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17章 小问题(1/2)
坐在训练馆里,因为小孩们在训练,所以奥尔巴赫只好收起他的大雪茄,暂时忍耐一会儿,不过他还是会是不是掏出雪茄放在鼻子边闻一闻来解解馋。
把莱昂招呼来以后,他收起雪茄,拿起拐杖敲了敲身边的座位,示意莱昂坐下。霍梅尼丝送了莱昂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就跑回场上工作了。
“看看球场上的孩子,这里一共有三十多个家伙,他们在这里奔跑、训练,一个个做梦都想着成为未来之星,成为赛场上最耀眼的英雄。但是,他们之中,有些注定平凡,很快就会意识到和更高的篮球世界无缘;有些则有机会走向更高的地方。现在,我想问你,你觉得,他们所有人之中,谁最有机会?”奥尔巴赫没有和莱昂多啰嗦,直接提出了他的小小的问题。
奥尔巴赫这个问题表面上看是在问三十多个孩子里谁的篮球水平最高,但他说了这么多拐了个大弯,似乎又不是要表达这个意思。
不管怎么样,这对莱昂来说可不是小小的问题,因为说实话,虽然昨天在办公室他俨然一副篮球专家的模样,可他那是开启复读机模式强行记下了皮蒂诺说过的话,然后带上一点自己的理解。光是他把皮蒂诺的话一字不差的复述就足够让人震惊,至于他到底懂不懂篮球,谁又会关心呢?
现在奥尔巴赫直接就要莱昂从三十多个小孩中挑出一个最厉害的,这又谈何容易。
“待会儿会把他们分成两个组打一会儿对抗赛,从现在开始你有两个小时的时间观察他们,有了答案就告诉我。如果你的答案让我满意,随时可以去波士顿工作。如果不能,对不起,这份工作我还要再考虑考虑是不是交给你。”奥尔巴赫继续对莱昂说道。
说完他终于经受不住烟瘾的折磨,起身到训练馆的办公室里去抽雪茄了,留下莱昂一个人坐在看台上对着一群孩子们发呆。
不过,有一点奥尔巴赫的预想是错误的,那就是他认为莱昂对篮球完全没有了解,一窍不通,可实际上,在母亲去世之前,莱昂是个不折不扣的篮球迷。
这时莱昂坐在看台上,看到一群十岁到十五岁不等的孩子们在球场上跑动、传球、投篮、运球,脑海深处的记忆浮上了水面。
莱昂终于记清,那场曾经在梦里梦到的比赛,是1984年nba总决赛第五场的天王山大战,波士顿花园广场的空调坏掉了,酷热的六月加上一万五千名观众,让整个球场热地像一个桑拿房。莱昂想起来那天他坐在那个身材魁梧的胖大叔身上,就像坐在一个太阳底下被晒了两小时的大石头上一样。
不过那场比赛球迷的热情和球场的温度一样可怕,坐在后排的莱昂几乎什么都听不见,只能看到球场上的白球衣与紫球衣,白球衣就是凯尔特人,穿紫球衣的正是他们的对手洛杉矶湖人。
那天晚上梦中所体验到的兴奋和激动再度涌上心头,莱昂不禁从坐着的地方站了起来,他往看台上爬了几步站到更高的地方,这样他能把训练场面看得更加清楚。
……………………
与此同时,奥尔巴赫在办公室抽着雪茄过烟瘾,坐在他的大转椅上,奥尔巴赫的脑子随着雪茄的一暗一灭快速地转动着。
就在这里,就在昨天,奥尔巴赫从福克斯-莱昂身上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一种冉冉升起的力量,一种在篮球界还不存在的力量。作为在篮坛纵横几十载的枭雄,奥尔巴赫竟然很难形容当时的感受。
在几年后倒在病床上迎接死神到来时,奥尔巴赫又回想到了那个下午,那个让他有些枯寂的篮球之心重新跃动起来的小黑板,即将走到人生尽头的奥尔巴赫这样形容那时刻的感受:“我看到了光。”
……………………
孩子们又训练了将近二十分钟,双方开始分组打一场简单的对抗赛,对抗赛的目的并不是胜负,一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感受到训练营的竞争氛围,毕竟只有真正地比赛才能体现篮球对抗的魅力;二就是给所有孩子的篮球水平进行一次基本评估,让这群小孩在球场上好好展现自己,安吉等三人会对每个人的表现做出评价,然后按照这个评价来给每个孩子安排针对性的训练。
这是一场没有具体时间限制的比赛,两边各有十几名队员,大家轮流上场,没有暂停,没有休息,像一场永无止境的车lún_dà战,而正是这样的比赛方式,让孩子们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篮球天赋。
这些孩子里最小的九岁,最大的十五岁,九岁的孩子和十五岁孩子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九岁的小孩儿往往还没有发育,细胳膊细腿,骨架没长开,手里拿着的篮球感觉比人都大。
而一些十五岁的小孩已经发育长高,像有几个白人孩子块头已经很大,有了成年人的样子。
所以,一些在训练时还显得球技卓著的小孩子,到了比赛中真正开始跑起来进行全场的对抗,就全面落于下风了,面对那些更加高大、强壮的孩子,他们的技巧完全发挥不出来。
奥尔巴赫从办公室走出来,掸了掸身上的烟灰,他一边观察着场上孩子们的表现,一边注意看了看站在看台高处聚精会神的莱昂。
作为浸淫篮球数十年的老江湖,并且一向以善于发掘人才而著称,奥尔巴赫自然是目光如炬,虽然随着篮球事业的发展,对球员的评估判断工作越来越专业和细化,但那是在职业篮球领域;像在这样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