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按规矩来(1/2)
就在许多老头引人骂周云之时,周云丝毫没有在意那些风言风语,而是默默地收入了许多人才,比如马德玄以及颍川来的学子们,比如一些自荐的隐士们,再比如一些悄悄来找周云的老学究。/p
于是,很快,一个编撰队伍已经初见成形,周云便拿出自己早已整理好的方案,说道:“我们的目标并不是那些已然有成的学子,而是一代又一代初学的学子……”周云给这本字典定了个性质。/p
“你是说蒙学书籍?”曹子文问道。/p
写书,大家自然是希望能成为经典,就算比不上论语这样的超级经典,但也要成为学术界人人称道的经典,不过想要成为经典实在是太难,这么多年来,也仅有少量的经典产生。而以他们而言,似乎他们中还没有谁敢称自己一定能创造出经典来。/p
周云说道:“确切来说,应该是一本蒙学工具书……以往的蒙学,只能是先生教多少,学生记多少,离开学堂之后,可能就忘记了,这样学起来,效率非常低……假如,我们能编一本工具书,只要教会学生怎么用,只要教会他们最基础的东西,他们便能通过这本工具书,拥有更多的自学的时间……”/p
“诸位还记得当初自己刚刚学字的时候,是不是记了很多遍才将字记住,假如你离开学堂之后,忘记了所学的字怎么读,又找不到人问,怎么办?那这段时间岂非白白浪费?……假如你读书的时候,遇到某些字认不得,可能不仅影响你的读书进度,更是可能影响你对书的理解?这时候,没有人可以请教,怎么办?……没关系,只要有了工具书,咱们只要查一查工具书,然后我们就明白了……”/p
“咱们课堂上所学也只有那么多,而且学生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有的人可能学得慢,回到家就需要多花时间去努力,如果没有先生教,可能自学都会遇到麻烦……有的人学得快,课堂的东西课堂上就学会了,想要学更多的东西,先生没教,怎么办?可以利用工具书去帮助学习……”/p
……/p
原本有《说文解字》的存在,大家对于这一方面的书已经有些了解的了,周云再将后世字典的模式和好处一解说,大家自然立刻明白过来。/p
周云说道:“所以,这套书,必须有四个要求:一是简单,让初学者都能看明白,二是简洁,让这工具书的描述更精简,三是方便,让这工具书在用起来更为方便,四是便宜,这套工具书必须要很薄很便宜,能让更多的人用得起!”/p
……/p
说了这些要求之后,周云看向众人,说道:“咱们编的是工具书,必须要如此,将来还会修改得更精简,更有用,所以……如果无法接受这一些要求的,可以自觉退出!”/p
周云知道,这时代不同于自己前世,前世很多时候只要有工资拿,一些学者或许什么事都肯干,当然也不乏一些真正有骨气的学者坚持自己的理念,但是很少。这时代,像这样坚持自己的想法的学子,实在是有些多,他们多数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办事,不受别人的干扰,尤其还是周云这样的限制。/p
所以,周云这话刚刚说出来,好些人犹豫了一会儿,觉得可能不太可能说服周云,于是有些人自觉地告辞离去。毕竟对于一些人来说,不能直抒胸怀,比什么都要难受得多。这时代,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人大有存在。/p
许多人正是抱着写出另外一部说文解字的想法而来的,其中肯定会掺杂自己的私货,在其中侃侃而言的,比如“经”字,你举例的时候,可举《道德经》,也可举《诗经》,亦是可举其他的经典,这就看你偏向于哪一方面了,不过听到周云这般说,想必最后就算是自己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东西,也是会被无情地删除,所以还不如不写。/p
周云要的是工具书,不是这些因掺杂私货而变质的学术作品,当然,有技术地掺杂私货,周云并不管,只要是大众听说过的就可以了。所以还是很有操作空间的。/p
这也是大家趋之若鹜的原因,因为若是真能让读书人都能使用这套书的话,那么编写者的私货便是有助于他们推广自己的思想和学问。/p
比如解释“子”字的时候,必然会提到某些人,假如是儒学,可能提到的就是“孔子”“孟子”等人,假如是道学,那么就可能提到“老子”“庄子”等人,假如是法学,提到的可能就是“韩非子”,假如是兵家,提到的可能就是“孙子”。/p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满足于这样的程度的,他们需要更多的发挥空间,钡摹白印保他们可能会加上“圣人孔子”,或者说“圣师孔子”,若是接触这样的潜意识的引导多了,将来可能会更偏向于这方面的学问。/p
然而,周云是绝对不会让他们加上这么强烈的个人色彩的,或许在最后定版的时候,会直接默默地将“圣人”或者“圣师”删除,这也是某些人不能容忍的。/p
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参与到其中来,因为这除了可以扬名之外,其实也是一种修学的过程。/p
……/p
让周云意想不到的是站在他面前的四个人。/p
“你们也想加入字典编写当中去?”周云也明白了四人的来意。/p
“我们四人虽然才学不如你,但是总也是可以帮得上一些忙的,所以……”陈无双此刻也显得很谦逊,完全没有当初他来时的那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