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高贤(1/2)
门前的两个人一老一少,负手而立间,气度不凡。
见三兄弟来到,两人稍一打量,便都拱手施礼,三兄弟有些莫名其妙,他们的门前根本没有客人登门造访过。
这刚中了进士,就不一样了?却还是赶紧还礼。
“在下国子博士孔颖达……”
“长安海事学院祭酒马周。”
三兄弟消息闭塞,根本没听过这两人的名声,只是职位却还识得。
而且这一老一少都带着些河北口音,一听就知道这是遇到乡党了,立时便多了些亲近的感觉。
李义琰和李上德向来以堂兄李义琛马首是瞻,所以再次施礼相互通报姓名间,还是李义琛问道:“两位来此,是寻俺们兄弟的吗?”
孔颖达重礼,一丝不苟的施礼答道:“冒然登门,多有打扰,望勿见怪。”
马周看了看孔颖达,知道今天这一趟很有可能是白来了。
他来这里的目的很明显,长安海事学院初建,自然要招揽人才,还有比新科进士更容易糊弄的对象吗?
只是他想不太明白,孔颖达到这里是为了哪般?
作为朝廷开办的太学,向来崖岸自高,坐享其成才是他们的风格吧?怎么会派了孔颖达来见中第的进士?去吏部直接调人岂不轻易?什么时候学会屈尊降贵了?
他再次在心里确认了一下孔颖达的来历。
这人名声不小,他自然晓得,孔颖达是河北衡水人,孔子后人,当世经学大儒,不论是家世,或者是在文坛的名声,还是个人学识成就上,皆非马周等后进所能比拟。
而且孔颖达还是前隋开皇年间的经学进士,是开皇盛世涌现的那批儒学大家中的一位,在一些人心目中地位非常高。
只不过孔颖达一直未曾做过高官,加之隋末战乱的影响,让他的名声不能通达于内外而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人前些年受了秦王李世民招揽,成为了秦王府大学士之一,后又在李渊治下兼任了国子助教,标签太过明确,对其仕途的影响可想而知。
但话说回来了,以其通读经史的造诣以及学术上的诸般成就,走到哪里都会得人敬重,官位,家世什么的相比之下反而都不很重要了。
要知道大儒两个字在当世重若千斤,能被人称得一声大儒,即便布衣之身,也能轻松做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地步……
与孔颖达交好的那些人,各个皆非凡俗,就算受到政治上的影响,不能居于高位,屠刀多数也会自动避开他们,除非遇到不管不顾的二愣子。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嘛。
这也是马周比较诧异的地方,李义琛兄弟别看中了进士,可在孔颖达面前只能算是后进末学,哪里值得孔颖达这么郑重对待?怎么看都不太对劲。
不会是在国子监受到排挤了吧?那不如来长安海事学院嘛……
马周心里嘀咕着,他觉着应该寻人问一问国子监的近况。
不论是长安海事学院,还是长安书院,其实都缺两样东西,一个是朝廷的正式承认,一个就是底蕴。
别看两处都是朝廷建起来的,但它们不具备国子监那样的朝廷属衙性质,国子监中人都有正式的朝廷品级。
而长安海事学院和长安书院除了祭酒之外,皆不入品,属于雇佣性质,不算仕于朝廷官府。
另外就是各自的底蕴太薄,不论是招揽人才还是招收生员,都有所碍难。
不然的话,长安书院祭酒李玄道等人也不会想借科举宣扬书院的名声,这显然是想给书院打造根基之举。
而他这个长安海事学院祭酒亲至也是诚意满满。
当然了,若非李氏兄弟三人都是河北人,马周也不会费这么大工夫,毕竟他现在身份也不一般了。
在用人上面,大家保持的观念一直没怎么变过,第一个是亲戚,第二个就是乡党,这都属于比较可靠的人物。
如今河北的人才少的厉害,朝堂之上是关西人和晋人的天下,现在江南人物也渐渐占有了一席之地,还要细分成江左,江右和蜀中三方。
至于河北,河南,山东这些地方,别看现下还有些杰出人物,可将来就不好说了,可以说是人才凋敝,后继无人。
当年中原腹地那些赫赫有名的望族,纷纷元气大伤,想要恢复过来也不知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
此时马周瞅了瞅孔颖达,眼珠转了转,笑着跟李义琛兄弟道:“三位好像竟未听闻过孔博士之名?”
三兄弟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脸红不已,李义琛探问道:“还未请教……”
马周道:“刘焯刘士元乃河北前贤大儒,几位总晓得吧?”
李义琛赶紧表明自己并非毫无见识,“前辈先贤,俺们兄弟自然晓得,还拜读过他所著之历书,九章算术注解等,只是听说前些年殁了……”
孔颖达瞥了瞥马周,“刘师之贤,辉映千古,非是等闲谈资,还请祭酒口下留德。”
刘焯这人就不用说了,河北大贤,说是大儒,其实他是个当世的天文科学家,在天文历法上贡献少几乎无人能及。
这个说法不限于华夏,而是在当时世界范围内来说的,比如说他测算出了太阳系内五大行星的位置以及运行周期,速度等等,据此还推断出了日食月食的时间和规律,你说厉不厉害?
在后来享有大名的李淳风等人,和他比起来都是弟弟,更可笑的是后来人说起李淳风,竟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