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下之患天下之幸(1/2)
陈恺觉得手上的这封信前所未有的棘手。他不动声色的看着下面面带微笑的青带军使者。刚开始这使者低着头,陈恺尚且没有发觉,如今抬起头来,却发现这使者也是乔装的熟人。这不是上次进京赶考的陈悦的至交好友杨秀杨子珍又是何人?
陈恺也笑着回望过去,“使者远来,不如让恺一尽地主之谊如何?”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杨秀怡然不惧,似乎是智珠在握一般。
陈恺向王畅示意,杨秀便在王畅的带领下,去安置了住处。
陈恺吃过晚饭,屏退了众人,独自而坐。果不其然,杨秀便单独过来拜访。
“多年不见,陈君风采更胜当时。”杨秀施然一礼。依稀可以见到当时初见的那份洒脱的名士fēng_liú态度。
陈恺细细打量了杨秀一眼,比起当年,杨秀倒是清减了不少,但却越发的显得那一双眸子锐利非常。
“哪里,哪里,杨兄方是神清俊朗,我所不及。”陈恺亦含笑答道。
杨秀也不继续客套,看门见山的问道:“陈使君觉得信中所言如何?”
陈恺又怎么肯这样将话题主动权交出去?当前也不正面回答,而是话题一转,径直说道:“杨兄此来太过鲁莽,当真不怕我将你就此扣住?想必若是扣住了杨兄,青带军战力便要消解一半吧。”
以杨秀的水平,想必在青带军中也是地位颇高,不出意外的话,杨秀就是青带军中的谋士。一般情况下,两军相交,不斩来使,但是总也是有特殊的,一旦杀掉对方的领袖和谋略支柱,它的好处可是要大多了。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例子。
杨秀笑道:“若是陈君能如此,我也不会此次过来了。”
陈恺若是不顾旧情,且不论心中所说真假,先杀了刘晏,便有青带军自动归顺,杨秀也绝无危险,若是顾念旧情,不肯杀刘晏,又怎肯杀了杨秀,彻底和陈悦决裂?无论怎样,杨秀都不会有生命危险。这也是陈恺之所以只说“扣住”而不说“杀掉”的原因。
陈恺沉默了些许,以全国之力攻打四川一地,哪怕对方用的是游击战术,陈恺也绝无失败之理,但是陈恺又是否真的能够下手?
杨秀忽然笑道:“这些先暂且不论,你我多年不见,也不必如此剑拔弩张。”上前几步,看到矮几旁放的几本闲书,道:“陈君在看诗经?”
陈恺不知杨秀忽然转变话题是何意,不过见杨秀不在逼问结果,心中也乐得如此。“闲事无事,不过翻上一番罢了。”
“不知陈君最喜哪篇?”
陈恺不知其意,却是沉吟答道:“诗三百,皆温柔敦厚。”
“我倒是觉得风、雅、颂里,小雅最得我心。”杨秀笑道,“陈君觉得北山和棠棣两篇哪篇为佳?”
当杨秀谈起小雅,陈恺就彻底明白了他的意思。
《毛诗序》曰:“《北山》,大夫刺幽王也。役使不均,己劳于从事而不得养其父母也。”这是在讽刺自己在陈悦报仇一事的行为,当然,说起北山一篇,最有名的便是那句几千年后依然耳熟能详的那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是在暗示陈恺,刘晏如今是你的臣子,为大业而死也是应当的,只要能够报仇,报完仇之后,我自然也归顺于你。而《棠棣》一篇,描写兄弟情感“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则是完全打的亲情牌了。当然,想必其中的“是究是图,亶其然乎。”(请你仔细想想,这话说得对么?)这句也是杨秀想要表达的。说得不可谓不含蓄。
陈恺长叹一声:“杨君类孟子。”
杨秀笑道:“使君闻之,心有戚戚焉否?”却是用孟子里的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一句作答。陈恺不禁在心中暗叹一声他的思维之敏捷。却是顺势回答道:“齐桓晋文之事尚且不论,离娄下篇甚为有趣。”
凡是学习儒家经典,很少有不看孟子一书的。离娄下篇最出名的莫过于那章,“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了。不过陈恺的重点却是下一章:“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徒。”
杨秀笑容微敛:“我闻‘天地君亲师’。”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陈恺慢慢说道。
杨秀皱起了眉头:“你当真心意已决?”竟是连敬称也不用了。
陈恺微微的点了点头。
“非礼之礼,非义之义,迂腐至极。”杨秀冷笑道。
陈恺长叹一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杨君当真不能体谅一二?”顿了一顿,又说道。“何况他伤于肺腑,已是命不久矣。”
杨秀眉头略松:“能背燕王,焉之不能背你?不如早作打算。”
陈恺默然。半晌,开口道:“杨兄来此,不如与我喝一杯水酒如何。”
“不必了。”杨秀语气冷淡,“看来此间事已了,我好早作休息,明日一早便回去复命。”
陈恺没有阻拦。
杨秀大步走到门口,抬手想要将帘子掀开,却又停在那里:“你为君主,实天下之患,亦是……天下之幸。”言毕,掀开了帘子,走了出去。
陈恺的脸上露出了苦笑,在现代的时候,陈恺不是没有看过厚黑学一类的书籍。但是有些东西看和做是完全不同的。更何况,现代的陈恺也不过是一个普通大学生,勉强算得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