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东北王”张作霖(1/2)
王恒岳的北伐,让北京政府不得不全力应付,这让一个人看到了希望:张作霖!
徐树铮得意西北后,被称为“西北王”使得名符其实的“东北王”张作霖心中很不痛快。徐树铮在段系中立了不少的大功,可是他的缺点是树大招风,时时刻刻会替段系带来许多纷扰。古撤治后,他的西北筹边使做得有声有se,北京政府内不喜欢徐树铮的人,都落得让他去西北发展,可是奉系领袖张作霖却老大不高兴。
张作霖早就做到东三省巡阅使,可是事实上他并未统一东三省,民国g年10月他曾进兵吉林,想赶走吉林督军孟恩远,孟恩远年纪比他长,资格比他老,不肯买他的帐,在他向吉林动脑筋的时候,孟恩远即联合直系对抗他,他被迫悄然收兵,如今看到徐树铮在西北为所yu为,心中当然极不舒服。于是他电请北京政府在他的部下吴俊升或孙烈臣两人中选择一人任命为东北筹边使,以表示他的地位在筹边使之上。
在对付吉林督军孟恩远这方面,他和徐树铮利害却是一致的。孟恩远的女婿是陆承武,陆承武的父亲便是徐树铮以莫须有罪名杀害的陆建章,徐树铮时时刻刻防备陆承武替父报仇,当然也愿意看到孟恩远垮台,既为自己除害,也可以讨好张作霖。早在他未去外古以前,他就曾暗中怂恿孙烈臣率领第廿七师移驻长春,在长春设立东三省巡阅分署。下一步骤就是逐走孟恩远,取而代之。张作霖当然赞成这个计划,他嗾使吉林士绅何守仁等分别向北京政府及东三省巡阅使控告孟恩远纵兵殃民等八大罪状。
张作霖自己也向北京政府控告孟恩远招兵买马,使得吉林纸币低落,民不聊生,请求撤换孟恩远,由孙烈臣取代。另一方面暗示孟恩远,叫他自己辞职,张愿意保举孟为东北边防总司令。
这时还是钱能训当国务〖总〗理徐树铮指使龚心湛在国务会议上提出撤换吉林督军问题钱能训认为应该从长计划,随便更换督军,如果令出不行,岂不大大损害〖中〗央威信。
孟恩远当然不肯示弱,他下令把中东路驻军调回长春、哈尔滨一带设防,并调吉军辜一师师长高士缤率兵回长春设防,指使吉林各团体通电反对更动督军,又指使吉林全体军官联名质问北京政府:有没有更动督军情事?
8年g月,直系的陈光远发动,由曹锃领衔王占元、李纯、陈光远联名通电政府,说是吉林督军问题关系外交、国防,请勿草率更调。国务院复电同意。
不过段系要拉拢张作霖,当然不便拒绝张的请求。
因此,北京政府又请出东北两位元老一赵尔巽、张锡鉴,都是张作霖的恩师,请他们到关外进行调解,张作霖表示很轻松,他说道:“我对孟恩远毫无si怨不过是把吉林公民的意见转达〖中〗央而已。”
随后,北京国务会议由代理国务〖总〗理龚心湛提议,通过了调孟恩远为恩威将军,以黑龙江督军鲍贵卿继任吉林督军,以孙烈臣继任黑龙江督军。这样的人事调动也是北京政府的一番苦心,原来鲍贵卿为人比较和平,又没有兵权把他调到吉林,可以减少刺ji,可以和缓吉林军人的反抗。同时派出总统府shi从武官薛松年到长春,劝孟恩远不要反抗,承认保障他的地位和财产。张作霖也派人向高士缤示意愿意收高为门生,以示不见外。然而高是孟恩远的外甥,舅甥关系总是亲的。
吉林方面似乎表现得很强硬,以高士缤为首,吉林的全体军官联名电请北京政府收回更调吉林督军的命令,并限北京政府48小时内答复。
在这通牒之后龚心湛以国务院名义答复高士缤等一电:“奉大总统喻,迩以外交迫切,孟督久任边关阅历甚富,调京另有借重非出左迁,孟督为关系国家之大员,本大总统知之有素。国家设官,本无内外轻重之殊,出掌封圻,内参机要,为国尽瘁则一。
望勿以孟督迁调致生误会。”龚心湛同时有一封电报给孟恩远说道:“元首眷顾,始终如一,到京后当有借重。
这些都是字话!
因此,孟恩远也用官话答复,他给北京政府的电报说道:“各团体聚集车站,阻远启行。yu去不得,yu行不能,请示办法。”他公开发表调职谈话说:“我若离开吉林,吉林六十营军队都不答应,我对此不能不有所顾虑,我若有半句假话,他日……死炮火之下!”
北京政府当然不愿意让吉林问题惹起兵戎,为了和缓局势,命令鲍贵卿暂缓到任,另派吉林省长郭宗熙兼摄督军,郭宗熙也不敢接受这个任务,孟恩远因此得意地说道:“遵令移交,送印予郭省长不受,何时得行?”
张作霖认为北京政府太软弱,因此气得要调入关的奉军回奉对付老孟。
鲍贵卿想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建议北京政府调孟恩远率高士缤一师及吉军一旅入关,暂驻直鲁边境,以孟恩远为总司令名义负责剿匪。这也可算做两便的主张,地盘虽变成了张作霖的地盘,可是军队还是孟恩远的本钱。这个办法虽然是无办法中间的办法,但是高师入关要假道奉天,张作霖不肯让路,同时曹锃的直隶,不肯划出防区,也不表示欢迎。
因此鲍贵卿的办法也是行不通。
高士缤既然不向张作霖递门生帖子,张作霖当然把他当作眼中钉,非除高无法达到迫孟下台,于是向北京政府检举“高士缤组织护法政府,与西南一致,请政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