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入V第一更请支持(1/3)
说到国外,连夏有十多年的时间离开过中国,换句话就是,十几年前她曾去过国外。
杂技演员这碗饭不好吃,杂技团想要打出名声就必须到各地去演出、参加比赛,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从国外拿到一两个奖,哪怕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奖项,回国也特别吃香。
在国外拿奖,创造力高于动作难度,团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拿到了两个安慰奖,就这两个奖,却让连夏他们那个杂技团远远甩开同行,成为当地的翘楚。
在横店那段跑龙套当武替日子,连夏有时会发出感慨会感慨,出国就跟上辈子的事儿似的,谁能想到一个跑龙套的曾经出过国门呢。
现在中国人钱包里有钱了,出国人的多了,可以前还是新鲜事儿呢。
连夏一边听谢选说话,一边追思过去。
谢导他还以为对方被巨大的惊喜砸蒙了,一顿脑补之后,大导演乐呵呵地笑起来:
“丫头啊,回去好好练练英语,出国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儿,你得给人家交流,你要是不会说英语,人家说的啥你都不知道,那这就出国就没意思了,说不定还会闹笑话,生一肚子气!”
谢选这番话颇有一番语重心长的意味,他说的原本就是他的经验之谈。
谢选早年出国门就闹过大笑话,那时候谢选还是一个入行不久的小导演,在国外遇到一个对他笑的老外,就觉得人家特别友好,其实那老外看出来谢选不懂英语,所以用英语嘲笑中国人又土又穷,谢导还以为人家在表扬他,回人家一句“三克油”。
这事过了好久之后,谢导有次和一位懂英语的人聊天,谈到这段经历,重复了几个单词的音,才知道那个黄毛洋人根本就不是夸他,可是当时他已经回国了,事隔这么久他想报仇也找不到那人,只能将这个教训深深的记在心里。
故而有了上面对连夏说的那番话。
其实在所有的文化课中,除了语文,连夏英语是最好的,这得益于她早年出国的经历,她是班里第一个拿到四级证的人,第一次考试就考过了。
在普通的本科大学生中,一次考过实在是太普遍了,可是在文化课普遍较差的表演系,连夏完成了一项壮举。
不过这个好也只是相对来说,在国内这么多年连夏都没出过国门,英语早就生疏了,她的程度也就比哑巴英语好一点。
听到谢导这样嘱咐,连夏郑重其事的点头,“我回去就恶补英语,争取能听懂那帮老外说什么,不闹笑话不丢脸。”
谢导点头,表示就是这么一个理儿。
很多明星说学英语也只是说说,一个是演员太忙没有时间学,另外一个就是语言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成的,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才能迅速进步。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环境太安逸,不想再刻苦了。
在娱乐圈里不会说英语的艺人多了去了,会说的才是凤毛麟角,毕竟有机会资源去国外拍戏的明星少,绝大多数艺人就是在四大时装周亮个相,也不大和外国人交流,语言这块基本绝大多数人翻译,反正艺人收入高,请翻译还是绰绰有余。
回家后,连夏给经纪人徐妙珍大概说了一下《靖康变》年底的安排,当徐妙珍知道连夏有机会去国外时比连夏这个当事人表现的还要激动。
她满屋子打转转,嘴里一直碎碎念:
“要出国啊,肯定得需要个翻译,还得走红毯,衣服首饰鞋子造型这些咱都没有,估计到时候要借了,要不我帮你问问植村秀的那边的人,他们肯定有渠道……你第一次走出国门,那么多媒体都盯着你,咱可不能出了差错……”
徐妙珍念经一般不住嘴,大有化身为唐僧的架势,连夏被她念叨的一个头两个大,忙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
“打住!你别念叨了,先帮我找个英语口语老师,中国人外国人随便你,我要学习英语。”
“你真的假的,你还学习英语?”徐妙珍诧异地问道,那眼神老鄙视了,好像在说“就你还学习英语,你信吗你”。
这眼神真是太伤人了,自己好歹也有个四级证,这可是实打实考出来的!
连夏朝天翻了个白眼,“这还有假?”
等我叽里咕噜说出一口流利的伦敦音时,让你们经验的掉一地眼珠子!
英语的事情暂时放在一边,而连夏的新片却要提上进程了。她无论接多少广告,出席多少活动,她的本质工作都是演员。
演员的天职就是演戏,一个不演戏的演员,蹭多少红毯,接多少代言,做多少慈善,走多少次穴,最终都会被观众遗忘,没有作品的演员,其实什么都不是。
自从连夏是新一任谢女郎曝光后,片约一直没有间断,连夏还在柏青工作室的时,因为周小溪一直以“不合适”替连夏拒绝了,所以连夏新片计划并没有启动。
以前看这是个坏事现在看,却变成了好事,因为《靖康变》播出后,连夏不仅人气暴涨,还让很多导演看到了她身上的潜力,纷纷向连夏抛来橄榄枝。
经纪人徐妙珍认真筛选剧本,发现很多导演都曾与连夏有过交集,“眼熟”的这部分导演绝大多数以警匪片见长,连夏曾在他们的作品中当过演员替身。
这些导演都表现出强烈的合作*,片方也很有诚意,给出的报价也非常诱人。
徐妙珍把她粗略删选的结果递给连夏看,“这些都是我觉得很不错的电影,有古代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