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秦国要不要帮忙(1/2)
“启禀大王,这就是十天之前,齐国的全部战略态势图了。”/p
理政殿内,当着秦国一众文武重臣,年轻的高亮仔细地翻译完最后一条密语,将炭笔放下,退后几步对着秦阳躬身禀报。/p
秦阳不置可否的颔首,高亮乖巧束手而立。在这里,秦王没有提问,就没有他高亮开口说话的份。/p
秦阳扫视了一眼围在地图前的秦国重臣,语气淡淡地说道:“都来说说吧,看看你们都从这里面分析出些什么来了。”/p
大臣们彼此对视了一番,最后又是齐刷刷的把目光投到了秦国丞相萧任的身上。/p
我是欠你们的吗?还是我吃你们家大米了……感受到理政殿内所有大臣看过来的眼神,萧任微微叹了一口气。/p
他又仔细把高亮最后写完的几条消息给看了一遍,然后沉吟思考了片刻。/p
“启禀大王,齐国的内乱,看起来似乎有燕国在背后秘密的操纵。”/p
“哦?”秦阳看了一眼萧任,低头重新将地图上的勾勒仔细地看了一遍。他想知道萧任是从哪里看出齐国的事情背后有燕国的操纵。/p
那个贫瘠的北方国度,那个燕太子丹,竟然有那么大的手笔,竟然敢挑动起齐国的内战来了?/p
只是秦阳把地图上的所有消息都汇总了一遍,都没有看出任何有关燕国人的身影。/p
这让他有些沮丧。/p
“不知丞相是从何处看出,这齐国内乱有燕国人在背后操纵?”/p
萧任躬身一礼,摇摇头道:“臣并不是从这张图上看出齐国的内乱,背后有燕国人操纵的身影。”/p
“或者说,并不是单纯从这张图上看出来。”/p
秦阳好奇,按照萧任的说法,他应该是有其他渠道获得这里面的消息。只是这秦国丞相什么时候也有自己探听消息的渠道了?/p
也没听张四喜有说起过,萧任在家中养门客或者专门探听消息的人手啊。/p
“卿可否告知寡人,你是从怎么知道这齐国内乱的背后,有燕国人的身影的吗?”/p
萧任躬身,恭敬地说道:“大王有命,臣何来不可之说?”/p
他沉吟了一下,组织了一下自己的语言。/p
这才对秦阳开口问道:“不知大王是否还记得,前阵子有一份关于燕国减少未来三年俘虏交易的文书?”/p
秦阳仔细想了一下,似乎自己确实批阅过这么一份表文。/p
好像当时自己批示的是,“不必强求”这四个字。随着驰道修建的基本完成,秦国对俘虏的需求基本保持在一个平稳的数字上。/p
燕国人的那点交易份额,即使减少了,也可以由蒙恬这边多打几次草谷来补充。/p
反正那十万秦军放在北境,本来就是需要隔三差五的训练,什么训练最有成效,那当然就是真刀真枪的去打一仗。想要磨练出一支精锐的部队,就必须让军队经常出去见见血,否则说得再好,也一切都是空谈。/p
“怎么了,那份公文有什么问题吗?”秦阳有些不解。/p
“大王,臣略微算过。这燕国和咱们之间的这笔商贸往来,其实是燕国人更为划算。”/p
“或者说,燕国人从秦燕两国的贸易中,获得的好处更多。”/p
秦阳脸上尴尬的神色一闪而过。/p
当年秦阳和燕国谈这笔贸易的时候,其实心里未尝没有帮一下荆轲,帮一下太子丹的心思在里面。/p
可后来秦阳坐稳了秦王的位置,又有了妻子和儿女,心里的天平就日渐向秦国倾斜。更何况,相较于地处苦寒,国内政治体系又比较落后的燕国。已经完成改革,制度更加先进的秦国,似乎更容易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p
在秦阳看来,不论是燕国人一统天下,还是秦国人一统天下。其本质上就是要结束这纷争的乱世,让天下的老百姓能够尽早的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p
只要能够达成这个最终的目的,那燕国人和秦国人从民族上说,又都是炎黄子孙,华夏后裔,不存在异族统治的问题。那么秦国人或者燕国人一统天下,又有什么区别呢。/p
只是当初的这笔贸易条约,却是秦阳成为秦王后,处理国家政务上的一个疏漏。/p
当然秦阳相信,萧任特意提出这件事情,并不是对秦阳有意见。/p
只是这件事确实是秦阳的一大昏招,既然做错,那就要勇敢的去承认。/p
于是秦阳颔首,用真诚的语气说道:“这确实是寡人当年决策上的一个失误。”/p
群臣听到秦阳竟然当众承认自己的过失,连忙向着秦阳躬身行礼道:“大王贤明。”/p
秦阳颔首,对群臣的称颂感到有些羞愧,只能接着转身端茶的动作,掩盖自己脸上神情的尴尬。/p
群臣夸耀之后,萧任的声音再度响起,他说道:“大王请想,值此齐国内乱之际,燕国人却在三年之内停掉对他们几乎是稳赚不赔的生意。”/p
“这会是什么原因?”/p
说完,萧任也不等秦阳回答,就自顾自解说道:“唯一的答案,就是燕国人牵扯进这齐国的动乱之中。”/p
“甚至于,这齐国的内乱,就是燕国人在背后推波助澜的。”/p
说着,萧任目光炯炯有神的看向群臣,颇为自信的说道:“诸位可别忘了,秦燕之间的生意,是需要燕国人派遣大军到草原上为秦国捕捉俘虏的。”/p
“现在他们舍掉那么利好的生意,唯一的可能就是燕国人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