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第356章 左右为难德意志(1/2)
第二更
法国总理朱佩提出了损人利己的嫁祸转移政策之后,立刻得到了法国高层的一致赞同,虽然法兰西民众之中存在着不理性的呼声不代表法国政府是一群没有远见的蠢货。他们都知道接纳了这些难民会有什么样的下场——起码南斯拉夫的给了法国一个大教训,永远不要接纳将信仰看的高于一切的国家。
法国总统希拉克假惺惺的发布新闻发布会进行表态,首先法国政府非常关心难民的身体健康,愿意让部分民众进入法国进行安顿,但是必须满足法国政府提出的苛刻条件,那就是必须能够证明自己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必须能够证明携带的孩子是自己本人的,否则可能将会被遣返回他们的家园。
除了一小部分在法国有亲戚可以证明的难民之外,其他人都被法国政府拒之门外,他们无法证明自己的年龄和身份,因为入境的海关官员一律用你无法证明真实有效护照来搪塞那些满怀希望奔向福利社会的难民。
就在难民怨声沸腾的时候,法国政府又恰到好处的重新站出来,假心假意的说明虽然法国暂时不会放宽政策,但是他可以用火车将难民送往德国,德国的政策与法国相比,要宽松了不少。重要的是法国政府允诺难民如果没能进入德国的话,可以重新返回法国边境部分,进行审查等待。
就这样连哄带骗的,不少的难民拖家携口开始踏上前往德国的路程,法国人当然非常信守承诺,给他们提供了丰厚的餐食,还有温暖的卧铺,只求他们待在德国千万别再回来了。
“正是精彩的嫁祸转移,估计现在科尔气的脸色都发青了。法国这一处是要将德国往右翼的方向发展吗?这两条新闻倒是蛮精彩的,德国艺术学院的美术系学生因为发表驱逐m斯林难民的极端话题而遭到开除,有人在酒吧内行纳粹礼,发生警察与民众之间的打架斗殴事件,并造成了严重的伤亡,这叫什么,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亚纳耶夫看着提供的西欧形势报告,他有些越来越期待事情会往怎样的方向发展了。
按照原本的历史线,欧洲向左走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是德国却充满了不可确定性。同样是一塌糊涂的经济,在对待难民问题上软弱无能的政府,还有一群盯着德国想要看他吃亏的帝国主义列强,怎么看具备了历史重演的所有条件。
但是亚纳耶夫怎么可能就此收手,德国形势越乱,他才能有机会从德国手中拿回苏联失去的那一部分,同样也是苏联介入西欧的跳板,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起码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拉方丹已经开始跟前东德共产党眉来眼去了,作为欧洲自由阵营最危险的一位政治家,他还是未来最“红”的左翼党缔造者和领袖。这样一来,亚纳耶夫就有机会利用难民来做文章了。
法国,苏联和美国的枪口都对准了德国人,他们当然不会宣扬德国如何接纳难民,而是宣扬德国如何阻止难民。舆论这种东西一旦控制在某些人手中,将会发挥出非常可怕的一面,例如挑边欧洲的苏联宣传部,他们正用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宣传。
《德国政府正在“屠戮”孩子》,《希特勒回来了?难民在德国的悲惨待遇》,《无声的沉默:m斯林在德国》等标题耸人听闻内容更加耸人听闻的文章正通过那些发行量巨大的莫斯科报,纽约报或者媒体法新社和路透社,将信息传达到民众的认知之中,让他们造成一种错误的观念,难民的悲惨正是由德国的拒不接纳造成的,并不是因为战争的缘故。
一时之间德国人又成为被世界各个国家声讨的对象,简直就像是一战谢幕之后,站在失败者立场的《凡尔赛条约》签订重现。
】德国的拒绝难民入境,将矛盾直接指向德国总理科尔。以至于他跟他的合作伙伴,总理副部长奥斯卡·沙尔平不得不做出仓促的回应。
“德国并非拒绝为难民提供庇护,事实上德国现在为难民提供充足的淡水和食物保证,并非向其他国家的新闻媒体描述的那样,放任难民自生自灭不管。联邦政府首先会保证难民的身体健康等人权,其次才是看待他们难民的身份。”沙尔平所说的每一句话都经过仔细的斟酌,他可不希望被这群眼睛雪亮的记者逮到了把柄。
当记者问及到如何看待这是政府作秀这个新闻的时候,沙尔平部长只是小声的回答了一句,无可奉告。
美国方面当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他们发动了人权组织对德国政府现在的人权问题进行调查,马里奥的态度也非常的坚决,就是要将欧洲的局势搞乱,虽然他无法带领美国走向辉煌,但是起码在对外问题上他可以做一个搅屎棍,搅乱浑水。
这在亚纳耶夫眼中利益是一致的,一向被德国诟病人权的苏联反过来指责科尔的行为比希特勒还要糟糕,完全是没有同情心的暴政。
三言两语,将德国钉在了全民公敌的份上,让科尔有口莫辩。美国是铁了心要从德国身上打开一个缺口,让汹涌的难民侵占德国。让幕思林成为下一个被屠戮的犹太人。
以德国现在的舆论范围和对纳粹的厌恶,短时间内出现希特勒式的右-翼人物将这些宗教信仰的难民送进毒气室是暂时不可能了,所以正好为难民在德国的扎根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科尔非常的头疼,面对沙尔平呈现上来的每一封关于难民的文件,都在挑战着他的耐心。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