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分离(1/2)
刁禅的话还未说出口,就被卢植拉到了身后。
卢植拱手,大声地向刘协喊道:“陛下,时候不早了,再晚些,恐怕耽误了吉时。”
在场的众位大臣一脸感激地看向卢植。
刁禅心喜,看来这老师是个护短的性子。
卢植的话打断了刘协与李非二人互相推辞的戏码。
刘协向卢植望去,眼神中带有一丝不悦。
不过当她看到大汗淋漓的诸位大臣,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刘协强令李非上马车。
李非还想推辞,众位大臣纷纷站出来劝说李非。
她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你老人家别再折腾了,陛下让你上马车,又不是让你上刀山,下火海,何必如此推辞?
李非经过劝说,这才愿意与刘协共乘一辆马车。
车队缓缓驶向城门。
诸位大臣排成两列跟在车队的后面。
马车驶到集市。
百姓立于道路两边,看着马车议论纷纷。
刘协命人扬起百官汉旗。
任琦,任可两姐妹,拍马上前。
两人骑马跑到队伍最前列。
任琦从怀中掏出一面旗帜,将旗帜一角递给任可。
两姐妹将旗帜高举。
百姓一脸疑惑地看着五颜六色的汉旗。
是的,这汉旗的确能称得上五颜六色。
各种颜色的碎布缝制成汉旗。
旗帜中间有一个红如血的汉字。
汉字中间有一块黄色带龙的布料格外醒目,这块布料上还被写上一个皇字。
百姓们不解,议论声此起彼伏。
这时,宦官上前,她们大声宣扬李非与皇帝刘协之间,君臣和谐的事迹,以及李非在朝堂上说的话。
当然,这些宦官隐去了其中机密之事,只是告诉百姓,李非此去塞外,是为了解决蛮夷侵犯汉土之事。
在宦官的洗脑下,有人热血高呼:“陛下万岁,李廷尉千古。”
刁禅看得直摇头。
卢植凑到刁禅身边,小声地问道:“你摇头作甚?”
“老师,弟子只是有些感慨。”
“感慨什么?”
“感慨百姓多愚,有亡国之力,却无兴国之智。”
站在卢植身旁的杨彪仿佛听见了刁禅的话,她回头看了眼刁禅,然后继续向前走。
卢植轻笑,“所以才需要我们这些有学识的人,为她们指引道路。”
刁禅对卢植点了点头,“弟子受教了。”
卢植轻声询问:“蔡邕一事如何?”
“老师放心,蔡先生已回到家中,而且弟子也从难民中挑了一些孩童送到她的府上。”
“你莫不是让蔡邕在家中传授这些孩童学识?”
刁禅疑惑,“怎么?老师,有何不可?”
“你是没见过蔡邕的宅子吧。”
刁禅摇头。
“蔡邕此人,虽藏书众多,生活却十分拮据。”
没等卢植说完,刁禅回道:“老师放心,孩童一众伙食由我提供。”
卢植摇头,“我说的不是这个,我的意思是她那个小宅子又怎能容得下这么多孩童。”
“卢尚书。”杨彪转头,“我在长安有一处宅院可让蔡邕一用。”
她瞥了一眼刁禅,“这宅子,你知道在什么地方,修缮一下就行。”
言罢,杨彪转过头,继续跟在车队后面。
“我?”刁禅一愣,然后明白杨彪所指的宅子在何处。
这宅子就是之前杨彪聚拢私兵所用的宅院。
他拱手对杨彪小声说道:“多谢丞相。”
“嗯。”杨彪在前面轻飘飘地说道:“我不是在帮你,而是在帮那些孩童。”
在刁禅与卢植两人闲聊中,车队驶到城门口。
刘协搀扶着李非下了马车,然后又在城门口表演了一番。
出使塞外的李非等人被刘协感动地热泪盈眶。
尾随而来的百姓也同样被这送别的气氛感染,流着眼泪看着刘协与李非。
大臣们此时也开始了痛哭。
有些文化的当场吟词一首,或者说一段让人似懂非懂的话。
赢来一片叫好声与钦佩的目光。
所以说,读书还是挺有用的,至少在这种场面,你还能露个脸,拽个文,倒点墨水。
以后当有人提起你,都会认为你是个有文化的读书人。
刁禅与吕布两人看着身边哭声一片,有些坐立难安。
吕布低着头,小声地对刁禅说道:“蝉儿,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嚎两嗓子?”
“当然。”刁禅假哭了两声,“这个时候如果不嚎,显得我们心中没有大汉,呜呜~李廷尉,你怎么就去了啊。”
卢植没好气地转头说了一句,“李廷尉还没死呢。”
“老师,抱歉。”刁禅连忙说道:“情不自禁,情不自禁。”
卢植低头痛悲。
吕布小声嘀咕,“蝉儿,我哭不出来。”
“哭不出来,就想想难过的事情。”
“难过的事情?”吕布想了一会,突然嚎啕大哭。
“这么有效的吗?”刁禅戳了戳吕布的手臂,“你想到什么难过的事情,怎么这么伤心?”
吕布抽泣着:“我想到之前你昏迷不醒,一阵悲痛涌到心里。”
刁禅将吕布的眼泪抹到手上,“对,你继续哭。”
他将手上的眼泪抹到自己的眼皮下,跟着吕布哭了起来。
女人都是水做的,吕布也不例外,她眼中的泪水仿佛洪水一般,不断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刁禅本着不浪费的原则,不断向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