些万物复苏的味道。
此时的天空还算湛蓝,没有几年后那么阴沉,云朵飘在极高远的天空上,聚合分散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在这样的天气出门,人的情绪都会好上一些。
白晓笙还没在京城买车,所以两人的交通工具,就是地铁与的士了。
团子姑姑所在的地产商,离这里大约三四站路,乘坐地铁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到。
“怎么...不习惯用这个吗?”
看着白晓笙有些生疏的购票进站,有些疑惑的问了一句。
她以为白同学看上去很厉害,应该什么都会才对,没想到连买地铁票都要她指导。
白晓笙站在候车口处,等待着地铁的到来,她听到团子的问话,有些无奈的说道:“我出行一般都是开车,没坐过几次地铁。”
2003年的京城地铁,才有了自动检票系统,至于自动售票机,那要等到2008年以后去了。
现在国内买票还是半人工的模式,不习惯很生疏自然是真的。
就算这些年在美利坚那边,她出行要么自己开车,要么是飞机,连火车都没坐过,别提地下铁了。
回国坐地铁,白晓笙还真是第一次,本身对京城地图也不熟悉,自然需要团子的指导了。
她说话没有压低声音,看到年纪轻轻就说自己开车的漂亮女生,周围的路人下意识多看了几眼。
这个年头就算是在京城,有车的家庭绝对也算是小康了,这可是有着近2000万人口的大城市,但却并不是人人都配备私家车的。
2005年的京城,人均收入也就3万华币左右,一辆十几万华币的轿车,都需要平均收入不吃不喝四五年,才能买的起。
“...人五人六的土包子。”
一个尖嘴猴腮,浓妆艳抹,打扮时尚的中年妇女,在白晓笙旁边排着队伍,她听到那带着外地口音的话,立即冷笑了两声。
声音不大,但却正好传到团子和白晓笙的耳中。
白晓笙虽然会地道的京片子,但是日常生活中,她还是用原本的口音,普通话里自然夹着些粤语的口音在里面。
她没有搭理对方,甚至眼神都没动一下。
这种人她从小到大见多了,有些眼光狭窄的中年大妈,没事就喜欢凑热闹、自来熟,包括骂人的时候都这样。
特别是漂亮的小姑娘,最容易被针对,你多看对方几眼,就可能觉得是你在挑衅了。
更何况,大都市,不少人排外。
白晓笙不说话,不代表团子也保持沉默:“这位阿姨,你怎么说话的?我朋友刚来这边上学,人生地不熟的,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她是本地人,根本不虚这些弯弯绕绕,而且白晓笙她还要套近乎呢,这莫名奇妙被骂了一句,肯定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