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真正的君王(1/2)
华夏王朝有盛有衰,但不管什么时候,他们骨子里面都是骄傲,高高在上的,他们对待藩邦的态度一直都是居高临下,是一种审视和俯视!
就比如现在的大明强盛至极,大明的皇帝也喜欢外邦朝贡,只要不是倭国那样把大明当成冤大头,那么大明宁肯付出远大于外邦的代价进行回礼。
李赫知道,这是虚荣,但是大明有虚荣的实力,而朝鲜呢?
对于大明而言,朝鲜不过是偏安一隅的小邦而已,连国王都要得到大明皇帝的册封,朝鲜上下还有什么资格在大明跟前理直气壮?
朱棣残暴凌迟三千宫女这样的事当然是假的,可朝鲜官员愿意去相信,为了相信而相信。
之所以记载在正史里面,其实就是想给后世一个交代,告诉后世人朝鲜为什么甘心当大明的藩属,这是因为大明残暴不仁,如果朝鲜不屈服,那么大明就会举兵讨伐,朝鲜孱弱,如何能是大明的对手。
届时朝鲜必将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但是这种事这种想法,朝鲜哪里敢让大明知道,这毕竟是自我安慰罢了,如果让大明知道自己的藩属国竟然如此不恭,派遣大军征之,朝鲜灭国只在朝夕!
大明对朝鲜这样的小邦关注有限,但是朝鲜可是时时刻刻关注大明的动向。
朝鲜王室对于大明的普遍认知就是大明和以前华夏土地上诞生的王朝没什么两样,自高自大而且还在走下坡路,估计不出两百年就会陷入王朝轮回的宿命当中去。
然而变了,在嘉靖帝登基之后,整个大明突然间变了,变的面目全非,变的让朝鲜看不懂了。
对于华夏王朝而言,他们不需要去学习外邦,因为自己就是天朝上国,自己的文化就算穷尽一生也未必能学透,可对于朝鲜这样的小国而言,华夏文明拥有太多太多值得他们去学习的东西,他们需要从方方面面去汲取华夏文明来当做自己的养分,推动自身文明的进程。
所以朝鲜国内知道,大明嘉靖帝喜欢匠作喜欢格物,大力发展军工火器,并依靠强悍的火器将鞑靼揍成了野狗,揍的现在草原都没了野狗的容身之地……
知道嘉靖帝圈宗室、改税政、兴杂学,大练钢铁,如今还弄出了一种能够日行千里,能够载物千万斤的恐怖铁车!
如果说嘉靖帝之前的大明是人到中年开始向迟暮进军的话,那么嘉靖帝在三年间就让大明重新焕发了生机,拥有着少年人的精力和如初生儿一般的生命力!
朝鲜对于大明确实恭敬,但是对大明的朝政还是有些不以为然的,因为朝鲜觉得大明的皇帝自仁宗时起就没了霸气,他们被文官压制,皇权被一步步侵蚀,就连皇帝的旨意,外朝都能不予理会。
皇帝是什么?是天下权柄的最高掌控者,他的一举一动就该代表大明的意志,他的话对于官员而言就该是天宪,然而大明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悲哀,皇帝的悲哀……
然而嘉靖帝改变了这一切,他一只手抓住财政,一只手控住军权,两只手下压,原本不可一世的大明文官便被彻底压服,这才是君王!
真正的君王!
李赫知道别看现在嘉靖帝用戏谑的话来说朝鲜黑朱棣的事,可实际上任何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都不可能是仁慈之辈,他们上一刻能和你笑容满面,下一刻翻脸就能给你递刀!
所以李赫死也不敢承认,否则嘉靖帝要是真个翻脸,他就是朝鲜的罪人!
“此事不提也罢。”朱厚炜似乎真把这事当成了笑话。
皇帝没有追究的意思,众臣也不会多说什么,不过这事算是被群臣给记下来了,事后他们肯定会追根问底,毕竟牵扯到永乐帝,要是朝鲜真敢把子虚乌有的事记载到正史当中去,那大明岂能善罢甘休。
至于李赫回国之后会不会销毁这段史料,群臣心里没底,但是朱厚炜觉得不会,因为他了解朝鲜人的德性,他们肯定会把明面上的解决掉,但是肯定会留下副本传于后世!
“念吧。”
内阁辅臣兼领礼部尚书的蒋冕出列,将一封奏章递交给宣读太监。
朝贡就是这么回事,朝鲜会把贡品清单交给礼部,然后当庭念出来,贡品越贵重说明藩国越恭谨,那么为了宣示天朝上国的礼仪之风,大明会赐予价值贡品数倍之物作为回礼,虽然是亏本买卖,但是却乐在其中……
“朝鲜国入贡清单如下……”宣读太监扯开嗓子,抑扬顿挫的念道:“人参百株、金饰、银饰、玉器……贵族之女两位……”
贡品还是老一套,让朱厚炜稍微感兴趣的只有人参和美女……
人参这玩意,一般年份的不值钱,可只要上了百年,基本上就是千金难求,要是千年的,那基本都是宝贝,关键时候能救命的宝贝。
朝鲜盛产人参,本来百姓也不当回事,可自从发现华夏王朝喜欢这玩意以后,人参价格直接水涨船高,那些年份久远的更是炙手可热了。
朝鲜进贡人参自然不可能年份低,起码都得是百年起步,否则岂不是藐视大明!
至于美女,倒不是朱厚炜好色,他要真那么好色,如今他的后宫也不至于只有寥寥几个妃嫔。
他感兴趣也是因为后世韩国说的一件事又牵扯到了永乐。
他们竟然恬不知耻的说永乐帝身上有朝鲜血统,算半个韩国人……
之所以这么说,无非就是觉得太祖皇帝纳了几个朝鲜妃子,而朱棣是朝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