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混在大明当皇帝》

79文学网(79ks.cc)

首页 >> 混在大明当皇帝 () >> 第三十六章 捷报频传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9ks.cc/240118/

第三十六章 捷报频传(2/2)

位老人安心的走了。

“子衡,你等下再代朕再看望一下这位右都御史,就传朕的口谕决定赦免他的失察之责吧。”

王廷相闻言拱手道,“陛下仁慈。”

郑德点了点头,正想再说些什么。王岳走了进来。

“万岁爷,兵部尚书刘大夏来了。”

“让他进来。”郑德似乎想到了什么,也有些猜到刘大夏来此的目的。转而对王廷相说了一句,“子衡,你猜这位兵部尚书大人来朕这所谓何事?”

王廷相笑着道,“陛下不是已经猜到了吗,又何必来戏弄微臣?”

“知我者,子衡也。”郑德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微臣参见陛下。”刘大夏走来进来,对已经重新坐在御座上的郑德拱手道。身后站着的王廷相则对他施礼道,“见过尚书大人。”

刘大夏看了王廷相一眼,对于这个最近皇上身边的红人自然清楚。虽然不喜欢在商谈朝廷大事的时候有旁人在一边,不过显然皇上是不会让他出去的,也只能随他了。

“陛下,保国公朱晖已被贬为庶民,京营大帅一职空缺,有何人补缺,还需要陛下定夺。”

郑德点了点头,十二团营就是大明的中央军,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自然不容有失。现在京营大帅人选空缺,自然要选个靠谱的人了,可不能再出个像朱晖那样的人了。

可惜郑德用搜索系统搜索了这么多人,文臣倒是找到一大堆,武将反倒是寥寥无几,能力出众的更是少的可能。杨一清算是最出众的一个,可惜大明的西北边防不能没有人来守。至少在郑德找到能够替代的人选之前,杨一清还真不能离开。还有两广总督潘蕃,可惜南方那些个土皇帝都不安分,也不能缺少人坐镇。胡琏也算是一个,可惜才刚刚进士登科,资历太浅了。

郑郑德掏空了脑袋瓜子也没想到合适的人选,也只能看向刘大夏,“爱卿可有人选?”

刘大夏显然是有备而来,闻言马上道,“臣觉得原户部侍郎许进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他曾在边关多年,曾巡抚大同、甘肃等镇,熟悉军务。也曾上阵杀敌过,哈密便是在他的手中收复的。”

郑德闻言点了点头,也觉得这个人选不错,不过他还有一丝疑惑,“爱卿说原户部侍郎?如此人才,难道现在不在朝廷了吗?”

刘大夏尴尬的点了点头,“许进曾遭到言官的弹劾,无奈的致仕而去。”

明朝官场有一条潜规则就是:无论谁遭到言官弹劾,也无论你是否对错,都必须立即致仕。不过只要你脸皮厚,不走也是可以的。就像成化年间的“纸糊三阁老”之一的刘吉外号“刘棉花”,何意?棉花者,不怕弹也!当然一般有骨气的大臣都会遵守这条约定成俗的规矩。

而对于这条潜规则,郑德也是深恶痛绝的。因为这条规则的漏洞太大,又没有任何约束力。即使有约束力也只是对那些正直大臣而言,而那些无耻的奸臣更是不在乎。

郑德对于这个人选倒是很满意,毕竟曾经上过战场,熟悉兵事,又曾经立过战功。

“就许进吧,起复为兵部侍郎吧。”

“这……”刘大夏有些迟疑,“陛下,这有些不妥吧。”

“又什么不妥?”郑德疑惑的看向他,“难道是他的资历不够?”

刘大夏道,“自然是够了,臣只是以为兵部左右侍郎已经满员,已经没有空缺了。”

“谁说左右侍郎只能有两名了的?”郑德不以为意,毕竟在前世,一名正职之下,副职少则一人多则七八十几人多有,没什么可奇怪的。

他摆摆手,“就这样,起复许进为兵部侍郎,掌十二团营之事。子衡,拟旨吧。”

刘大夏闻言突然有些后悔,为何要推荐许进为京营大帅,这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不过这话又要从何说起?原来刘大夏最欣赏的乃是兵部侍郎熊绣,原本是等自己致仕后再将他推上兵部尚书的位置。可惜许进的资历比熊绣还高,没想到自己的这此推荐阴差阳差竟然将自己的计划给毁了,实在悔不当初啊!

“这事就拜托爱卿了,顺便通知许进来见朕一面。”郑德将写好的圣旨递给了刘大夏。

“臣遵旨。”刘大夏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看到刘大夏神情低落的离去,郑德一脸疑惑,“他是怎么了,怎么情绪突然变得这么低落了?”

“谁知道?”王廷相轻轻一笑,却显然猜到几分。

“不说他了。”想不明白就不去想,这也算是郑德的一个优点吧。转头看向王廷相,“子衡,广西那边的事情既然解决了,如何封赏你就替朕拟好吧。”

王廷相点了点头,“臣明白。”


状态提示: 第三十六章 捷报频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