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不急不急(1/2)
倒是在陈虞月,来到那最后一张桌子前。
此时广场上的另一端,便有一位士兵,开始打四声响鼓。
这也就说明了,题诗环节的第一轮,有四人上场。
同时,也是题诗环节正式开始。
伴随着这四道响亮的鼓声,无论是广场上的其他文人或者考官之类,还是滕王阁楼上的宾客或者李元婴的嫡系、庶系子嗣,都是望向了那广场中央的那四张桌子那里。
包括滕王阁顶楼的李元婴、李贞、王钦简、刘玉柄等人,也都是此时的目光,都不由望了过去。
原本的话,像那种真正有名气的文人,才入得了这些顶楼席位上,那些高官的眼。
这第一轮其实,并没有那种真正有名气的文人。
可关键在于,这顶楼席位上,有两位的女儿,在争锋相对。
一位是盛策的女儿盛秋水,另外一位是陈庶的女儿陈虞月。
也主要还是,李修竹之前说过,他家娘子陈虞月,肯定是能赢得盛秋水的。
李修竹如此自信,这就引得顶楼其他人的注意。
尤其是对王钦简来说,这陈虞月要是输给了盛秋水,那么前面的计划就是正式开始了。
他也自信,盛秋水能够赢得了陈虞月。
很简单,他分析过。按照李循珍给出,陈虞月在江州诗会上所作的诗,倘若以秀才、俊士划分的话,那么陈虞月是勉强到达俊士这个程度。
而盛秋水所作的诗,完全是俊士这个级别的。
可以说,盛秋水的水平是要比陈虞月,高一些的。
自然也并非是他自己在那分析,也是参考了那位他请来的王禹进士的说法。
也是为了谨慎起见,王钦简也找了别的早已出名的文人,也都是说,盛秋水的水平要比陈虞月高一些。
虽说不会高到哪里去,可这个水平差距,并非是一时半会能够追赶上的。
至于为何陈虞月的水平,没盛秋水高。
其实也是因为盛秋水是受过专业老师的指导,盛策是想把盛秋水,完全培养成联姻的工具,自然是要得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所以盛策就请了专业教书的先生,为盛秋水指导这诗词歌赋方面,能得到系统性的学校。
但陈虞月不一样,她完完全全是自己靠着不断读书,去摸索的,自学成才。
再加上她不仅是要读书,还要习武,以及其他方面,琴棋书画等,陈虞月也都是精通的。
陈虞月是学的杂,但每一样也是精通的。
当然,几样相比之下,还是诗词歌赋方面,还是最为弱项的。
她也是自己喜欢,偶尔会写写诗,写写文章之类。
若非是去了江州后,背后之人在为她传播,是江州第一才女,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否则,她也不能暴露出,自己是会作诗的。
因此陈虞月作诗,可不会是为了什么名气之类,纯粹是自己的喜好。
倒是在先前,便是陈虞月要走下一楼的时候。
李修竹向陈虞月,说了一些作诗的精华理论知识,即便是一些作诗的精华理论知识,那也是汇聚了全唐诗宋词总结出的精髓所在。
那是站在多少真正大诗人的肩膀上,所总结出来的。
这自不会是李修竹总结的,他可没那么本事,而是全唐诗宋词自带的精华理论知识。
应该也是为宿主,一个能自己作出好诗,而专门总结的。
以至于,他和陈虞月说了一些,适合陈虞月的作诗理论知识后,就让陈虞月一点就通了。
正是因为,陈虞月临走之前,李修竹看到她的自信,才对陈虞月能够赢盛秋水而自信起来。
李修竹此时的目光,自然也是落在了那一楼的广场上。
准确说,他是一直看着陈虞月那里。
在那附近不远处,上官琨儿、费婉雨还有陈瑶儿,都站在那里,注视着陈虞月的位置。
不过三人,还是也会去注意旁边盛秋水的。
毕竟这是陈虞月和盛秋水之间的争锋,已经不属于题诗环节了,更像是两位才女在那里文斗。
基本上其他人的目光,也都是集中在陈虞月和盛秋水的身上,看看这两人作出的诗或者文章更好。
一般都是作诗,很简单,作诗只需要写几十个字就行。
自然,这是短诗。
可都不会选择长诗。
毕竟长诗,就相当于写出一篇文章。
这题诗环节,无论是短诗也好,长诗也罢,亦或者文章,都是可以。
基本上都是会选短诗,因为好作出来,也不容易出错。
其他长诗或者文章,固然有很大优势,真作出来了,肯定是比短诗要占据优势的。
但是,却更容易出错。
一旦有地方出错了,那么整首长诗或者文章,也是白白作出来。
所以这题诗环节第一轮,不论是那秀才、还是齐恒言,亦或者盛秋水和陈虞月,都是选择了短诗来作。
此时四人,皆开始研磨墨水,一个个神情边沉思,便研磨墨水。
盛秋水似乎极为的自信,墨水磨了以后,立即就提起了毛笔,沾染着墨水,便开始书写了起来。
很快诗的题目头,写了出来:滕王阁江景。
随着盛秋水写完,在盛秋水旁边有一人,见到盛秋水所写,便立即把这五个字,写在了背后的那一块大型的木板上。
写在那上面,字迹自然也很大,不然的话,从滕王阁楼上去看,是看不太清楚的。
这样字迹大,就都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