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驶向琉球(二)(2/5)
2面、钩镰34把、过船钉枪66支,以及各种船具。看似很厉害的数据,实则海战之时,大部分还是摆设,远距离的炮战,火铳、砍刀、标枪根本无法达到,试问,就算有奥运冠军的臂力,可以将标枪投掷到100米开外,但是对方的一发十六磅炮,可以轻松的跨过一公里,这样的海战配置,遇上西班牙、荷兰之流,基本上只剩下挨菜了,所以金乡水师,自打建军以来,走的就是高端路线,并不输于西班牙海军主力的盖伦帆船“平倭”级,已经攒到了十二艘(其余无法抽调成主力战船),而火炮也大量的进行了应用,其实在西方技术影响下,大明的舰船上也有了大炮,那么用这种大炮远程轰击敌船,不是可以事半功倍吗?但是,当时的大明,重炮在船上基本是摆设,在实战中哪有拖着木筏开炮作战的事?想象一下,在危急的临战时刻,水兵们还得忙着把大炮吊放到木筏上再作战,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实际这还是和明朝此时的造船技术落后有关,不仅仅载重量大的船只不能建造,就连船体牢固程度也不如西洋船了,随着大炮一发,就会“船震动而倒缩,无不裂而沉者”。火器发射产生的巨大后坐力对小吨位的船只影响很大,因此在整个明未,大明的战船最大者排水量不过400吨,水军的主要战术仍是传统的冲角战、接舷战,火器是辅助力量而已。
比如实际的历史上为了收复台湾,郑成功积极修战船,招幕训练水兵。仅二个月时间就修造兵船300多艘。其中有大帅船,先锋船、哨船等。船一般有二层甲板。主力战船大青头(船体多饰以青色)长约10丈,宽2丈1尺,高l丈5尺,吃水8尺,载重三四干担,总共只配备2门大炮,前1后1。我们可以看到,明未清初大明的最强大的郑成功舰队,其主力战船仍然是排水量400吨不到,火炮配备极少,在这个西方开始海上争霸的十七世纪。西方造船业和海军力量不断发展,大明的却日益落后。
而一念及此,晏世轮想到了基隆不得不面对的强敌——荷兰人。虽然现在西班牙人,无论马尼拉总督如何叫嚣,他们直至1640年之前都不会踏足神州海峡一步,但是无孔不入的“海上马车夫”却是几年后不得不面对的强敌!觊觎我大明沿海的强盗何其之多?1637年,荷兰就拥有了制造排水量高达1500吨、装有100门大炮的三层甲板的战舰“海上君主”号的能力。到1644年,荷兰拥有1000多艘各类船只作为战舰保护商业顺畅,1000多艘大型商船进行海上贸易,6000多艘小型商船用于捕鱼业和内陆运输业,并拥有8万多名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水手。从记忆当中以及现实海贸中可看出,中西方海上战舰的规模、武器和各种技术方面在现在(1626年)都有了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导致大明在应付海上入侵时的被动局面。而明未清初中西方的海上武装冲突都是在大明东南沿海发生,大明的海上大门已是狼烟四起,自己的到来,会扭转乾坤改变这一切吗?晏世轮暗自下了决心!
自己有熟知历史和科技发展的金手指,还怕他“海上马车夫”吗?必须要有新技术!他听到宁凤晨的话语中似乎还有“隐情”,立即收回思绪,让宁凤晨补充——
“你小子吃豆子了?一粒粒往外蹦?赶紧说!”晏世轮少见的开起了玩笑,惹得众人是哈哈大小,尤其是身边的”十二金刚“,里面的六个膀大腰圆的黑汉,乐得全身只能看到一排整齐的白牙,其余都隐没在周围环境里,让周围的民众看着更是山呼”大人身边的夜叉要脑海了“,秩序轰然紊乱。晏世轮赶紧领着一干人等,离开码头,坐上四轮马车,飞快的奔回了位于码头不远的”千户府“。大明的千户,千千万万,往往轮不到建立府邸,但是基隆人民感恩大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纷纷情愿,尤其是宗钧杰,总是嚷嚷”大人不建宅地,让我等睡马路乎?“于是,晏大人在大明有了自己第一份宅产。虽然说是千户府,但是气派绝对是百户级的,一共四间瓦房,还没有幕府会议室大,只是紧邻着幕府厅建立,通行方便罢了。
这四间小房,都是用土水泥,混合着上好木材而建,上铺基隆自己产的琉璃瓦,木质窗框上,镶嵌着基隆特产——琉璃板。显得光线十足,整洁明亮。在晏世轮眼里,“气派”一词不值一分钱,前世什么样的高楼大厦没见过?还在乎这点儿享受,于是,廉洁、朴素、追求实用的风气风靡整个台湾北部,直到新晋的分基地金乡,仍然是这样的作风。全金乡军上下,都不以奢靡浮华为荣,所设计、制造出的物品也是十分的实用。就拿基隆出产的“通用四轮马车”来说,没有那些“进贡”品的花边、噱头,有的只有耐用的地盘、舒适的悬挂,还有实在的价格,还有基隆所产的改进型鲁密铳,没有一丝的花俏,锻造出的铳杆乌黑发亮,没有什么美感,留给人的,只有阵阵的杀意。在这个平凡外表掩盖下,带来的却是从无一例炸膛,射程稳定,操作方便的使用性能。所有金乡军的人,都发自内心的认为,实用的,就是最好的!
晏世轮屏退众人,只留下宁凤晨。见众人退下后,晏世轮又按耐不住的道“你小子快说,到底应用了什么新技术?有什么领先于当代的好东西问世了?还有,‘荡奴’号为啥没有做出来,快特么说”
宁凤晨没有再遮掩,只说了三个字:“密封舱!”晏世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