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2 小万山岛(1/2)
那艘中西合璧的八百料帆船被哥仨命名为“刺客号”。
据后来当事人的回忆,是哥仨各自写了三个名字在纸上,然后捏城小纸团,让莉莉娅抓阄得到的。
哥仨认为,这种方式很公平,不然的话,为了这艘船的命名,怕是要有一阵子悬而未决。
这种船舶命名的方式对后来还是有一些影响的,曾经有一阵子,大伙都在采用这种方法来决定船名。
好吧,尽管这个名字很奇怪,但当澳门的哥仨把这个船名报给红楼的时候,居然没有引发大家的吐槽,大概主要原因还是大伙现在都很忙,没工夫理会这些事的原因吧,总之这个名字大伙都认可了,毕竟在澳门哥仨作为当事人,被大家默认拥有命名权,这是大伙对此类事情的一惯态度。
九月十五日,艾鲁什带着这群乔家招募的佃户佃奴们登上了万山列岛西南端的一座很不起眼的荒岛。
在旧世界的地图上,这地方叫小万山岛,如今在新世界,这里是一座无人荒岛,并没有名字。
小岛地处万山列岛岛群的西南端,北有白沥、东澳、浦台、黄茅诸大岛做屏障,紧靠不到一公里外的大万山岛。
当然了,这些地名都是旧世界的,在这个时代,除了捞海的疍户们季节性地到其中几个岛屿采集海货以外,所有这些岛完全没有常驻人口。
所以,无论对于过去的大明还是对于现在的大清而言,目前这里属于治外荒蛮之地,当然也就没有正式的地名了。
作为第一批登上这些荒岛的穿越者,代任艾这哥仨被大家默认拥有这些岛屿的命名权,然而哥仨显然对此没有多大兴趣,所以仍然沿用了旧世界的叫法。
当小艾把这些岛屿的名称告诉身边的乔家庄头和船把式后,众人无不将惊讶这位乔家的姑爷如此博才多学,说仅听了这些个名字,再看看那些岛屿,顿觉姑爷深得取名三味,总之众人都是交口恭维,对此艾鲁什很受用,不会点破。
经过前期的勘探,这座小万山岛的面积大约有四平方公里多一点,海岸线一线均以花岗岩和石灰岩悬崖地貌为主,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岛内虽然一半是山石地貌,但在山石之间有许多凹地,这些地方土质肥厚且相对平缓,通常都有茂密的树林和灌木丛。
这里的纬度已经接近热带海洋气候区,降水量比较大,岛上的低洼地经常有小水塘,沟壑之间也有溪流,所以岛上淡水还算丰富。
总而言之,这座岛虽然不大,但各类资源却比较丰富,哥仨在勘探后认为,这里不仅有水泥厂砖瓦厂的原料,山崖下一线黄白的细沙滩,也许还是玻璃厂的原料呢。
而且这里的地理位置相对其它岛屿要偏僻,远离海运主要水道,所以在这里搞建设,十分符合最高执委会强调的“低调发展,闷声发财”的一贯思路。
这天的早晨八点,海天之际红日初升,水面风平浪静,艾鲁什带领的船队首先抵达了小万山岛的东南部的一个小半岛的北侧,那里与大万山岛遥遥相对,旁边还有一个有白色沙滩的小港湾,经过前期的勘探,并参考旧世界的地图资料,这里是一个适合建码头的地点,也是避风避浪涌的好地方。
小艾站在船头,拿着望远镜观察了一下这个小海湾,又看了看不远处的大万山岛,沉吟片刻后,就命名此还湾为东沙湾。
到达目的地后,因为尖底船的吃水较深,所以船只无法靠上沙滩,好在这个时代的船上已经配套有救生艇之类的小舟,于是小艾先让庄头们带着佃户们和各种工具分批乘小舟上岸,这些人的第一个任务是修建高脚木屋。
建屋的地点是早就勘察好了的,是东沙湾南侧的一座半岛型台地。
很快,村民们就在几位乔家管事人的带领下,分头乘舟涉水上岸。
让小艾有些惊讶的是,这个过程居然没有出现任何混乱,而且最先上岸的全部都是男丁,他们的手里拿着各种伐木和造屋的工具,而女人们则帮忙从船里往沙滩上搬运建筑材料。
这些生活和生产物资都是现成的,哥几个早就准备好了,主要是一些木料,因为船队的运载能力有限,没有准备砖瓦这类比重大的物资。
佃户佃奴们在庄头的带领下,上沙滩后就直接去了南侧小半岛的那一片台地,哥仨对那里亲自勘测过,台地位于小万山岛东南角,除了一个类似地峡的小溪河谷与陆地相连以外,三面环海,而且势稍相对较高,视野开阔,也比较干燥。
西侧的小溪顺着山势流入下面的东沙湾,生活用水的获取也比较容易,那里确实是一个适合建立居民点的地方。
对于修建居民点这类工作,小艾根本就没有多说什么,登陆后村民们很快就在庄头的分派下,自己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显然村民们拓荒这类事情一点也不陌生,后来小艾才了解到,这些村民并非本地土生土长的人,而是来自四面八方,有的人老家居然远在岭北,这些人来到这里之前,已经碾转数地,对于他们而言,来到一个新地方重新生根拓荒这种事,已是经历过不止一回了。
所以那些伐木建屋拓荒开地这类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小艾操什么心,而且就他的履历经验而言,也操不上什么心。
小艾有自知之明,他认为这些事情就应该放手交给庄头们村民们自己去打理,本人一个外行,指手画脚多了指不定还会给人家添乱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