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刘备要去哪里(1/2)
“若从西面,乃是自入困局,刘备断不会从西面突围,如此看来,唯有东面是他突围的方向。不过……我猜他未必会往北去平原或安德。刘备待民仁义,有爱民之心,而公孙瓒屡屡侵害百姓,非刘备所喜,此正是其脱离公孙瓒之机。”
刘达深思之后得出这个结论,刘备确实对公孙瓒为人并不看好,否则早就去跟着公孙瓒了,当初只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会暂时投靠。
程昱想了一下同意刘达的观点,颔首道:“极有可能,可是刘备若离开公孙瓒,而又不愿降于将军,他会往何处去?”
“两个地方,”刘达举起两个手指说道,“一是投往北海的孔文举,此前刘备曾派兵助孔北海解围,如今困顿之下,有可能投往北海暂时栖身。二是投往徐州的陶恭祖,依我看来,他投往徐州的可能性会更大些。”
其实仔细想想,刘备目前最好的去处就是徐州,跟着公孙瓒得不到足够的重用,而且他对于公孙瓒的行为也不赞同,离开是早晚的事。
孔融只是一个文人儒士,虽然刘备帮过他,可如果去跟着这个只会读圣贤书而不会统兵争雄的人,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发展前景。
唯有陶谦,掌管着徐州一州之地,有更大的空间给他刘备发展。而且中平元年的时候,刘备曾跟着他在广阳打过黄巾,两人有点交情。
“不错,必是徐州,将军是否要挡住他?”
程昱仔细思索之后觉得也唯有徐州是刘备目前最好的去处。
“我们该挡住他吗?”
刘达反问道。
“刘备宁战不降,有不屈之志,且我听闻此人招拢勇夫,敬士爱民,可见此人心有大志,将军……不可纵虎归山,释龙入海啊!”
程昱低声言道。
“其麾下关羽张飞二将极勇,只怕难以阻挡。”
凭着自己兵多,战败他们可以,但他们要是一心逃离,恐怕会挡不住。
“吴白将军对关羽张飞心有所惧,但子义将军亦是极其骁勇,必不惧此二人。可由吴将军替下太史子义,由子义将军率三千兵伏于刘备往徐州必经之道旁,待刘备突围逃出时,子义将军率兵杀出,围城的张峻将军再挥兵从后掩击,不愁刘备不亡。”
如果判断正确,刘备一心脱离公孙瓒,不管他要逃往北海还是徐州,都只有一个方向,都必须向东经过济南进入齐国,然后进入北海。
如果是去徐州,就会从北海转下琅邪,进入徐州东海郡。
“好,子义必不惧此二人。”
刘达当即下令,吴白率领两千人去城北替换太史慈。
太史慈率领三千青州兵去高唐城东面十里外埋伏,待刘备等人一到即突然杀出,此时张峻再率兵从后追袭,两面合击。
同时严令四面围城之将,严密提防城中敌军会突围而逃,只有东面的张峻,如果敌军从东面突围,可不用全力抵挡,放他们离开,然后再从后面追击。
如果敌军向东逃去,须直追至太史慈伏兵之处,若是逃往北面,追出五里即可,不可强追。
众将得令,太史慈待吴白领兵来后,悄悄率兵向东面而去,到离高唐城十里外隐伏。
这是太史慈第二次伏击,有了经验,他率领的这些青州兵,经过前几日一战得胜,现在个个皆勇。
即使听说了关羽张飞勇不可挡,可是扬威中郎将说了,斩这二人之中任何一首,都会拜为将军,赏金千斤。这么丰厚的赏赐,他们又怎么能不心动。
此时城里的刘备,并不知道城北太史慈换兵之事,守卒只是见到敌军仍然那么多人守在城外,也就没有向刘备禀报。
而曹操率军前来的消息,斥候潜回城禀报之后,刘备弃城突围的想法就提出来了。
“刘岱和袁绍表任曹操为青州刺史,曹操乃有雄志之人,麾下强将精兵颇多,如今单兖州又已战死,田青州必不能与之相抗,青州之地已不能久待,须速速离开方可。”
刘备站在南面城楼上,望着城外刘达的兖州军大营,身后站着关羽张飞,还有简雍和田豫。
“如今四面围城,南北两面敌兵众多,曹操又从东而来,若是离开,唯有从东面突围而走,只不知府君突围出城后将欲何往?”
关羽和张飞都还没说话,时年二十二岁的田豫当先问道。
田豫田国让和刘备同是幽州人,是刘备回幽州跟公孙瓒后自己来投的,当时主要是想跟着刘备保护家乡,抵御外族,没想到公孙瓒却把刘备派到青州平原抗击袁绍。
这时候田豫已经有离开刘备回幽州的打算,历史上他跟随刘备到徐州救陶谦,结果陶谦表任刘备为豫州刺史后,他即以母老为由辞别刘备,回到幽州重新跟随公孙瓒。
他现在向刘备发问要去哪里,便是为自己是否继续跟随作出决断。
刘备叹气道:“公孙将军困守幽州,兵不能南下相援,而平原之地,即将汇聚袁刘曹三家强兵,已不可固守。备又屡屡听闻公孙将军纵兵害民,我已不欲再回幽州,眼下之计,我欲先往徐州,等到了徐州再作计议。”
“府君真欲下徐州?”
看来田豫也早料到刘备可能逃往徐州,才会有此一问。
刘备不再答话,默默点了点头。
“管他去徐州还是幽州,兄长去哪里,我和二兄便跟到哪里。”
张飞的大嗓门一吼出声,关羽即不屑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对刘备说道:“兄长,徐州未必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