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今晚就看效果(1/2)
从村名上看,历史上,孙家夼这一带是海卫重要的手工业基地,窑业很发达:从东边大山里算起,先是“里窑村”;往西走十几里路就是现在的“孙家夼镇”。“孙家夼镇”驻地在“外窑村”;再往西,饶海边走有十几里路就是干红他们家住的“远遥村”,现在是“遥远”的“遥”,原来是“烧窑”的“窑”。“里窑”“外窑”“远窑”这三个村,只有“远窑”将“窑”改成“遥”。为什么单单它改了呢?
市里通往孙家夼,在古陌岭隧道没打通之前,有三条路,都是山路。经由远遥的这条路坡度缓一些,也稍近一些,就重点修这条路,修得宽、平,以后连“里窑”“外窑”去市里也走这条路,人、车就多起来。
最早,在“远窑”村口也像“里窑”“外窑”一样。。矗个石碑,上边有大大的“远窑”两个字。后来“远窑”括韩国企业的厂区,还有高尔夫练习场之类的场所,感到叫“远窑”,太土了,就把“窑”改成“遥”,使人们不知道这里曾经是“烧窑”的地方,以为这里是有来历的——和“远遥”南边邻近的村叫“钦村”,显然是哪朝皇帝钦点的,“远遥”离“钦村”这么近,那么,“远遥”这个村名和皇帝有没有点瓜葛?你自己去想去。。…。
远遥和外窑,若走沿海路,有十几里路,但走穿山小路也就三五里的样子。2010年,远遥修渔港码头炸山取石填海,为了运输石料方便,就把穿山小路,炸开。本以为炸开,轧平修路就完了,谁想这山土石松软。被炸开的山两边,经常有山石滚落。没办法,只好把路棚起来,上边填上土种上树木,使之成为一个隧道。这条路取名为“益海路”,隧道就叫“益海路隧道”。
“外窑”是镇政府所在地,“古陌隧道”修上之后,离市里最近,还挨着海边,空气、环境好,没几年就发展起来了。
海卫市“古陌隧道”南边,偏东南靠山的一处地方,曾经是野菊花盛开的地方,因此,取名为“菊花顶”。市政府就选了这个地方盖“官邸”,所以,十几年前,住在“菊花顶”,都是市政府的干部,那里一度设卡,不许车快开。因此,有人编了几句顺口溜:“车到‘菊花顶’慢慢跑,市长局长正睡觉。”;
“菊花顶”虽好,但有“古陌岭”横亘在北面。挡住了去海边的道路,所以,还不是上佳居所。改革开放以后,有钱的人都往“古陌岭”北边发展,打通“古陌隧道”之后,更是趋之若鹜。因此,这里变成一个富人区。所以又有顺口溜编出来了:“当官的住岭南,经商的住岭北。”。…。
干红认的干哥哥甘红就住在“岭北”。
甘红家在“维多利亚”居民小区对面,就是通往远遥那条路的北侧,是个二层别墅,院子很大,围墙很高。干红上次只是路过,认认门儿,并未进到里边。这次来到门前,四下里找门铃,没有找到。这时从院里扑出一只狗,在门里震人心地狂吠。有人开楼门,踢踢踏踏跑了来,听上去,不止一人,甘红的妻子邓淑娴喊甘红看狗。一时间喊叫成一团。
门开了,那天跟着去摩尔餐厅过生日的邓淑娴的小女儿娃妞探出了头,看着干红说:“姑姑!”…。
一只硕大的狗头也挤出来,汪汪地狂叫,娃妞用腿别着它,不然它就能冲出来似的。
狗被一只手扯住了脖子上的项圈,门被打开,甘红和邓淑娴出现在门口,齐声叫干红“小妹儿”。
干红指着狗对甘红说:“哥,你这狗得整走啊!”
甘红应声,说:“我拴起来拴起来!”
甘红说着,扯着狗的项圈,就往回拽。干红想说什么,又止住了。邓淑娴敞开门让干红进来。干红走进门里,邓淑娴说:“我就是——我家也养狗,我却怕狗怕得要命,你家的布赖迩把我吓的,混身直抖!”。…。
干红说:“我家布赖迩像你们这只狗似的这么叫吗?”
邓淑娴说:“那可是的。那天我和你哥去你家,布赖迩一声都不叫。我还和你哥还夸布赖迩呢。”
干红说:“你们这狗没人训,没人吆喝吆喝。没人来你家,这狗叫不叫?”
邓淑娴说:“咋不叫呢?我们家差不多是紧挨着道边。。有人路过,它就叫。”
干红说:“半夜也叫呗?”
邓淑娴说:“半夜……反正它也不管白天夜里,只要有人路过它就叫。”
干红说:“那得让我哥把这狗处理了。”
邓淑娴说:“处理了?咋处理?”
干红说:“我不管他咋处理,反正他得处理了。”
甘红把狗拴了起来,快步走了过来,没听清干红和他妻子说的是什么,看到妻子眼睛巴巴地望着他,就说:“啊?”
邓淑娴对他说:“妹儿让咱们把狗处理了。”
甘红又冲干红说:“啊?”
干红说:“你这狗得处理了。你家把着道边,一有动静这狗就狂叫不止,能休息好吗?夜里一叫,好模好样的人也让它叫醒了,别说是抑郁症患者了。这种病就怕夜里被吵醒,尤其是凌晨,被吵醒了,就想东想西的再也睡不着了。”。…。
邓淑娴对干红皱眉咧嘴地说:“可不是咋地。啥坏事、啥不舒服的事想啥,那才怪呢!”
干红说:“那你咋不早处理呢?”
邓淑娴说:“这狗养四五年了,都有感情了,给谁,谁不得把它下汤锅(宰杀)?再说,我们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