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初战交锋(54)(2/3)
,他会逐渐蚕食袁术,他当时所说的一整套灭袁计划,让他激动。滴水不漏,这才是其能够真正走向成功的关键要素,别看这里面一直都是以防御为主,看起来是很被动,可就如刘澜所说,这被动却是更为主动,一旦刘澜在濡须水站住脚跟,那么逐渐向北蚕食,绝不能急躁,急则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这样他就又陷入被动之中,一人独扛二袁与曹操,迟早他都会被这三人拖垮。
所以他口中这个机会,听起来很难找,更难等,但不用急,因为他可有在此之前,先将南方扬州各郡收为己有,如此就可以耐心等待,一旦时机出现,便立即出兵淮南钱粮重镇合肥,只要能拿下合肥,就等于断袁术一臂,没有了合肥,袁术也就再无可能与其相抗衡,那时候刘澜不仅可以借助合肥的钱粮壮大自己,更能以此地为根基,继续向北方的寿春蚕食,并且伺机寻找攻打寿春,彻底消灭袁术的机会。
张飞撤回南昌这一消息就好像长了翅膀一样,还没到南昌,消息已经传得满城皆知,按道理这事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尤其是对于南昌百姓来说,这好像和他们并无多大关系,可只是少数人明白,历来战事,他们这等小民就怎么可能幸免不受波及呢,再说这回这一仗,那可是两大势力的角逐,这等神仙打仗,殃及无辜自是难免。
如今张飞一撤兵,城中百姓能不人心惶惶,都说败军如匪,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他们这些人又有谁能保全,就算是两位郡守都出了安民榜,不是败军,可这战事若从南城移到了南昌,他们同样要遭殃。
除了百姓小民担心,南城城里大大小小的官员小吏同样人心惶惶,为了安慰他们,朱皓带着酸梅汤见了张飞,而诸葛玄则带着酒肉美其名曰犒劳三军。
这一见之后,两人是各有心思,就拿现在的朱皓来说,与主簿就觉得张飞突然撤回没那么简单,背着手来回踱步朱皓心中的焦虑很难有人能够体会,家族的原因更是如同一座大山,背弃天子而投诸侯,这怎么可能得到家族支持,甚至还反过来问他这事儿是怎么想的。
压力之下,朱皓自然开始犹豫,甚至后悔,乃至于做出一些部署,以防止刘澜可能的报复,可一切事宜只是刚刚开始,张飞却突然返回了南昌,这让他的计划不得不被迫延后,可延后的结果,很可能所有计划都功亏一篑,到时候如果当真来取南昌,他又能怎么办?
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发生而无能为力。
对于这个结果,此刻朱皓心中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如果不是家族的劝告,不是家人的阻拦,他不会生出继续按照朝廷旨意,在南城坚持下来,可内心之中,这样的想法却又并非是他心中所愿,当今乱世,就如刘澜所说,乃大争之世,好男儿自应带吴钩,挥斥猛志及四方!
这是他矛盾所在,但内心的这些想法却无法对任何人说出,就算是下首的主簿也不能透露,他心中一声叹,今天的结果,好也不好,好是他在家族前有了借口,不好同样来自家族的压力。
他发现这已经快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了,不管怎么说,他的志向不止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南昌、豫章,他有更大的志向。
而机会一举出现,如果真的拒绝了刘澜的建议,他相信就再也没有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了,现在张飞的出现何尝不是助其一臂之力?反观家族的一些观点,太过墨守成规,当此乱世生死攸关之际,就应该以非常之勇,行非常之事,成非常之业!
但这对于家族来说,却难,因为他们所顾忌的太多了,稍有不慎,举家遭祸,不得不慎,可对于朱皓来说,现在的情况,对他的家族来说,不应该继续受困在这一困局之中,应该走出来,走出现在的困局,才能使家族不在局限于会稽,举世大族、公族,这才应该是他的野心,也是他的动力。
而他刚才见了张飞,虽然不清楚南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得到的一些消息,尤其是杜及那里被张飞大败,在如此优势下,张飞撤回来其中一定有什么猫腻,是什么,他想了许多可能,都没有答案,但他却明白,不会是撤兵,不攻纪灵了,这不符合常理,所以就像主簿说的那样,可以首先忽略掉退兵的可能。
反而有可能是因为敌我双方兵力相差无几,避敌锋芒,倒是很有可能。
但最大的可能,还是想要诱敌,毕竟选择交战场,谁都不会选择在南城与纪灵交锋,张飞同样如此,如果他当真鲁莽到渠攻城,恐怕刘澜也不会任命他为主将了,这分明就是用人不当,以刘澜那么精明之人,不仅不会犯这么大的错,反而还会十分谨慎,从刘澜这些年的交锋记录能看得出,曾几何时,喜欢剑走偏锋甚至是长途奔袭的刘澜正在逐渐变得稳重起来,就好像他们朱家,已经容不得任何人再去冒险!
就算那个人是张飞,因为关乎数万人的性命与势力的运势,容不得半点差池,但他的家族却不一样,已经沉沦,甚至连在会稽的影响力都不复当年,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要寻求改变。
张飞在军事上,以退为进,而他在政治上则必须以进为进。
想要得从龙之功,就必须要付出与之想匹配的风险。
张飞这样的布衣懂,甚至他有今几,对他一个出生市井的商籍贱命来说已经是赚来了,怎么看都不赔,但他嘛,就不一样了,豫章太守,还是半个豫章,高不成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