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捕获(1/2)
自古以来,就有海中巨怪的传说,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北海巨妖。
北海巨妖是北欧神话中的巨大的海怪(有记载说它有150米长),平时伏于海底,偶尔会浮上水面。
19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动物学的发展,过于荒诞的海怪传说逐渐消失。但还有一些报道,引起了生物学界的注意。
1946年刊载的一则报道:海轮“布伦斯维克”油船,长150米,载重15000吨,在夏威夷岛和萨摩亚岛之间受到大王乌贼的袭击。
在1965年,曾有一名捕鲸人称目睹一只大王乌贼和一头重40吨的抹香鲸在海中搏斗的景象。
比利时的动物学家海夫尔曼斯搜集并分析了从1639~1966年三百多年间共587宗发现海怪的报告,排除可能看错的、故意骗人的和写得不清楚的,认为可信的有358宗。他把这些报道中所有的细节输入电脑分析,得出9种不同的海怪。虽然这些报道中仍不免有夸张成分,但其中至少有一种从前人们认为“不可能存在”的海中巨怪到证实:那就是大王乌贼。
大王乌贼生活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深海水域,体长约20米左右,重约2~3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
最大的大王乌贼有多大?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人们曾测量一只身长17.07米的大王乌贼,其触手上的吸盘直径为9.5厘米。但从捕获的抹香鲸身上,曾发现过直径达40厘米以上的吸盘疤痕。由此推测,与这条鲸搏斗过的大王乌贼可能身长达80米。如果真有这么大的大王乌贼,那也就同传说中的挪威海怪相差不远了。
在最近几年内,著名专家勒布朗收集到了更多有关海怪的新资料。他说,看了目击者的证据后,特别是1993年报道的大西洋大乌贼吃人的事,他愈加相信,他所研究的太平洋之中必定会有几种我们所陌生的“动物居民”。
勒布朗认为,只有利用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或低空平台观测系统,即用一颗特制的定点静止卫星放在海怪出没的上空,利用先进的高分辨率的红外或微波传感器会监测到其真相,但这需要一个大财团的资助。
勒布朗认为:“尽管没有亲眼目睹,但我相信目击者所说,因为他们当中有不少是科学工作者。”但何时才能将太平洋海怪弄个水落石出呢?学者们认为,只有人们真的捕到一头海怪,太平洋海怪之谜真相才能大白于天下。
……
深不见底的蓝色海洋中,一团黑影突然浮现。
这团黑影是如此巨大,即便处在高空中的直升机也看得的清清楚楚。
那团黑影不断地往上涌动,黑色染透了周边的海水,这片黑色在幽蓝色的海水里显得是如此的庞大,像一座即将浮上来的小岛一样,让人望而生惧。
直升机停在了海面上空,摇晃不定,包括驾驶员在内,所有人都被吓傻了。
几乎是在同时,站在在船板上吹风的人们也发现了,他们不约而同发出了惊叫声。
“天哪,这是什么?”
“哦,我的上帝,这是怪兽吧。”
站在船板上的人们没能见识到这团黑影的全貌,反而没有那样的恐惧感,许多人不惊反喜,反而纷纷拿出手机想要把这个巨大的黑影给拍下来。
这种情况,百年难得一遇。
任谁想到自己可以亲自拍摄到海怪的模样,心里都是一阵激动莫名。
正在医务室里的陈原也听到了外面传来的此起彼伏的叫喊声,那声音中带着惊恐和喜悦,两种相互对立的情绪。
陈原立刻看向贝壳,贝壳意念一动,片刻后大喊:“主人。”
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陈原坐下来,定住心神,意念联动,向海底看去。
不一会儿功夫,一只巨大的宽达一米的触角出现在他的视线中,接着第二只、第三只触角接连出现,这些触角都是粗大无比,长不见底,缓缓地向着珊瑚礁洞穴里头伸去。
但是,珊瑚礁洞穴被贝壳设计的非常深,仅凭这些触角还够不到。
似乎是近距离闻到了诱食液的气味,这只古怪更加受不了,触角一伸,哗啦啦地直窜下来,整个身影都暴.露在了陈原身前。
他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只大王乌贼恐怕不止八十米长!
十个大触角伸展开来,覆盖的面积几乎有一个足球场大小。
然而陈原让贝壳制作的珊瑚礁洞穴更加深,更加广,而且最里面的诱食液表面还有一个用进化水泥制作的异常坚硬的保护壳,要想打破这个保护壳,那么就必须身体全入才能做到。
面对诱食液的引诱,这只巨大无比的大王乌贼毫不犹豫,快速地缩进了珊瑚礁洞穴中,用巨大的触角用力吸附着坚硬的保护壳,想要将它打破,而后吃掉里面的诱食液。
“贝壳,准备。”陈原沉声喊道。
贝壳凝重地点点头。
这么大的乌贼超出了他们之前的想象,所以此时乌贼的身子还有一部分在洞穴之外,并不好直接盖上盖子。
然而,洞穴底部设计的诱食液保护外壳实在过于僵硬,这只大乌贼用力使劲了好几次,也没能将它破开,它不得不放下了警惕,把身子全部缩进去。
贝壳立刻意念一动,处在珊瑚礁外面的盖子瞬间变大,一下子盖住了整个洞穴的洞口。
里面的大乌贼猛地一转身,想要冲出去,但是全部由进化水泥制作的盖子怎么可能让它给冲破。
在盖子变大遮住洞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