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唐称心》

79文学网(79ks.cc)

首页 >> 大唐称心 ()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理寺少卿戴胄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9ks.cc/217229/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理寺少卿戴胄(2/3)

,李二这人就是好面子的,因此也知道戴胄此时应该算是踩了李二的线了。

但是戴胄此时却是答道:“若是陛下如果当场就把他杀了,臣也来不及阻拦。既然已把他交给了大理寺,臣身为大理寺少卿,那就不得不依照律法办事。”

李二便是质问道:“你要当一个严明的大理寺少卿,那难道就让朕失信于天下?”

戴胄便又是解释道:“律法是经过充分考量,才制定而公布于天下,要求民众长久信仰和遵循的,这是大信大义;但其执法则往往受当事人喜怒心情的影响。

倘若陛下因一时激忿,说是要将假冒者处死;事后心平气和了,知道不能以言代法,又将其交给大理寺来依法量刑。而这正说明了陛下是能够忍住一时的私忿,从而维护天下的公法,那这不是失了小信义而保存了大信义吗?

如果为了不失小信而一定要杀掉此人,不惜破坏国法这个大信,臣私下里很为陛下惋惜。”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所以在当时李二连连点头,赞叹一声:“是依法办事,朕还有什么可担忧的。这个人就照你的意见处置吧。“

“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这话是李二的原话,就是夸赞戴胄在这件事上的处理的。

虽然罗逸觉得这个故事或许是有美化的成分,但罗逸知道戴胄多次反驳过李二,而李二都听从了他的处理意见,可以说是相当不简单的一个人。而且这个戴胄在担任大理寺少卿期间,很少有人被冤枉,算是有口皆碑的一个人。

那么罗逸现在基本上知道戴胄以公平执法著称。为人也是相当值得信任。

而且戴胄除了秉公执法、深谋远虑之外,那是还经常大胆地匡正李二的过失。

有史记载,贞观五年九月,李二当时是下令重新修缮仁寿宫,是要求定期完工后改名为九城宫,而且还要大肆去修复洛阳宫。

很显然这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

毕竟这对一个刚刚稳定五年的大唐王朝来讲,是一笔相当巨大的开支,但是这些开支最后无疑又会通过赋税被摊派给老百姓。当时的戴胄,便是从民生的角度,向李二直言阻谏。

“乱离甫尔,百姓凋敝,帑藏空虚,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这是戴胄的原话,算是说的有几分据理力争。

没错,这一个国家不管是什么年代不论搞什么项目,仄建什么工程,首先要知道民生是前提。那么平民吃不饱饭,一切都是白搭。而在民生问题上,戴胄是能做到从来是忠直体国,知无不言。

那么说起戴胄,罗逸是没想到这戴胄还能得到杜荷的父亲杜如晦的看中。其实不怪他不知道,毕竟杜如晦死的时候,他的意识还未醒来。

不过罗逸觉得总算是人无完人,毕竟也看得出戴胄其实是一个有瑕疵的人。

说到贞观三年,当时戴胄进拜为吏部尚书,兼检校太子左庶子。而童年十二月,尚书右仆射杜如晦因为生大病罢相,在贞观四年临终前,杜如晦都提议让戴胄掌管选拔任用官吏的吏部。

太宗于是在贞观四年二月命令戴胄检校吏部尚书。

但是有一点戴胄为人虽忠正鲠直,秉公执法,很有干才,但他出身低微,“无学术”,不通经史。所以说戴胄并不算是一个典型的读书人。

所以戴胄其实在吏部供职期间,“抑文士,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说是有意无意地压抑住了他们。反倒是在司法方面的官吏,却是得到他的奖进和重用,

所以也因为如此,“时议非之”,这戴胄这个官也是当不久。李二也只好顺从大多数集团利益,免去他的检校吏部尚书之职,但也让戴胄仍以吏部尚书参预朝政。

因此又从这件事来看,罗逸觉得戴胄或许和他是很谈得来的。换言之戴胄其实不喜欢儒官,这点倒是和罗逸有些不谋而合。

只不过罗逸看得出戴胄这人虽然想法上会变通,但是点子上有些问题。毕竟若是真要暗贬,这戴胄却是做得过于明显了些。

所以罗逸觉得他来找自己的话也许就是因为他在这方面确实有些欠缺。

而从另外记载的两件小事上,罗逸基本是可以确定,戴胄应该是一个灵活变通不死板的清官。

第一件事是李二“以其家贫,赉钱十万”。

这个大理寺少卿的职位呢已经不低,但是后来唐太宗又提拔他为尚书左丞,也并让他兼任谏议大夫,甚至后来还让他担任吏部尚书,还赐其爵位为郡公,真可谓位高而权重。

但是戴胄家中仍然贫穷,以致李二看了都忍不住额外赐给他金钱以贴补家用,可见他为官之清廉。

这第二点就是戴胄去世时,李二十四功臣之一、著名的书法家以及文学家的虞世南替他撰写碑文。

而虞世南发现,戴胄的住宅破旧而又简陋,那是连放置祭品的地方也没有。

所以这两件小事再加上罗逸确实见这戴胄身上穿的衣服不像是有官职之人,便也算是有些尊敬他。

那么综合对戴胄的一定了解,罗逸知道戴胄是一个灵活变通的人,所以戴胄遇上什么事件寻求他帮忙也不奇怪了。

但是罗逸觉得自己那夜审凶犯的故事虽然在长安算是人尽皆知的故事。但其实更多的是靠“骗”过凶手办到的。

所以罗逸觉得这戴胄应该不至于会找上他

状态提示: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理寺少卿戴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