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变革1938》

79文学网(79ks.cc)

首页 >> 变革1938 () >> 第四十七章 阶级斗争真的只有血腥吗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9ks.cc/33305/

第四十七章 阶级斗争真的只有血腥吗(2/2)

所以可以很容易的再发起斗争。

更有甚者,为何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在封建*时代统治阶级不愿意对广大人民普及教育?因为教育会让人民清楚的知道阶级斗争的本质,轻松的掌握当时较为低端的生产力,也因为会威胁到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所以当两个掌握着相差不大的性质的生产力的集团之间爆发斗争,必然就是流血的暴力的。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为何他们的斗争却常常采用了比较温和的方法?因为在封建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两者的力量对比上,资产阶级所代表的生产力比封建贵族阶级先进了许多。

在工业化的时代,资产阶级掌握着大工业生产的生产技术与物资,他们的理念相比封建贵族阶级来说更能为人民接受,所以在大部分的西方国家,不单单是他们的人民,甚至连大部分的封建贵族都加入到资产阶级这一方来,封建贵族阶级完全没有抵抗之力,如果逆时代而为,所引来的必然是法国大革命一般的末日,因此,大部分西方的封建贵族阶级都采用君主立宪或议会制的方式和平演变为资产阶级国家。

而这个现象其实是对我们这些工产党人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为何?

我们进一步的来分析下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唯一的胜利发生在俄罗斯,对比当时斗争的两方,由于俄罗斯是那时在西方工业化程度最低的国家,因此那时的布尔什维克党所掌握的生产力并不比当时的统治阶级掌握的先进多少。

甚至因为在爆发革命之际,由于一次大战的原因,当时俄国的工业化程度已经被削弱到了极致,同时由于战争和饥饿,斗争的两方都无法为当时俄罗斯的人民带来实惠,所以可以说无论在生产力的先进行还是力量的程度上来说,当时的两方其实在力量上没有区别。如果不是当时的社会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革命是否成功还说不清楚。

但是为何,当斗争胜利后,苏俄不得不采用血腥镇压的方式来防止原有阶级的复辟?因为当时布尔什维克党所具有的生产力并没有先进多少!所以并不能让当时俄国的所有阶级都能心甘情愿的跟随。因此为了保证革命果实不被窃闰者推翻,当时的苏维埃自然而然的采用了血腥镇压的方式来维持统治。这既是无奈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你这是胡说,你这是污蔑!”听到这里,坐在位置上愁眉不展的秦邦宪忍无可忍跳了起来。

“或许张政委用生产力这个词的确是太为学术性或者说有点脱离实际了,虽然马克思说过,生产力的发展是一切阶级斗争的推动力,但是拿生产力来解释相关现象总显得有点听不明白。

其实苏联的现状用大家听的懂得说来说,就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政府并没有改变当时俄罗斯这个国家已经呈现的贫穷与落后,革命胜利后,当时拥护苏维埃取代沙皇的各个阶级的人民并没有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

甚至,革命之后,农民等最底层的阶级,其生活条件更为恶劣了,苏俄政府为了维持城市居民的生活竟然强制要求农民交出过冬的余量,如果不交都会被冠以反革命的罪名而被枪毙或流放。

说的堂皇一点就是为了俄罗斯彻底的工业化,苏维埃采取了直接对农民阶级进行剪刀差的方式来进行,逼迫农民阶级消亡或者进入城市成为工人阶级,当农民阶级消失的差不多了,再派遣或将当地残留的农民改造成农业工人实现农业工业化的目标。就这一点来说,苏维埃采取的手段与当初英国的羊吃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我不知道各位首长怎么理解这个做法,但是以我的理解,这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工产主义,这分明是强盗行为。一个不能让所有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主义谈不上好主意,这种行为只有残暴的帝国主义或者资本主义才会作出。如果工产主义也这么做,那这个主义不要也罢。”

夏海安的一席话说出,顿时让现场的气氛更为凝重与微妙,每个人脸上阴晴变换,闭口不说,刚刚激动的跳起来反驳的秦邦宪脸上,潮红色的血气弥漫在黝黑蜡黄的脸上,显得那么的不自然。

而在站在一边的李凯新看来,此时的会场里弥漫着一股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形势更为复杂了。


状态提示: 第四十七章 阶级斗争真的只有血腥吗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