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上前的准备(2/3)
之坦然,只是白了李守汉一样,算是老夫老妻之间的一点默契。但是,阿什米塔却是有些受宠若惊,不由自主的便站起身来。两行眼泪很是不争气的流了下来,也不知道是激动还是委屈。在一旁桌上的李华实见到母亲和娘因为自家有这般待遇,心中一半是颇为自得。骄傲,另一半却也是颇为惶惑。急忙起身跪倒向父亲、母亲和娘行礼。
一通忙碌之后。一旁的美珊因为和阿什米塔交情不错,便替好姐妹出头向李守汉探寻究竟。
“老爷,华实这孩子到底有何作为,说出来也好让弟弟妹妹们有个榜样。”
李守汉喝了一口热茶,整个人舒服的向后仰过去,将后背靠着椅背,让有些酸胀的脊背能够尽量的舒展开来。
“华实,你自己说。”
李守汉示意李华实自己来讲今天发生的事情。将这个出风头的机会让给这个平日里只知道埋头于图纸、计算和试验工场的儿子。
激动的有些面红耳赤的李华实开始讲得结结巴巴,词不达意。但是渐渐的讲得就无比顺畅了,毕竟都是他一手操办的事情。
众人也从他的讲说当中了解到了为什么李守汉今日如此对待李华实和他的生母。
李守汉今天在几间工场里算是走马观花勉强的将各处情形看了一遍,捡那要紧的东西进行了观察。
后装滑膛枪当即被他拍板,准备大量生产进行对部队的试点列装。不过,却从冯默峰嘴里听到了不同的意见。
“主公,这款新火铳确实是利器不假,但是,较之往常的火铳生产起来却也是麻烦了许多。别的不说,这子铳便是个极为精巧细密的物件。您又要求每支火铳必须配备十个子铳。这样一来。娃儿们便有些忙不过来了。方才属下找他们盘算了一下,这种火铳进行优化之后,成本可以降到十个银元左右。但是生产工艺却是不能减少多少的。这样算下来。一年顶多生产一万支便是顶天了”
这样的数字还是建立在南中如今有着较为成熟的球墨铸铁制管技术,同时,生产流水线作业方式也是驾轻就熟了。更有佛山的铁匠也不断的复业,加入到军工生产的行列当中。但是,便是如冯默峰所说,打造子铳,解决后膛与枪身结合部气体泄漏问题,都是需要精巧匠人的技术才能做得到。
一番精打细算下来,李守汉很是丧气的发现。以眼下南粤军水陆各军的实力,这一万支的后装滑膛枪生产能力。应对着庞大的需求,当真是沧海一粟。
将红木框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的乱响。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在满足近卫旅的全员换装之后,在陆营各镇、各个混成旅、警备旅,水师陆营和各个舰队的水兵之中选择出几个部队来全员换装。
如今南粤军不算各个混成旅、警备旅之类的部队在内,光是镇一级的单位就已经接近了二十个。除去炮兵部队、卫生营、辎重部队和即将编制到各部的修理枪械火炮的随营工场之外,各个一线作战部队怕不是有一万多支火铳的需求
“父帅,当年您刚刚打制火铳时,不也是将刀盾兵与长枪兵同火铳兵并列吗”李华实的话,一句话点醒梦中人。着哇当年老子可以每个建制单位弄上四成的火铳兵,余下的是长枪兵和刀盾兵,如今,这后装燧发滑膛枪,老子同样可以先行装备少数部队,然后逐步进行推广。嗯,各部的近卫部队和充当斥候尖兵的骑兵们可以先行装备起来。
如此一来,这一万支速射火铳的年生产水平便是勉强可以满足需求了
大帐算得明白了,剩下的事情便变得好办了。无非是给水师和陆营两家如何分配的问题了。
“每年拨出一千支来给讲武堂和水师学堂”李守汉当即拍板做出了优先分配给水师学堂和讲武堂的决定。治军先治校,建军先建校。这是李守汉从老人家的军事思想当中剽窃来的又一个精华须知,便是井冈山那样艰苦的环境当中,老人家也是一直坚持办教导队等培训机构。在江西苏区、陕北,更是大办特办红军大学、抗大等教育机构。建国后搞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更是不惜拿出不少于一个师的苏式装备给院校,让那些未来的指挥员在学校里边便学习掌握了新武器和相关的技术战术。
余下的,则是按照负担任务和北上时间的不同,或是二三百支。或是一百余支,或是几十支,或是一支都暂且不发。
“令兵司给下面发一道公文。领取武器之人必须先到何朝文这里进行培训,把相关的技术战术学好、吃透。能够带出部队了,才能把新铳领回去”
李守汉很清楚自己手下那群将领是个什么德行,这些快枪被他们领回去,绝对不会撒胡椒面,而是集中起来给尖兵、斥候、近卫等分队当中的一个。至于说是用于决战时为全军打开口子的近卫刀锋,还是给斥候用于短兵相接时的利器,或是让尖兵在两军交战时突然杀出来对对方阵型进行扰乱的阴损暗器,就看各部将领们心理和性格了
根据李守汉对破轮子的军事理论的一知半解。战争暴力就是火力加机动力。而中国古代的兵圣孙武子也在他的十三篇里曾经多次提到过辎重给养运输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因粮于敌,吃敌人一石粮食,等于节省了自己的二十石。
可是,这样的战术思想在眼下的大明朝,行不通也行不得
原因很简单。中原各地灾荒不断,李自成、张献忠虽然都已经意识到了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