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靠老秦兵恐怕建不了海军(1/2)
京城城建计划,又要花一大比钱。完全实施成功,起码需要一千五百万银元。
这笔钱全通过中央财政支出,其它省的官员以及百姓会有意见。最终和方以智讨论后的方案是朝廷支持一半的经费,剩下的一半直隶省财政分二十年还清。
“王爷、那有地方向朝廷借款的?再说建的是大明京师,朝廷理应全力支持。”
“密之、话不能这么说!京师这边建好了,受益最大的是你们直隶省。总不能让朝廷白吃了这个亏?朝廷担负一半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其它的省份暂时是不知道这个情况,等他们以后反应过来了,朝廷不好给他们交代。”
吴贞毓看着在会议室里讨价还价的两位大员,感觉自己算是见了一会世面。在他以前的思维里,建京城自然是要朝廷掏钱的。现在倒好,让李总裁直接把一半的负担摊给了地方。
即将过年,京城的老少爷们却闲不下来。朝廷发布了一堆用工招聘公告,凡是有意向的都可以到顺天府衙门在各处的办公机构,报名咨询。
招聘的岗位里长期的少,且限制条件比较多,短期临工倒是挺多,不过基本上都是些苦力活。有不少活是通过承包制的方式,往外发包的,只要有股子力气大家就可以组成大大小小的承包队来干活了。
刘能和他们院子的同伴听说了招工公告以后,连忙去衙门里报名。排了三天队,才报好了名。他们三十多号人,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建筑队,刘能被选为队长,过完年以后负责带着大家上工。
“他爹、名报好了吧!你们这活大概能干多长时间啊?”晚上回家,老婆连忙凑过来询问报名的情况,一家人的吃食可全指着这差事哪。
“报好了、估计能把明年干出头。城里要修的路太多了,明年一年都不一定干完。”
“工钱给你说了吗?啥时候能结?朝廷不会克扣吧?”
“说了、壮工一天八十文、普工一天六十文、青工一天四十文,都是管三顿饭。克扣工钱应该不会,咱们的朝廷又不是鞑子,怎么会克扣工钱哪?历来都是说一不二!”
“你是壮工吧?”
“自然是壮工、还被选为领队,一天多发三十文钱哪!”
“一天多发三十文?那你一月下来能挣三两多的银元。干上一年,岂不是要拿四十两银子?我的乖乖,咱家一年也有三四十两银子花了?”
“干不了一年,最多也就十个月。对了、工地上招青工,你让你大姐家的老大去报个名,虽然挣的钱只有四十文,可好歹在工地上能混口饱饭,为家里减一份口粮,学点干活的本事。”
“大姐家的老大找着工作了,说什么军械厂招学徒,他报了名被选上。是按月发工资,一个月一两银元过点,不过听说还要扣饭票钱等杂七杂八的,算下来,拿到手里的好像还不够一两。哎、你这么一说,好像还没青工拿的多啊?”
“大姐家的老大好运气啊,能被这么好的工作选上!你别看刚开始拿的少,人家只要过了学徒期,能拿的钱不少哪!而且一月还有六天休息,不干活就能拿钱。咱们老大长的大一些,也要找这样的工作。”
混迹在京城里的人,那个没点见识?工厂工人和建筑市场的临时工,那个好那个差,还是能一眼看清楚的。自己这辈子年龄已经大了,去工厂指望不大。可自家的儿子,最好还是别干临工的活。
京城里正在准备大建设,三百里外的天津同样没闲着。就重视程度来说,李振新给予的关注度甚至要高于京师。
天津可是大明新朝掌握的第一个大港口口,打了这么多年仗,总算是由内陆扩展到了海洋,怎么能不重视哪?作为一个穿越客,他比谁都清楚海洋的意义。着名的大航海时代已经到了尾声,这时候再不抓住尾巴紧跟世界潮流,就赶不上趟了。
“孟副参谋长,海军港口建设考察的怎么样了?”从京师赶到天津,李振新刚下车,就问升任参谋部副参谋长的孟祥辉,军港建设的方案和地址确定了没。
“基本上确定了,就在老港口的旁边新建一个军港,用于建设海军。”
“文强,你现在是天津知府,既然枢密院选定了地方,剩下的事你要好好配合,尽快把港口建起来,咱们的海军起步太晚了,时不我待!对了民用港口的建设也不能放松,天津港本来是大港,但海贸的规模远远不够。你务必要在短时间内,让它成为大明、以及东亚地区最具活力的第一大海港。”
“先生、港口和海贸建设非一日之功,学生怕很难在段时间内将天津港建好。”
“这个好办、凡是到天津港进行海贸的除了粮食,一律退税二成!在港口区建货物自由交易区。所有国外船只和商人到达港口后先卖货再缴税,只要货不出交易区,一律不收税!”
“先生、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信心将港口短时间内建好了。”
“有信心就好、留给你小子的先发优势只有两三年,等中原通往胶州的铁路一修通,你可就没啥优势了。”
“学生明白、今年必须把基础设施建好,等京津铁路一开通,天津的海贸一定要抓紧时机做大。”
“孟参座、要干好海贸,就得有强大的海军,海军建设这块能跟上吗?”
“院长、我已经请教过宋先生了,他说将蒸汽机搬到船上问题不大,同时设想中的铁骨、铁甲船,应该也能建造。所以三年内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