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吴府别院(1/3)
吴芷嫣打了个“请”的手势,并肩而行,穿过前花园。
来到一个幽静的小院中。目便是青砖黑瓦一书舍。
公子定睛观之,这房舍很是精致,外不见木,内不见砖,更有幽林相伴,流水相依。
行到一书厅前,门边框的青石上篆刻着一对联,东边写道:“闲偷翰墨三分趣”,西边写着:“莫负春风一缕香”。
东厢房有两间客舍,西厢房有书童房间和茅厕。
公子不禁暗叹,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说得还真有理!
一个败落的墨家,一个书房便胜却一般富贵人家的居所了。
中去查看,哇!不得了。
皆说藏书万卷,这哪止万卷,阁上架中,竹简羊皮,无处不是,好一个宝库。
吴芷嫣走过来,轻声问:“公子喜欢么?”
公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点点头,吴芷嫣又说:“傻瓜,不急在一时,往后的日子长着呢,能让公子看个够的。来,到外面去走走。”
公子随她走了出来,毫不客气地笑着问:“以后我往这里?那我不得去搬东西。”
吴芷嫣拉着公子到走廊上的读书台前坐着说:“剑奴以后就是公子的书童了,听公子使唤,以利于读书习武。”
公子望着她期待的眼神,却有一种寄人篱下吃软饭的感觉。
不禁问她:“在下与小姐不过是萍水相逢,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她微笑着想掩饰什么,但脸上泛着彤云,讷讷地说道:“或许是天意,或许是上辈子欠君的。君看那夕阳西去,多美呀!此处该有诗情,来,来,请君吟一首诗来,让奴家开心开心,算是房租好了。”
公子知道这美人恩,这辈子是还不完了。
对于她提的这点小要求,又怎么能不去满足呢?
他站了起来,心里想着在此读书,也是最好不过的,此际扶拦远望,望着消融的山雪,便长嘘了口气,作得一首《春庭晚景》轻轻吟道:
冰消溪渐澈,庭静日初长。
曲槛栖鸣鸟,寒梅倚浅塘。
倦行聊自适,闲坐复何妨。
最爱池亭下,新书对夕阳。
吴芷嫣望着公子,柔情万分,轻叹道:“文郎之才,非是常人能及,信口而来,皆是华章。”
公子笑道:“论意境和功底,差名家远矣!小姐以为好,孰不知非是吾之功,乃声律之美也。”
吴芷嫣犯起花痴来,含情脉脉地望着公子道:“这个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别人写的诗好太多太多了,吾家公子就是有才嘛,那个声律学是怎么来的,教教奴家如何?”
南齐永明年间,“声律说”盛行,诗歌创作都注意音调和谐。
“永明体”的新诗体逐渐形成,这才有了格律诗产生的开端。
这时期比较着名的诗人是谢朓,也是四百陆十四年才出生,他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对于汉末来说,差不多要往后走三百年呢。
小姑娘不懂那是自然,若是要到唐朝的圣旨来定律诗入考,那是五百多年后的事了。
可怎么跟她说呢?
公子皱了皱眉头,不知道要如何开口说是怎么来的,只好笑着说道:“不急,以后尔若没事时过来,小姐教我识字,我教小姐作诗便是了。不知道小姐目前的诗做得怎么样了,要是有些基础的话,也不难的。”
吴芷嫣笑道:“容奴家想想,也写几句吟来让公子听听,让父子了解一下奴家的文学基础,还望公子莫要笑话奴家才好。”
公子笑道:“尔且慢慢构思,莫要着急!”
公子便不再言语,眺望远方,不一会剑奴带着柳妈至。
公子“嘘”了一下,示意他们别做声,柳妈与剑奴笑笑去安置东西去了。
过了好一会,吴芷嫣笑道:“有了,公子看要得不,莫要笑话奴家才好。”
公子含笑道:“这是自然。”
吴芷嫣题得一首五言古风《山村即事》柔声吟道:
乡野吾何事,东田带雨耕。
微流集沟洫,露草出萱菁。
锄锸清茅莠,泥窝落稻粳。
宿储满仓廪,何必望欣荣。
但作忘机者,田园且自成。
雨馀山色好,日暮鸟声鸣。
父老相呼唤,儿童共往行。
踏歌藉风远,向晚看云晴。
公子心思,这古风基础那可不是盖的,单就古风来说,自己的水平可能远不如她!
乃赞道:“不错,真不错,五言小姐真的写得妙,我不如君多矣。尔若有空来这,我教些新诗,也学我们的字,比现在的字容易多了。我们用的字虽然失去了很多传神的东西,可是单就实用性和普及速度来说,还是很有优势的。将来,等她们把后面的工作做好了,烦请小姐带着画奴、琴奴她们把这些书都抄下来,我们大量应印出来。”
吴芷嫣笑问:“公子之才,奴家自是不敢比的,印刷?公子准备怎么印刷,雕板?”
公子笑道:“到时就知道了,眼下可真说不清。”
从此以后,公子便带着剑奴读书。
写点诗词,读到一部《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道德经》,公子时有感触,便提笔写点阅后感。
吴芷嫣也每天都来,学习白话文、格律诗和数学。
吴颖见公子埋头书房,外面的事也不闻不问,想着就来气。
这不,正好车宁说一起商量一下,她有了理由,便气冲冲地跑到书院来找公子。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