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鲅鱼节(1/2)
4月11日第三届鲅鱼节开幕,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田镇海边广场上载歌载舞,老年同乐会的大爷大妈们纷纷起舞,给这个稍有些寒意的上午增添了不少温暖。
琴城素有“鲅鱼跳、丈人笑”的民谚,每年3月、4月份鲅鱼最为肥美,送几条鲜活的鲅鱼给岳父岳母,是琴城人富含文化意蕴的传统习俗,表达的是晚辈对长辈的感恩和孝顺。
于是现场来了不少年轻男女,一看就是准备买给老丈人的。
在文化人眼里这是弘扬民俗风情的日子,但在李扬看来这将是钞票飞舞的一天!
区委刘书记亲自剪裁,给今天的鲅鱼节增添不少亮点,也吸引了大批闻风而来的看客和买客。
李扬没去上课,顶着熊猫眼站在自家摊位前听书记讲话,从夜里两点到现在还没合过眼,他认为自己已经是一名合格的鱼贩了。
“去年我们琴山出了名舍己救人的小英雄,今天他们家又出了条鲅鱼王,据说还是年级第一,不得不说我们风景秀丽的琴山出人才呐!”
刘书记讲话声情并茂,下面掌声一片。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田镇自古以来就是渔业之乡,有着久远的捕鱼传统,甚至可以追溯到明代......”
看得出这位新上任的书记酷爱研究历史,给现场老百姓们普及了五分钟的田镇历史,李扬也听的津津有味,就跟看百家讲坛差不多。
说完后大家觉得不过瘾,纷纷要求再来一段!
刘书记瞬间爱上了朴实无华的田镇百姓,因为在家他小闺女总嫌爸爸唠叨,烦。
现在可是有一大批忠实粉丝,而且还有大批记者在现场摄影拍照。于是讲话拉长到了二十分钟,很快老百姓们发现自己的新书记好像挺“上套”,为了避免继续下去就没再有人敢说“再来一段”。
刘书记发现无人要求继续也就只好作罢,下场把舞台留给老年秧歌队。
以六七十岁为班底的老年队伍盛装出场,个个精神抖擞画着妆容,老太婆看起来比十**的姑娘还俊俏!
不管是田镇当地人还是从市区过来的市里人,大伙乐在其中,各有各的快乐。比如李扬对那条大鲅鱼更感兴趣,正在琢磨能卖出什么价。
那条“鲅鱼王”将是今天的重头戏,当作“吉祥物”展览。
民俗锣鼓队之后,那家伙被人用“轿子”抬了上来,气场十足,活脱脱古代君王出场阵势。
围观群众乐的合不拢嘴,这可是条比人还长的大鲅鱼,十几年难得见一回!
当然大鲅鱼下船前已经被李扬一家买下,总价一万二,直接现金交付。船主老刘见李扬家爽快,以后没准能长期合作也就没待价而沽。
很快围观群众前呼后拥凑了上去,将鲅鱼王围了个水泄不通,不知道谁喊了句“是个母的,做人工呼吸还能活”逗的大伙哈哈大笑。
几个人把它抬到了精心搭建的演出舞台上,新闻记者朋友们对着一阵猛拍,而后问李建民打算怎么处理。
李建民早就笑的合不拢嘴,“这你得问我儿子,他才是我们家的董事长!”
记者们做足了功课,知道之前跳河救人的城市小英雄就是他儿子,于是话筒齐齐转向了他。
李扬犯瞌睡,但还是强打精神接受采访,这可是他人生目前为止的第二个高光时刻,今晚自己这张俊俏的脸必将让琴城每名适龄妇女记在心里。
“李扬同学,听说你现在是琴山六中初三的级部第一名,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打算吗?”漂亮的女记者问道,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刘书记背手笑呵呵地也看着李扬,也感觉哪里不太对劲,但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未来当然是好好学习考入一所名牌大学。”李扬话锋一转,“我一直认为咱们可爱美丽的田镇大有可为,依托琴山完全可以打造成特色旅游镇,投资大片以农村原生态观光为基调的农家乐等等,而不是突突突地一窝蜂盖起高楼大厦,破坏自然环境。”
他的话引起群众一阵哄笑,都觉得他像个“小大人”。
刘书记略带赏识地笑了笑,发展旅游业一直是琴城的要务之一。
琴山旅游区的总规划已经申报给中央,批复下来便是轰轰烈烈的大动工,先从修路开始,到时候一条连接栈桥跟琴山风景区的沿海公路将盘踞在琴城海滨,沿途尽是天水一线的美妙景色。
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必将带动整个服务行业,农家乐、旅馆甚至是出租车行业都将受益。当然刘书记并不认为高楼大厦会改变田镇“青山绿水”的自然面貌,在他看来两者并不冲突,也是相辅相成的。
李扬接受采访时金句不断,很快记者反映了过来,今天特喵的又不是礼拜天,你丫的怎么没去上课?
当漂亮女记者抛出这个问题时,全场一片哗然,李扬也感到窘迫,这几天忙着挣钱已经忘了上学这回事。
刘书记也反应过来,用手势提醒记者先别拍,这要是播出去恐怕要引起轩然大波,初三学生不上课居然活蹦乱跳地出现在“鲅鱼节”现场?
影响很不好!
甚至他这个书记都要遭受非议,错误引导青少年不念书到处乱窜。
“我今天拉肚子,所以没去上课。”李扬说的一本正经,显然不能服众,他也实在编不出什么更合适的谎言。
现场开始变得骚动,这种时候必须给出一个解释,否则影响很糟糕。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