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授其时(1/2)
长安。
渤海国的求救信再次呈送到李晔面前。
阿保机与黑水靺鞨南北夹击,大諲撰有些顶不住了。
特别是黑水靺鞨人,生性野蛮好战,每破一城必屠一城。
大諲撰挡住了阿保机,却挡不住他的北方同族。
进入晚唐之后,太平了两百年的渤海国也腐朽不堪,国内百姓不堪重负纷纷逃散,或流入契丹,或流入摩震。
细作早已对渤海国有过评估,就算没有契丹的入侵,渤海国也扛不住几年了。
常年战争加速了它的破亡。
“大諲撰还能支持几年?”李晔问道。
“两到三年,也许更快。”赵义存道。
李晔点点头,历史上阿保机攻陷扶余城之后,没骨气的大諲撰就举国投降了。
战争这事谁也说不准,说不定哪天大諲撰提前投降。
看来要提前部署了。
契丹的壮大是掳掠了大量河北百姓,而它的崛起正是吞并了渤海国。
历史充满了惊人的相似性,晚唐大唐衰落,吐蕃衰落、草原衰落、渤海国衰落,就连半岛三国也衰落了。
昭宗龙纪元年,新罗地方豪族崛起,府库虚空,国用穷乏,真圣女王便把手伸向了早已不堪重负百姓,爆发了元宗、哀奴起义。
并最终引起全国性的起义,地方豪族纷纷自立,新罗朝廷束手无策,秩序崩溃。
而在此时,宿敌百济趁机攻打新罗,以求统一半岛。
当年大唐灭高句丽,新罗作为大唐盟友成了最大的赢家。
作为传统盟友,新罗孝恭王在临死之际也向大唐派出了求援使者。
李晔一直引而不发。
现任百济国主为甄萱,也是地方豪强,趁国内大乱起兵,兼并全境。
此人也算有韬略,与周边强国搞好关系,向大唐朝贡,请求册封。
又跟契丹暗中往来,夹击摩震,不过最令李晔无法忍受的是,他以新罗诸侯的身份向倭人进贡,却被倭人拒绝,热脸贴了冷屁股。
眼下唐军休整一年半,除了河北,国内基本恢复生产,荆襄、蜀中、江西、淮南早已大治,就连广州的粮食也能输送广西。
丝绸之路的畅通,带来大量黄金,也令西北与关中迎来大发展。
李晔从来没有什么重农抑商的想法,还几次下令鼓励百姓经营小业,还让韩全晦盯紧世家大族,他们才是商业的最大获利者,大唐境内的豪商,背后都若有若无有他们的影子,不准百姓经商,就是间接的让他们垄断商业,一个个赚的盆满钵满。
李晔的商税一下来,果然朝廷大佬们纷纷反对。
这些人只想白嫖,一点责任都不想担负。
也不想想他们能把江南的茶丝瓷卖入西域,是谁流的血?是谁建立的秩序?是谁保护他们的车队进入龟兹?
如果底层百姓不能享受到国家振兴的成果,他们凭什么提着刀子为大唐卖命?
要知道,唐军都是从百姓中出来的。
商税只针对大宗商品,普通百姓则毫不相干。
李晔手握大刀,态度坚决,赵崇凝做出了表率,游说世家大族,才让他们接受了现实。
农业是根本,商业是血脉。
死气沉沉的民间,也不利于国家发展。
这些年的累积,大唐与百姓都有了些家底。
民间商贾自动将南方粮食卖入北地,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唐的运输压力。
时至今日,攻打契丹可能还没准备好,但攻打百济绝对够了。
甄萱放在国内藩镇完全上不了台面。
历史上半岛三国乱战,还是钱镠调解的。
天心阁中,张承业、李巨川、赵崇凝、周云翼、朱瑾、李禔在列。
李晔扫视众人道:“欲图辽东,需先图半岛,欲图半岛,需先拿下百济,复我熊津都护府故土!”
“三国大乱,正是我军出击之时。”李巨川道。
赵崇凝蹙眉道:“不知陛下粮草辎重准备齐全否?战船足备?当发多少兵力?”
国家刚刚恢复一些元气,现在又要远征,作为文人的赵崇凝自然不喜。
“区区百济,几百里土地,耗费不了多少国力。”朱瑾道。
李晔笑而不语。
张承业道:“陛下所图非是百济一地,而是三国!”
半岛形势跟唐末如出一辙,豪强纷纷自立,没有统一君主,此时正是攻打的最佳时期。
大唐灭高句丽却守不住,原因就是在于辽西走廊太孱弱了,不足以维系辽东,大唐的力量核心在关中。
能把营州抓在手中,已经不容易了。
而半岛的地缘优势对辽东不言而喻,进可攻退可守,翻过长白山就能给阿保机捅一刀,也能辖制渤海国地区。
阁中众人议论纷纷。
李晔正色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我们现在不取,以后就要耗费十倍百倍的国力去打,子孙会流更多的血,国家亦会承受更多的灾难,攻打百济,正当其时!”
李晔一掌拍在案牍上。
再没人言语。
能站在这个地方的人,无一不是大唐的精英,自然也能听懂李晔的话。
契丹一直是中原的心腹之患。
太宗殡天不过十一年,契丹大贺阿卜固便兴风作浪,骚扰边境,薛仁贵于黑山大破契丹,生擒大贺阿卜固献与东都。
女皇万岁通天元年,李尽忠、孙万荣起兵,以三四万之众与大唐前前后后近五十万大军连续作战,歼灭唐军超二十万。
睿宗延和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