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山村游(1/2)
这个周末是晴天。/p
省城来的吴姓老夫妻俩,都是教师出身,一辈子育人无数,现在孩子都已成家,老两口子都退休了,就想出来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p
“王支书,您亲自来做我们的向导,不敢当啊!”吴老伯笑着对王大海说。/p
“吴老师,我很不好意思的说一下,我们都是普通人,请不要客气的称‘您’。”王大海握住吴老师的手,真诚地说。/p
“好啊,我也喜欢这样,说明你把我们当成了朋友!”吴老师点头同意了。/p
王大海微笑说:“谢谢吴老师,理解我们!你们来霸王村,无论作客、旅游,还是来办事,都是对我们霸王村的支持,应该得到尊重,只要我有时间,你们来了,我都愿意做你们的向导。”王大海递给吴老伯一张名片,接着说道:“这是我们霸王村对外宣传的统一印制的名片,谁送给你的,就留下谁的姓名和联络方式,只要你在霸王村,有什么需求,或需要我们帮忙什么,你打名片上面的电话,都会有人接听,都会为你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p
“这样服务有特色,到霸王村来很有安全感,好啊!一到霸王村,就有了‘家’的感觉,我们也可以通过这张名片,把霸王村宣传出去。”吴老师的爱人张老师高兴地说。/p
“你们两位现在来到的地方,是霸王村两大姓之一的王姓祠堂,据传说,王姓是一千多年前的‘安史之乱’,躲避战乱逃到大别山区,最后选择在霸王湖边,当时这里只居住了一些李姓猎户,王姓五百多人从北方逃到此地,只剩下了二百多人,猎户们动了恻隐之心,便同意留下了王姓——这个祠堂翻盖过几次,最近一次也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为了不忘当初李姓猎户的关照,大厅北边大厅的北边有一间房子,专门用来摆放了当年猎户首领的一尊塑像,这也是对李姓猎户尊敬和感激之情。”/p
两位老师点点头,张老师说:“我是教历史的,‘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可以说,‘安史之乱’是我们中华文明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浩劫,战火历时八年,席卷半壁江山,不仅是唐朝的转折点,更是整个中华文明由开放转向保守的转折点。”/p
“张老师对历史有研究,我们王姓能生存下来,除感谢李姓的猎户,如果没有霸王湖边这片沃土,这片山林,我们才得以安身立命,繁衍下来——王氏宗谱对历代霸王村(南、北二村)的大事都有记录,还有一些年代变迁,社会变化等。”/p
“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有时间一定深入了解!”张老师说。/p
“墙上的文字,有的是我们王姓权贵留下的,有的是文人骚客留下的墨宝,这些大都有记载,也有后人的一些破坏,现在留下来的,一定被相关部门保护起来——这几处用玻璃罩住,就是文物部门制作的保护办法。”王大海带领城里客人,边走边说。/p
年轻的夫妇,总说在王大海介绍后,拿相机不停地拍照,有时候,还叫大家帮忙,给他们俩合影留念。/p
还有一对年轻夫妇,年龄也不会超过四十岁,则不停的记录,王大海每次讲解说过的话,他们都拿纸、笔,总是不停地记录,那个妻子,更是认真,经常打断王大海讲解,插话问这问那,对墙上保护的文物,非常感兴趣。她笑着问王大海:“这山里的小山村,是不是才被发现啊?”/p
王大海也笑了,抓抓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突然他想起什么,说道:“要想富,先修路!我们是今年上半年,在一家开发商的帮助下,终于修了一条通往盘口镇的石子公路,所有我们这里就逐步开放了,今天你们来霸王村,是我们的第一批游客!”/p
年轻夫妇的妻子点头,无意中看到窗外不远处的村民住宅大院,又问道:“那片新房子,也是今年才盖的吧!?好像是联体别墅啊!”/p
王大海看了看手表,说:“是的,我们今天夏天盖的,也算是联体别墅,现在是村民住宅。我们再看看王家祠堂的整体建筑,完全是徽派风格,相传以前是北方的造型布局,不太适合南方的气候,所以翻盖了几次,最近两次的翻盖,才选用了徽派建筑,据说徽商代表人物‘红顶商人’胡雪岩,到过这里,推荐的建筑风格。”/p
“厉害!这里有故事!”年纪轻一点的夫妇,赶紧把整个的王家祠堂,拍了几张照片,还把王大海摄入了镜头里。/p
王大海带领大家又来到了张家祠堂,王大海说:“张姓也是逃避战火,具体是哪朝哪代,我们这里无法考证,但是在王性家族后到霸王湖边,有个也可以说是个爱情的故事,说王家一年轻人,在一个秋天的早晨,到山里面打毛栗子,就是大家传说的板栗,由于起来早了,太阳刚刚起山,树上还有露水,便找了一课大树,爬上去,想看看风景,突然,不远处的鸟儿一起惊动飞起,还有人喊救命,这位年轻人匆忙下来,赶了过去,原来是一家四口,与一群人走散了,又冷又饿,父母还挑着行李,姐姐背着弟弟,弟弟哭闹,父母情急之下,大喊救命……后来这小伙子与这张姓姑娘结为秦晋之好,那一群人也找了过来,于是一直生活在这里。”/p
“这张姓祠堂,看这样子,也有一些年头,风格也是徽派建筑,都能保存到现在,非常难得!”历史老师张老师说。/p
“是的!”王大海指着墙上青砖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