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咬咬牙买地了(1/2)
不知不觉腊月便到了,中间又下了一场大雪,窝了十几天的人们趁着雪停了后开始都忙了起来,要过年了。
今年风调雨顺,田地里收成都不错,又无战事,税银征集过后,每家每户都有存粮,便是想着今年要过一个热闹的年。
先是腊八,这个传统优久的民间节日,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腊八粥的花样也是看各家各户能力来定,并不是说一定要凑足八样果子,有钱人家可能十多种果子,贫困人家只能够买些普通的果子再加上地里产的花生之类,但所有人都会想着办法将家里的腊八粥做一大锅。
放有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花生等果子的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
过了腊八,荷记的生意竟然还旺了起来,又听闻修建卫所的民夫要到小年夜才会收工回家过年,只是下了两场雪,工地上做工已经多有不便。军中镇抚官也准备回军中过年了,所以民夫们做事也轻松了下来,荷记吃锅子,喝酒的人便也多。
粗略一算,从腊月开始到现在,短短不到十五天,竟然有近十五两银子的收入,十五两银子是什么概念,一户五口之家粗衣淡食生活三五年都不成问题。
只是过年前白荷是不打算分红了,也会知了绿儿。绿儿也说了她不缺钱花,再说了她爹每月都给有例钱,定是不差这几两银子。
白荷打算买地,之前是想着开春后再说,但现在想法又不同了,现在买下来地,这家里的猪粪草木灰已经沤成两大堆肥料,早一点丢进田地里,等春耕时再好不过。
正好现在手头有这十五两银子,之前还存了几两,加起来差不多二十两银子,按现在牙行说的价格,良田每亩最少得三两银子,旱地怕是也不会低于一两,二十两银子怕是可以买六七亩。只是过年又需用到银钱,答应王妈等人的工钱,奖赏也要支付,虽说店里每日都有进帐,但留了几两银子也好。
白荷打算买五亩良田,托了牙行的人打听,不几日便有了消息,说是靠镇子东面有户人家准备迁到城里去住,家中有良田二十亩准备卖掉,只是人家要求一次性买走,这样一来怕是要好几十两。
钱不够,只好找人一起购买,现在白荷较熟的人也只有绿儿说得上话,也不知道她手上的钱够不够,要是够钱的话两家一起将那良田旱地买了。牙行的人走后,白荷便去问了绿儿,王婶在旁边打趣的说是自己家孙女就在准备嫁妆了。
不过钱还是不够,拖着绿儿去寻了里正家二媳妇刘黄氏,刘黄氏与他家男人刘直商量后同意少的钱由他补上,这样子三家凑出来六十两银子。
去了牙行,委托他们将田契换了回来,当然也说明了这六十两银子就包含了牙行的费用以及官税,牙行能赚多少那是他们的事,相信他们有能力小赚一笔。
其中白荷咬牙出了十八两得良田六亩,绿儿出二十一两得田七亩,刘直出二十一两得田七亩,这样二十亩地便成了白荷,绿儿,刘直三家的了。三户人家都是看过那二十亩田,位置非常不错,傍边还有河流水渠,灌溉起来非常方便,要不是人家急着出手怕是这钱也买不到这地。
除了买得这地,加上佃给肖大贵的四亩,以及那两亩旱地,现在林家有良田十亩,旱地两亩。这点田地放在秀山口算不了什么,只能说风调雨顺的话可以解决林家一家老小粮食问题。
有了田地,只需要好好耕种,林家的日子便是会越来越好,等佃给肖家的田契时间一到就收回来,手中有余钱再购置一些田地,便是万事无忧了。
只是明年还有一件大事要做,怕是手上没有更多的钱去购买田地了。这大事就是要盖房子,家里三间草房必竟也不是长久之计,这两年风吹雨打有些地方都开始漏水了。只是建房子需要的钱更多,怕是没得百八十两是盖不好,白荷的想法就是先把草房子扒掉,盖上五间大瓦房,日子就好过了。
只是开春后田地都需要人生一枚,几个小叔子都还小,怕是这点人力种不过来,看来还得买头牛才行,家里的农具怕是也要重新购置了,犁具也没有,这个也得购置。
现在的白荷是恨不得一个子瓣成两个钱花。
又想着店里生意要是更好些这钱就哗哗的来了,只是小年越来越近,生意怕是也得停下来了。
转眼便到了二十三,镇上开始赶大年,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赶大年便是一年最后一天开集市了,过了今日,这集市便要到元宵之后了,所以今日镇子里非常热闹。
小米,大米,红豆,绿豆,细面,粗面等卖主粮的;犁具,锄头,箩筐,镰刀等卖农具的;江南的丝绸,淮南的茶叶,塞外的皮子,有又鱼虾,海菜,另有牛羊,猪鸡等交易。其中穿插着卖糖果子的小贩,提着竹篮的村妇,喝了酒脸的老者,三三两两的顽童,掩着半边脸面的小娘子,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二十三要祭祖,不能用猪头,大明朝猪头是严禁摆上来祭台,这也是为了避讳明皇帝姓。祭台上两支蜡烛各放两边,中间一香炉,上面燃着香。三生有鱼一条,鸡一只,猪肉一碗,鱼,鸡,肉全是清蒸半熟,不放任何佐料,其中鱼成条,鸡成只,只是猪肉是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