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来了十万援军(1/2)
张勇的自爆,让李振新注意到了一个自己此前忽略的事——意识形态问题。以前一直觉得,抗清是天然正义的事,然而出了这事才发现,满清已经开始收拢人心了。
这才几年时间,就已经出了这种自杀成仁的汉将。大明朝养士两百多年,也没出来几个力战不屈的军将。
“给前线的肖指挥传令,让大军暂缓南下。将附近的几处军堡拿下之后再说!”之前觉得,只要攻破一个军堡,其它的几处就不足为虑,他们即使不立马投降,也会坐地观望。
现在想来这事有点不把稳,再有几个像张勇这样的死士,大军的后路就会堪忧。
“邦德,此举会不会耽误我军的进度,到时候清军的援军来陕可怎么办?”张同敞心心念念的事情,就是打进西安府。一看李振新放慢了进军速度,就开始瞎担忧。
“别山啊!如今大势在我不在敌,清军的援军来了,咱们正好可以打大会战。战争的核心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占城其实是次要的!有句话叫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老想着占城,有那么重要吗?张同敞的军事素养太差。
“邦德,此话有道理!我大明不就是如此败在伪清手上吗?你果然是军法大家!”老张开始两眼冒星星了,他发现李侯爷总是能说出一些至理名言。
转移了战略目标后,几天内,肖正南就带着大军攻破了清军的两处军堡。
这两座军堡,比黄龙堡要好打一些。守将见势不妙,带着人逃出军堡退到后方去。
“侯爷,肖指挥传来话说,有清军守将想要投降,该如何处置?”
“守将叫什么名字?”
“是王进宝,他想带着部下献堡反正。”
王进宝?这名字很接地气啊!终于有一个主动投降的清军将领了。还以为都像张勇那样,要当铁杆汉奸哪。
“王进宝有多少人马?”
“不足两千人!”
人数有点少,看来也不是重要人物。怎么就没个大鱼,投靠本侯爷?人格魅力还是太差。
“接受他的投降,但要全军解除武装,经过整训之后方可为我军效力。王进宝本人要到延安军政大学受训,观察能力后再确定该授何职。”
受降是个麻烦事,也需要讲究技术和策略。李侯爷可不想学当年大明朝那帮浑官,今日降、明日叛的事不能出现在兴平军中。
王进宝这人倒是光棍,面对如此苛刻的条件,他居然答应了。带着全军,就地解除武装,欢迎兴平军改编。
这一千多人如何安置成了麻烦事,思考再三琢磨出的办法是,把他们带到后方去,先接受正规训练再说。适应能力比较强的,编入部队。适应能力弱的,打发到河套去种地。
“进宝啊,你能弃暗投明,无条件接受改编,说明还是很识时务的。本侯对你也没有偏见,到军政大学好好学习,将来复兴大明肯定有用武之地的!”接地气的名字,叫起来就是亲切。不管怎么说,王进宝都是第一个主动投降的主将,接见一下也是应有之意。
“多谢侯爷,宽恕罪将!罪将一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为大明效死。”王进宝投降是被逼无奈,他也想像其他军将那样带兵逃跑,但没机会。肖正南的大军已经将其包围,留给他的选择只有两条,死战或者是投降。面对二选一的困境,明智的他只能投降。
他以为投降之后,待遇会好一点,最好是能带本部人马继续当将军。但兴平军给的条件完全出乎他的预料,人马要整训,他本人要的什么大学去学习,也就是说军权尽失。这时候他还有顽抗的机会吗?只能一股脑走到黑了。
碍眼的碉堡被拔,大军南下通道彻底畅通,这时候离开战已过去十五天。张同敞这个乌鸦嘴,果然是说什么来什么。最新的情报显示,满清派了近十万大军,极速驰援陕西,目前已过了潼关进入陕西境内。
此次带兵的是满清敬谨郡王尼堪,拥兵十万,星夜驰援,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从北京赶到潼关,速度也是够快的。
冲这个速度,李振新都觉得明军败给清军一点都不冤。明军的勤王兵,从陕西到京师一般都是好几个月,有过分的能走半年之久。这样的速度,还打个毛线仗!
张总督,对李侯爷说他是乌鸦嘴,非常生气。说不怕清军援军的是你,人家真的来了发牢骚抱怨的也是你。全天下的理被你一人占了?
李侯爷是有苦说不出,预计清军会有援军,但谁能想到一下子能来这么多啊?十万大军,十日到达,这确实令人有点意外。
菜是准备好了,可来的客人太多也是个让人头疼的事。
作战计划又要做大的调整,进攻西安府的计划只能再次放缓,先收拾了尼堪带的援军再说。
“大军向渭南地区运动,我们要在这一带和满清八旗兵来一场大决战!击溃清军之后,顺势攻入潼关。把陕西的大门先关住再说!只要击溃这十万大军,就会对全陕的清军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他们是瓮中之鳖,插翅难逃。”这是李侯爷最新的作战命令。
原本的作战计划,并不是这样。拿下潼关确实会形成关门打狗的局面,但这也彻底将境内的清军逼上绝路。吴三桂这个搅屎棍被逼急了,暴走可咋办?
最好的结局是把老吴逼出陕西,让他到河南一带祸害人去。老贼头到河南说不定还能有意外之喜,然而战局就是这么瞬息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