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坚壁清野(1/2)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5月,荆州,南郡
汉军经过将近半年的鏖战,最终击退陆逊与孙权所率领的数万吴军,夺得湘水以西的荆州四郡。
有失便有得,汉军自身同样也付出了一些代价。
由于此番汉军攻坚较多,士卒也伤亡较多,其中有直接战死与沙场的士卒,也有受创不治的伤兵,当然也包括关索前番运回成都的千余名伤残士卒。待到四月,刘备再次清点士卒,东征大军前后损失了近万人。
好在刘备招降了五千余名江陵士卒,还有樊伷、习珍起事时带来的四千士卒与临时招募的二千新兵,因此汉军在荆州仍有九万重兵。
在得知魏军十四万大军南下荆州,留在江陵的刘备在部署防御前,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情去完成。
清野坚壁,简而言之,就是迁民。
汉中之战,汉军斩杀曹军大将夏侯渊,逼退曹操,尽夺汉中之地。但是刘备也有一大痛处,那便是汉中之民大量都被曹操北迁至雍凉二州,导致刘备得地失民,损失了大量人口。
对于掠夺人口这件事,曹操可是十分喜欢,当年他第一次攻取汉中的时候,就让夏侯渊、张郃等人领兵进犯巴西、巴东等郡。曹操自然不是让他们攻城略地,而是想尽办法迁走百姓。
这个时代的人口价值,远比后世重要,不仅是曹操,他的儿子曹丕同样明白。两年前孙权占据荆州,曹丕担忧无法对汉水以南的襄阳居民加以控制,便让魏将高迁大量迁徙民众。包括武都太守杨阜,现在还在尽力将武都境内的百姓往雍凉二州迁徙。
用后世一位伟人的话来说: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这一次魏军兵力更胜季汉,刘备的九万大军必须收缩防线,因此刘备决定,在水军接应条件下,沿江布防,将江陵以北的当阳、临沮诸路军马尽数南撤。
但考虑到眼下季汉人口远不如曹魏,刘备又不得不竭力保住百姓,以免荆州为数不多的人口再次被魏军北迁,这样无异会让两国国力差距越来越大。
因此,刘备让张飞、黄权、赵云、马良等重臣悉数带兵,将当阳、临沮、公安、华容以及江陵一带的百姓大量迁入江陵城中。夷陵、枝江一带的百姓也各自迁入城中。武陵郡北部诸县百姓,则迁往武陵所治临沅县。
至于零陵和武陵以南的地带,路途实在遥远,来往需要更多时日,刘备未免战线过长,权衡再三后,不得不就此作罢,只将一些士卒的家眷接到江陵。
坚壁清野的战略虽然可以有效的抵御敌军,但唯一苦了的,就是广大百姓。当年刘备攻打益州时,郑度曾建议刘璋坚壁清野来进行持久防御,刘备对这个计策也深感担忧。但刘璋却认为此法太劳民伤财,没有采纳。
百姓的疾苦自然需要考虑,但在刘备和曹操这种枭雄面前,有时候为了长远考虑,不得不做一些牺牲。
此番迁民,工程浩大,虽然无法保证迁徙所有居民,但一时之间还有万余家百姓背井离乡。为了尽量安抚民众,刘备一是每家分发一定钱粮作为补贴,二是用曹魏往日屠城事迹加以恐吓,因此迁民之事虽有波折,但总体还算顺利,前后也耗费了将近一个月,钱粮更是不计其数。
“难怪临沮百姓尽皆不见踪影,原来都是被迁走了。”关索心中不由得暗自思忖。
此刻他正率领六百余名本部士卒,押着孟达沿沮水而下。负责接应临沮百姓渡河的船只尚未撤离,他们奉了刘备之命,专等关索一行人前来。
坐船确实比走路轻松许多,关索等人很快便到达了百里洲。此地位于枝江东南,是长江中的一个陆地小洲,距离江陵也就一百二十余里,若是坐船顺流而下,两至三个时辰便可到达江陵。
然而几个月前汉吴交锋于荆州,那时正是隆冬之际,长江水位较低,百里洲则地势偏高,不适宜小船登陆,加之陆逊大军被刘备牵制于夷陵,因此未在百里洲布防。
如今即将入夏,百里洲也变成了一个可以屯兵的好地方。刘备命镇北将军黄权领兵一万,驻守于此。日后魏军进犯,黄权可以伺机支援枝江或江陵。
到达百里洲后,天色已晚,关索便在黄权军中暂过一宿。第二日一早,关索一行人继续启程,并赶在正午之前,抵达了江陵渡口。
只是下船未行数里,众人却看到前方迎面走来一队人马。为首甲士开道,中间黄罗伞盖之下,六匹骏马拉着一辆金辕大辂车,那车上坐的,不是大汉天子刘备,又是何人?
这是刘备亲自来迎接自己的吗?
想到这里,关索立刻下马,小跑上前,下拜道:“末将关索,参见陛下!”
“贤侄快快起来!”许久未见关索,刘备居然亲自下了车架,双手扶起关索。
看到刘备满脸的慈祥,关索不由得心中一暖,感叹道:“陛下何以亲自出城迎接,折煞臣侄了。”
刘备则亲抚关索手背,连连称赞道:“此番魏军大败,上庸三郡得以平定,皆贤侄之功也!”
“陛下过誉!”关索连忙谦逊地摇了摇头,“镇东将军与张太守、丁将军奋力御敌,三军将士舍生忘死,岂臣侄一人之力?”
关索始终不居功自傲的态度,让刘备十分满意,他随即问道:“夏侯尚首级何在?”
“陛下请过目!”关索立刻让身后的谢金将夏侯尚的人头献上。早先在房陵,关索已命士卒将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