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1/2)
“何人?”诸葛亮问道。
“蜀王刘封!”方绍回答的也很干脆。
当初刘备称帝之时,本是封刘封为荆王,后来调任刘封入蜀,兼任汉中太守,镇守汉中及东三郡地区,便改封其为蜀王。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方绍忽然间提到了几乎被所有人都忽略了的蜀王刘封,在最初的片刻间,就连诸葛亮与庞统这两个智慧超群之人,也不禁为之愣怔。
随即,二人的脸上同时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中正,你这一招,真是绝妙啊!”庞统兴奋得拍着方绍的肩大赞。
任何高明的计策,当被点明之时,其实看起来都很简单。
正如方绍先前所言,关羽拥立齐王继位的理由,无非是主少国疑,当立长君,这个理由在外敌环伺的情况下,看起来是无懈可击的。
不过,关羽的失算之处,就在于他忘记了死去的刘备,尚有一个比刘禅还要年长的儿子,那个人,自然就是蜀王刘封。
当初刘备收养刘封为子时,本就是出于以之为嗣的目的,只是后来刘禅和刘泰,乃至刘山相继出世,所以人们才理所当然的将并非亲生的刘封排除在了储君的范围之外。
然而,从法理上来讲,尽管刘封并非刘备亲生,但只要行过收养之礼,那么刘封便等同于亲生之子,也就是说,刘封一样拥有继承皇位的权力。
先前荆襄士人拥立楚王的理由是立嫡,这样的话,刘封当然就没有资格,但是现下关羽提出要立长,而他却忽视了从法理上来讲,刘封恰恰才是立长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方绍当然不会真的是想扶刘封坐上皇位,他之所以搬出刘封,就是为了逼迫关羽改变初衷,转而支持拥立楚王。
原因很简单,早年刘备要收养刘封之时,关羽就明确的提出过反对,而刘备不顾他的意见,仍收养刘封之后,关羽就素来不喜他的这位侄儿,尽管刘封表面上不敢对关羽有所不满,但人人都知道,刘封对他的这位叔父心中必然怀有忌惮,此乃人之常情,这一点,想必关羽自己也很清楚。
那么这样的话,如果关羽还坚持立长,继位的就将是刘封,这就使自己将成为新帝讨厌忌恨之人,他关羽的一番作为,反倒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且,这个新帝还不是刘备亲生骨肉,这一点同样令关羽无法接受。
“士元啊,你我是急糊涂了,竟是忘了这一招,嗯,不错不错,此计一出,料想云长只有乖乖的就范了。”诸葛亮亦是摇着羽扇大赞。
面对着他二人的赞叹,方绍却反而叹息道:“此计虽然可应对大将军,不过这计策却是有点毒,我也是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
方绍所指的“毒”,无非是要将置身事外,比较无辜的刘封拖进这淌浑水。
早年刘备取汉中之后,为了预防刘封,他们就曾设计迫使刘备将刘封发派到外郡。不过后来刘封倒是很识相,极力的收敛自己轻狂的姓格,处事相当低调,这也减缓了诸葛亮等对他的注意。
后来取关中之后,刘备便将汉中这等要害之地交于刘封镇守,这么多年下来,刘封无论是镇守汉中,还是配合关羽东进攻打魏国,都表现的很稳妥。
刘封的低调表现,同样也在向外界释放着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他不打算争夺储君之位,所以无论是荆襄集团,还是关陇集团,都没有对他予以太多的防范。
很明显,刘封知道自己身份的尴尬之处,很有自知之明,而现在,方绍的这一道计策却要将他强行拖下水,无论将来是刘禅还是刘泰即位,刘封有了争位的“前科”,必然会遭到忌惮,曰子定不会好过。
于刘封而言,这当然是有点委屈了。
庞统却不以为然道:“中正你休要妇人之仁了,为顾全大局,自然是要有所牺牲的。何况蜀王他手握兵权,坐镇汉中要害之地,我始终觉得是一个不安定的隐患,也好借此机会试探一下,如果他胆敢有野心的话,正好给了我们口实将他除掉。”
庞统之词冷酷如冰,不带有任何的感qíng_sè彩,一切都以利益为行事的依据,这让方绍有些不寒而栗。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事不宜迟,我们就依中正之策分头行事吧。”诸葛亮最后拍板做了决定。
…………襄阳,大将军府。
关羽端坐于上座,手抚美髯,微合着眼静静倾听着彭羕念着一封封由长安发来的情报。
自关羽将那封拥立齐王的上表送往长安后,就广派细作深入长安,以探听朝中诸人的动向。
根据细作们传回的种种情报,已经依稀判断出,以诸葛亮为首的那帮子荆襄系,似乎已经准备做出妥协,这让关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先前心中怀有的那般愤懑与不满,也随着彭羕念出的那一封封情报而消褪。
彭羕将所有的情报念罢,拱手笑道:“大将军,依目前的形势来看,齐王继位当是没有悬念,大将军以拥立之功,入朝辅政也是必然矣,羕在此先恭贺大将军了。”
关羽亦抚髯而笑,枣红色的脸上浮现着得意傲然之色,用赞许的口气说道:“永年,此事若成,你功不可没,将来若我入朝辅政,诸般政事还要你辛苦一下,代为打理。”
关羽这是在作封官的许诺。
沉寂了这么多年,隐忍了这么多年,做了那么多的努力,为的不就是今曰关羽的这番话么,此时的彭羕,心中有所不出的痛快,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