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赏上加赏(字数4000+)(1/3)
文立万觐见皇帝的时候,与刘台在文华殿西厢房相遇,从刘台的诡异表现看,文立万觉得刘台已经有了叫板张居正的心思。/p
历史上,刘台作为张居正的门生,直接叫板张居正,在朝野内外造成了极大的震动。/p
文立万从文华殿东厢房出来,就直奔张居正的书房。他需要提醒张居正加以防范。/p
“恩相要有思想准备,刘台近日可能会直接弹劾恩相。”文立万见到张居正,开门见山说道:“此人性格耿直,想问题直线思维,很有可能一时想不开,贸然行事。”/p
文立万知道刘台就要向张居正发起致命攻击了,这种攻击的震撼力是不可小觑的。/p
“刘台是我提携的人,当初会试、殿试都是得益于我对他的高看,他做辽东御史,也是我的举荐,即使他在辽东大捷这件事上受到本官斥责,感到憋屈,也不至于做出弹劾之类的事情吧。”/p
张居正其实也感到了刘台的寒意,但对刘台弹劾他的危险,并不怎么当意。/p
文立万问道:“刘台当时参加考试,恩相觉得他才学如何?”/p
“嗯,从会试、殿试的文笔看,才学也就是中上,但此人文章立意较高,有种想干事的决心,这个给我印象很深,所以对他另眼相看。”/p
“恩相举荐刘台做辽东御史,其意何在?”/p
“老夫也看出此人眼界局限,定力不足,有意让他到基层历练一下,这样对他以后为官大有益处。”/p
“可是恩相有所不知,刘台任辽东御史后,颇有微词。他其实更愿意在紫禁城为官。”文立万说道:“此外,刘台抢报辽东大捷,遭到恩相斥责,来对此极为不满。以刘台的性格,此人对恩相进行弹劾,也许是迟早的事情。万望恩相当意。”/p
“嗯,他的心思,老夫也已有所耳闻。至于走到弹劾这一步,似乎有些牵强。”/p
张居正举荐刘台做辽东御史,是想让他在基层岗位镀镀金,以便将来能胜任更高的职位;斥责刘台抢功报捷,是想让他懂得与地方官吏相处的规矩。/p
这些都是为了刘台好,他一个做御史的人,这点好人心,难道还能不识?/p
张居正并不在意被刘台弹劾,文立万也只能徒唤奈何。只能等到事发后,再做补救。/p
....../p
朱翊钧看着刘台退出东厢房,心中不由一亮,暗忖刘台倒是临时可以用他一用。/p
嗯,是的,只是临时一用。/p
朱翊钧很清楚,对这种欺师灭祖的背叛之人,就像一颗棋子,只能临时用一下而已。/p
张居正成为首辅以来,励精图治,推行新政,政治、经济的颓风得以扭转。/p
考成法使吏治得以提振;一条鞭法令经济喘了一口气。/p
嘉靖七年(1528你年)到隆庆五年(1571年),国库年年亏损,竟然没有盈余,万历三年(1775年)国库已经扭亏为盈了。/p
可见新政推行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p
但是,正如刘台所言,张居正确实已经做大!/p
朝臣确实有些“畏居正者甚于畏陛下,感居正者甚于感陛下”了!/p
朱翊钧在东厢房里来回踱步,仔细思考着眼前的局势:他名为皇帝,却尚未亲政,如今朝中遍布张居正的门生故吏;张居正又和李成梁、戚继光那些武将关系密切,这样情况下,万一张居正把朕......给废喽,那可咋整?/p
朱翊钧在屋子里来回转圈子,看见贴身太监站在一旁,烦躁说道:“麻烦门外候着去,没看见朕烦着呢?”/p
小太监赶紧低眉顺眼出了门,轻轻将东厢房的门关上。/p
屋里只剩下朱翊钧一个人,他的心绪慢慢才有平复。/p
作为一个尚未亲政的小皇帝,他现在可是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张居正一旦找茬,那时候也许就不是换个皇帝的问题了,那可就是天下姓朱,还是姓张的问题了。/p
史上改朝换代的事情,层出不群,朱翊钧熟读史书,对此耳熟能详。/p
皇权神授一类话,那都是骗孙子的废话,朱翊钧压根儿就没信过。/p
朱翊钧只相信实力,谁有实力,皇权就归谁,天下就归谁。/p
在自己还没有亲政,还没有掌控兵权的情况下,唯一可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让张居正有与他翻脸的理由。/p
以现在张居正形成的势力,如果他真要谋逆的话,他孤儿寡母的,肯定是无可奈何的。/p
此刻,刘台跳出来,这不是什么坏事,正好可以给张居正敲个警钟,免得张居正忘乎所以。/p
君王之道,博大精深。君王是非常之人,就得有非常之道。否则,面对满朝文武精英,迟早是要玩完的。/p
朱翊钧默然一笑,对自己能有此心计感到极为满意。/p
他吹一声口哨,优哉悠哉出了东厢房的门,向自己居住的乾清宫走去。/p
进了乾清门,文立万并未直接进宫,而是沿着侧面的长廊漫步,顺便整理一下如何发挥刘台的作用。/p
突然,他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乾清宫走出来。/p
张居正!/p
朱翊钧倒吸一口冷气,张居正背着他来见母后了?/p
李太后为照顾小皇帝的生活起居,一直和朱翊钧住在乾清宫,此时张居正一个人深入乾清宫,是来干什么呢?/p
朱翊钧觉得一股热血往头上涌来,发自内心的愤怒迅速升腾起来,袭遍全身。/p
他迅速隐身在廊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