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回 浆水漏粉鱼(1/2)
第五十一回浆水漏粉鱼,投石问前路。
晚课以后,暮色渐渐深了。寺里的报时之鼓缓缓敲起,一bō_bō地荡漾开。
远处的佛寺鼓声也响了起来,听在耳边,好似回音又好似应和。
待亥时的更漏落了,蛐蛐躲在草丛间喑哑而鸣,首座和尚敲开了道宣师的寮房门。
“进来吧。”道宣师盘坐在软垫上,握着一本很旧的竹轴仔细地研读。
他抬手掩上了门,坐在了房间里唯一的白茅蒲团上。
“您把那道士秦英引到了龙田寺来,以后又如何引走他呢?”他开口问道。
首座和尚的担忧无不道理,毕竟请神容易送神难啊,而秦英又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
道宣师颤着胡须笑了笑:“勿虑。日子到了,她自然会回长安城的。至于和她一同来的如七,首座若是不方便令他挂单常住,贫僧便带他上净业寺。”
“原来您心里早有安排。”首座和尚不仅松了口气,眼眸落到了小几上的花生碟子,他又想起了一桩要紧事:
“那小道士是过来吃素宴的,可是我龙田寺哪里有什么珍馐美味招待他?”
只见道宣师把记载着《四分律》的竹卷搁了,目光迎上首座:“寺里可还有黍米或者粟米磨成的粉?”
“这...”首座和尚不知道他的葫芦里装着什么药,沉着半晌才道,“去年秋天山民不远迢迢地供养了两袋子。如今还剩有许多。”
道宣师抿起了唇:“明天做上一桌粉鱼儿【注】素宴,让那小道开开眼吧。”
首座和尚大吃一惊,下巴都快掉了下来:“粉鱼儿是何物?它又如何能做素宴?”
——他若是没有听错“粉鱼儿”的音,就是理解错它的字义。
对方只是平静地递给了首座和尚一张方块大的帛书:“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你按着上面写的准备了就是。”
首座和尚怀着满腹的狐疑,却也终究不敢开口再问。
他和道宣师私交寥寥,平素里说不上几句话。也不知是道宣师不愿结交,还是他不愿攀附。
拉开了门栓正要提裾出去,听里面悠然地飘来了一句:“明天准备五斋时,记得叫贫僧过去。”
首座和尚手上的动作停下来,以为后续还有什么嘱咐。谁知道宣师的嗓音转了几个弯,就没有了声响。
出了道宣师的寮房门,他趁着月色凝神看了看帛书的三行小楷,最后终于把“粉鱼儿”的模样猜了个大概。
旦日,龙田寺一切如常。
只是有些眼尖的僧人,发现那道士秦英不再随时和如七走在一处了。
先前那个说如七是叛徒的胖僧人,看到秦英和如七相距甚远地进了斋堂,悄然对年轻僧人道:“他们这样两不相干才对。”
“两不相干说得太绝。说不定是他们昨天吵了嘴,过几天就和好如初了呢。”年青僧人对身边之人咬耳朵道。
道宣师端着钵盂,仪态庄重地经过了他们。期间严肃地咳了一声,又盯了乱讲是非的两人一眼。
那两个人被他看得浑身不寒而栗,再加上极畏惧道宣师的威名,当即噤声,齐齐躬身对他的背影作了一礼。
秦英被指引着坐在斋堂的左下首,因为今天的她是受邀赴素宴的尊客。
大众念诵完了午斋的供养文,小沙弥就过来给秦英布置碗筷了。
没过一会儿,她的眼前已经放了五只小陶碗。
每只碗里的重心都是“粉鱼儿”。但是主要食材的做法不同,那辅佐的菜蔬也是品类、形态各异。
秦英张了张口,想问小沙弥碗里的是什么东西。忽然想起斋堂里不能交谈的规矩,她又乖乖地放下了好奇心。
抬头望了望别人小几上的菜碗,里面也有这白如琼脂、形如蝌蚪的东西。不过其他人的面前只有一个菜碗。
“开斋。”伴随的照例是洪亮的木鱼声。
她举起了筷子,将那一条粉鱼儿夹起来放进嘴里。
粉鱼儿过于软滑,秦英还没有尝出滋味,便入了肚子。
那一瞬间她记起了阿姊给她做的鱼。
从前她的家在太白山上,山底有那条清澈的小溪,溪底尽是细小的游鱼。
秦英每回随阿姊到溪边提水,都会央求阿姊做鱼给她吃。
阿姊秦溪总以种种的理由劝秦英不要动这个念。
“小的时候做鱼不是为了给你长身体?长大了就不能吃了。”
尽管秦溪一向受不住小妹的软磨硬泡,可在这件事情上是坚持了原则。
说不做鱼就是不做鱼。秦英哭也没用。
现在这粉鱼儿成功地勾起了秦英童年的回忆。
她挨个地尝了一遍碗里的粉鱼儿,竟尝到了酸甜苦辣咸五味。
幸好每只碗的分量都不多,五味也比较浅,她没费什么心思就扫光了菜。
不然依着斋堂的规矩,秦英可出不了这儿的门了。
把几只空碗摞在一起,秦英见道宣师对自己的方向瞅了一眼,那沉静的目光里似乎带着笑。
夕阳微倾,却还没有到晚课,是寺中短暂的散修之时。
“今天的素宴,还真是与众不同啊。”秦英在斋堂门口碰见了道宣师。她想了一会儿,还是先打起了招呼。
“秦道长可否感受到了贫僧待客的一片诚心?”道宣师笑眯眯地道。
她俯下身子拜道:“多谢道宣师的款待。只是小道吃完还犹自诧异,不知所食为何物。”
“粉鱼儿做的汤羹膳肴,又加了五味气味鲜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