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斗将鲁军(感谢盘古玺悦的打赏)(1/2)
除了渤海郡李药师进攻的这支兵马,另外一边尉迟敬同样率领了五万兵马从平原郡的鹿角关附近渡河进攻齐郡。
两只兵马共十万大军,分东、西两个方向南下夹攻齐郡,目的地只有一个,历城!
这次姜承枭也不玩花里胡哨的,直奔鲁军(李法主军队)大本营而去。谁让青州一路平坦,无险关可守,不打你都城是傻子。
面对来势汹汹的北晋军,李法主深知自己只有打赢一条路,输了就等着自尽吧,于是他几乎以‘强征’的方式整编了二十万士卒奔赴战场,分别迎击两支入侵的北晋军。
一支由自己亲自统帅,前往齐郡临济迎战。另一只由心腹大将胡蛸统帅,前往祝阿迎战尉迟敬。
在北晋军强行渡河的三日之后,位于临济县东北三十里的地方,双方主力不出意外的撞在一起。
双方主帅都鸡贼,谁也没有贸然就全军出击,拼个你死我活,基本上算是你知道我,我知道你,互相对峙,有的时候也会出营斗将。
斗将这种风气在晋室还是挺流行的,双方派出猛将死战,打赢了能打击对方士气,打输了......自然就输了。
战鼓雷鸣,战场之上以派肃杀之色。
双方大军行阵俨然,行军旗呼啸纵横,主将大纛矗立中军。
随着双方擂鼓作响,两名将领分别自两方阵营冲出,马蹄践踏,擂鼓之音越发急躁,仿佛暴风雨即将降临的前一刻那般密集。
在密集如暴雨的鼓声中,两名将领兵戈互击。
北晋军派出的是虎贲郎将韩肃,一手大铁枪耍的虎虎生风。韩肃的枪不是用来刺的,而是用来砸的,他更喜欢以力压人,走的是大开大合的‘力道’。
鲁军将领名为孙士伦,善使环首刀,乃是李法主麾下一名悍将,其武艺颇高,能一人扛起上百斤重的石磙。
斗将这种行为还是姜承枭第一次做,他自身是没有武艺的,因此对于战场上互相攻击的两名将领并不能看出个所以然来。
“药师觉得谁会赢?”
一旁的李药师微微欠身道:“三十招之内应该能分出胜负。”
对于武功招式一说,姜承枭是知道的。
其实并没有什么招式!
古武术的招式说白了就是逮着一招练个上万次,练得多了,自然熟了,熟了就能生巧,巧了就能把握机会,而后一击毙命!
不论是长兵还是短兵,亦或赤手空拳,练习招式的时候只瞄准人体的要害,力求一击毙命。
军中的搏杀术更是如此,没人玩花里胡哨的招式,不动手就算了,一动手不是抹你脖子就是捅你胸腔。
正经大将军,谁跟你打得缠绵。
当然,苦练招式只是杀敌的方法,打熬身体基础,增长力气和体力才是取胜的关键。
而在战场上,当这一切你都具备的时候,拼的就是抓机会的能力了。
二十招的时候,韩肃跃马挥枪,孙士伦横刀防守。只听得‘当’的一声,孙士伦手掌连同手臂都在剧烈颤抖,他的体力支持不住了!
更要命的是胯下战马行动也变得缓慢起来,青州的战马都是从辽东黑市交易过来的老马或者是阉割的战马,论战斗力岂能和北晋军相提并论。
类似韩肃这样的将领,基本上好战马根本不缺。
一击得中,孙士伦露出破绽,韩肃枪尖轻轻一抖,枪头灵巧的钻了进去,轻而易举的捅进了孙士伦胸腔。
旋即枪头拔出,带出一串血珠子。这还没完,抓住机会,韩肃连捅了孙士伦几枪。
不会儿,孙士伦尸体直僵僵的倒在地上。
“胜!”
北晋军爆发冲天喝彩,擂鼓之声大嘈。
相比较而言,鲁军士气低迷,李法主也无奈的叹息一声。
“先撤吧。”
鲁军吹响号角,兵马缓缓后撤。
北晋军大营,中军大帐。
韩肃单膝下跪,奉上孙士伦头颅。
“末将幸未辱王上,斩敌首于阵前,特来复命。”
孙士伦的头颅被油布包裹,姜承枭懒得看一个无名之辈,让人将头颅拿下去挂在外面。
“此战韩将军大振士气,有功,待回太原之后,孤有重赏。”
“谢王上。”
众将整理心情,围拢在青州的沙盘四周。
沙盘上有四支小旗帜,分别是代表了北晋的两支黑旗,代表鲁军的两支蓝旗。
“李法主集二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阻我,另一路阻尉迟将军,看来他的顽抗之心很足啊。”姜承枭拿着小木杆,在沙盘中点了点双方的位置。
李药师分析道:“王上且不用担心,鲁军的二十万兵马,其中一大半都是被李法主强征的百姓,他们未经训练,军令不通,战争不明,难以发挥自身的战斗力。只要击溃他们先锋精锐,丧其战心,鲁军必定会不战自溃,到时候带头逃跑的肯定是这些百姓。”
温雁飞说:“李将军分析的在理,李法主之所以不以兵力优势攻打我们,应该也是基于这个考虑。”
“可以骑兵为先,挫其心,步卒在后平缓退进,劳其力,如此步步为营,我军可胜。”韩肃言道。
鲁军骑兵没有多少,他们只能结阵以待。
姜承枭点头道:“李法主因兵不胜而不攻,我因兵少而不攻,现在不过是看谁能打破僵局罢了。”
“祝阿?”李药师疑惑的猜测姜承枭说的僵局。
姜承枭微微一笑,“不错,李法主知道我在这边,他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