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徐州之战(38)(1/3)
claon_r">周仓和管亥都走了,关羽望着他俩的背影,面无表情,实话实说,在开战前说这番话,难免会涨他人士气,可这绝不是在刻意打压二人,至于会不会影响到军心,尤其在大战来临之前关羽肯定有过考量,不然的话也不会做扰乱军心的事情。
现在的情况,不管是关羽还是刘澜,其实都有所发现,那就是随着一系列的胜仗,不管是士兵还是将领们都有些骄慢,觉得他们的战斗力乃天下第一,所有人不论是谁在他们面前都不堪一击,可是关羽在第二次徐州之战后已经分析的很明确了,不是他们当真战无不胜,而是没有遇到真正的强敌。
就好像近卫重甲军以及龙骑军,不就在与陷阵营交战中损失惨重嘛,还有琅琊军也同样被曹军击溃,所以这样的情况都是一个缩影,但是伺候不管是士兵还是将领骄慢的情绪并没有多少改变,所以关羽就必须要让帐下几员大将小心谨慎,在对敌时,不管是曹操还是袁术都不能大意,所谓骄兵必败,袁术输了这么多次,你若真把他当做一支弱旅,那么最后很可能会大跌眼镜。
寿春军,你可以说他都是现招募的士兵,刚扔下锄头的农夫能有什么战斗力,可是别忘了现在的寿春军已经没有后路可言,这样的对手其实才是最可怕的,他已退无可退,和他们比起来,他们对胜利更为渴望,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如果发生任何轻敌冒进的举动,很可能就会遭遇一场惨败,要知道敌人的士兵也许并不是精锐,可是他们的将领却是身经百战,一旦出现任何机会,他们都不会轻易放过,因为他们并就没有本钱。
以前也许会瞻前顾后,那是因为输了还有后路,现在不同了,输了就全没了,所以不管是光脚不怕穿鞋还是舍得一身剐,都是现在摄山营所不具备的因素。
当功成名就碰上一文不名,你在乎的是名声,而他要的只是为了活下去,把你拉下来才能活下去,所以一般高手对决,碰上这样的毛头愣小子是不会轻易与他比试的,不管输赢都会让他一战成名。
这一点颇有些像当年关羽初入军中,从一名小卒做起,说实话,以关羽当时在江湖上和游侠中的名声,小卒屈才了,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其实不管是他还是刘澜,在这世上几乎所有人眼中,都只不过是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辈罢了,但正因如此,所以他们才能一路拼下来,几乎是以横扫一切的无当气势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在哪个时候,他们一往无前,无所畏惧,为什么,就像主母甄姜当时所说,因为你们一无所有,不怕输,大不了重头再来,而这绝对是他们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原因,可是这样的胜利维持的太久了。
久到他们已经想不起来上一次败仗是什么时候,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不管是刘澜还是关羽都越来越清楚,这样的不败,不会维持太久,因为没人能长胜不败,所以他们必须要小心在小心,不然他们这么多年为之努力的一切都将成为泡影。
失败的那一天终于来了,但是第二次徐州之战的局部失利,却并没有起到当头棒喝的警醒作用,并没有让膨胀的官兵认清自己,所以他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不谈提醒他的将领们,而这在以前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以前的关羽,灌输给将领的内容,只会是他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没有人是他们的对手,让他们以强者的姿态去面多所有的敌人,但是那毕竟是一个特殊时期,如果这番话交换,那么他们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所以鼓舞和打压必须要灵活掌握,在这一点上,本就是普通士兵出身的关羽自然更懂得其中的玄妙。
张飞专程来找关羽喝酒,不过很快他就不得不返回了广陵,没有别的选择,不过让他待在广陵是不太可能的,他把目光投到了取虑,甚至是寿春。
张飞在第二次徐州之战期间因为突袭寿春被大为封赏,而且还是首功,虽然他的部队在这一战付出的代价比起徐州军来说微乎其微,剿灭的敌军也少的可怜,可就战略意义却是极其重大的,若不是他的突袭,寿春军不可能调回去,那样的话,徐州之战必败无疑,所以张飞在这件事情上吃到了甜头,再发生徐州之战,他首先想到的完全不是如何防御徐州,而是又在突袭寿春这件事情上动脑筋,可以说这已经让他养成了—种惯例。
当然他可不敢瞒着刘澜去攻打寿春,所以在这次在取虑时得知主公对关羽的命令之后,他就迫不及待的在关羽启程前往梧县时返回了广陵县,他要尽快向关羽请令,奔袭寿春,这一回他可不会再给寿春任何机会,他可不仅仅要夺下寿春,还想着要把张勋都一起消灭。
为此他在回到广陵之后就命令副将宗寇集结人马,虽然宗寇答应下来,不过却是做个样子,他知道主公绝不可能会同意张飞的请战,果不其然,刘澜的回复狠狠批评了张飞,这让他在军营中当着一众将领怨声载道,骂天骂地,抱怨主公偏心,更抱怨自己遭遇不公
不过对于张飞这样的表现,大家早已见怪不怪,别说是当着他们了,就是当着主公刘澜的面,如果没有捞着出兵的机会他也同样是满嘴牢骚,所以大家都只是听听罢了,没人当真,不然的话,军营的生活也忒无趣了些。
大家都没有反应,让张飞怒火攻心,原本就郁闷,见他们现在这么个样子,气不打一处来,大发雷霆,把人都给轰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