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钓鱼工程(1/2)
午后,运河岸边,洹水城外,一棵大树下,一场讨论正在热烈进行,宇文温坐在胡床上,看着手中一张舆图,听着面前官员们众说纷纭,只觉头有些胀。
这是永济渠工程的现场会,参与开挖永济渠的官员、治水能手,此时在向天子汇报工程进度,以及工程开始以来发现的一些问题。
宇文温听着听着,觉得自己就像学渣参加学术研讨会,听着学霸们侃侃而谈自己却听不懂那样。
他的见识和知识,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够比的,但术业有专攻,宇文温不是水利专业出身,对于如何治水虽然有一些经验,但不是很精通。
现在,永济渠一路过去勾连许多河流,是个牵一发动全身的水利工程,许多人提到的大小河流、陂塘湖泊,他是记不住的,只能靠着看舆图,才能勉强跟上对方的思路。
所以他只能做胸有成竹状,假装自己正在思索专家们的建议到底合不合适,结果听着听着,他觉得自己好像被骗了。
今日宇文温召集大家开永济渠的现场会,主要是想听听大家对于这项工程的意见,看看已经开通的河段,经过这段时间的运行,是不是有什么隐患。
其实宇文温不觉得会有什么隐患,毕竟这个工程开工前,有“水利专家”现场勘查,经过论证后才定下方案,如此充足的准备下,还没全线通航的运河,哪里会有大问题。
结果开会开到一半,专家们的意见汇总之后,宇文温发现永济渠还真出问题了。
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想发飙,恼火之余差点脱口而出:艾姆安格瑞!
但生气归生气,总要先搞清楚问题性质是什么才好发飙。
而问题就是治水时常见的泥沙淤积。
据官员们汇报,永济渠起点河段,其泥沙淤积的速度很快,比开工前预计的速度要快很多,这样下去,未等永济渠全线通航,永济渠前端的河道,怕是就要清淤才能通航。
一项大工程,还没竣工就有大毛病,宇文温当然很恼火,他为了修这运河可是费尽心机筹钱粮,不求做出个精品工程,但这工程好歹要合格。
宇文温觉得自己是不是看起来很蠢,所以这帮专家才敢事前忽悠,骗他上马工程,然后这帮“狗官”再把该工程变成“钓鱼工程”。
所谓“钓鱼工程”,是指在决策阶段将某工程的造价说得很低,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建设方不断追加资金预算,迫使投资方不断追加投资,最终造价大大超出原先计划的那些工程。
好端端的一项大型工程,被人搞成了“钓鱼工程”,要不是宇文温脾气好,当场就要砍人了。
他耐着性子听解释,听了许久,好歹弄清楚泥沙淤积的问题出在哪里。
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就是当前这种“低下”的科技水平,让相关人员低估了运河泥沙淤积问题的严重性。
这得从永济渠的水源——沁水说起。
沁水发源于太行山脉,然后向东南流淌,于武陟地界入黄河。
永济渠的起点,在沁水河段,距离沁水入黄河的河口——沁口不远,大概数里左右。
如此选址,首先是为了方便船只往返于黄河及永济渠之间,其次,就是为了确保永济渠有充沛且相对含沙量较小的水源。
这时的黄河水,虽然还没到后世那种“一碗水、半碗沙”的地步,但终究含沙量较大,所以永济渠要以沁水为水源,避免河床过快淤积。
如今采用的施工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永济渠的起点河段不会那么快淤积,宇文温对于这个问题很重视,方案出来之后自己琢磨了几日,也觉得没问题。
但问题还是出现了,那就是沁水的含沙量其实也不小。
沁水在雨季时流量很大,经常发大水,河水一路呼啸而下,裹挟着大量泥沙抵达下游,进入永济渠,然后淤积。
加上沁水入河口处两股水流冲撞,形成“回流”,而永济渠的入口距离河口不算远,于是回流的河水带着大量泥沙流入永济渠。
日积月累下来,这些泥沙足以让永济渠前端河段渐渐淤塞。
已经试航的永济渠前端河段,治水官员们经过不断观察、“取样”,发现河道里泥沙淤积得很快,如今天子正好来视察运河,于是大家赶紧上报。
大概弄清楚了问题发生的原因和性质,宇文温没那么恼火,但问题总得解决。
如何解决,他自然是不懂的,所以反问在场诸位官员有何良策。
官员们给出的解决方案简单又粗暴,那就是直接把沁水“截流”,用堰坝拦起来,除了雨季泄洪之外,沁水与黄河隔绝,完全成为永济渠的水源。
沁水和永济渠的交界处,设多级隔堤、滚水坝以拦截水中较大颗粒的沙石,然后分左右水渠,轮流开启,以便另一边可以定时清淤。
若沁水水流量不够保持永济渠水位,那就用蒸汽抽水机抽黄河水补充,河水同样经过多级隔堤、滚水坝,进入永济渠。
又设船闸,让船只能够往返于永济渠和黄河之间。
官员们汇报,说武陟等地已经有煤矿开采,据说矿脉都不小,所以蒸汽抽水机不愁没有燃料,这样的解决方案,只需要再建几座水坝及船闸就行,花费不算太大。
宇文温听着听着,觉得很有道理,不过他怕被人忽悠,于是认真琢磨舆图,琢磨了一会,发现这解决方案有猫腻。
他把视线转向这些满脸期盼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