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长安的情报(1/2)
李恪回到太原府的当天晚上,他刚在兰儿的侍奉下沐浴更衣用过晚膳,狄知逊便来到了都督府。
狄知逊除了前来看望李恪,还给他汇报了最近并州刺史府一些情况。
李恪听完狄知逊的汇报,心里对太原士族们的想法捉摸不透,他们这种不冷不热的观望态度让李恪不敢过多的跟他们亲密接触。
而身为都督府参军,黑衣卫情报系统的重要负责人,许敬宗汇报给李恪的信息更让他吃惊。
黑衣卫从长安发来的消息说,东瀛扶桑有使者前来觐见大唐皇帝。
李恪听完许敬宗的汇报,脑子里第一个浮上的字眼就是遣唐使。
可是,历史上记载的遣唐使是贞观四年八月,日本遣使犬上三田耜(亦作御田锹)、药师惠日等来唐,是为日本第一次遣唐使。
现在是贞观二年五月,日本就派使者来到了大唐,这可比历史上要早整整两年啊!难道历史因为自己在大唐的种种举动而在今年开始发生了变动?
难道自己已经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历史的走向?
“殿下难道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狄知逊看到李恪脸色有些煞白,便开口询问道。
“喔――没什么,本王只是觉得东瀛扶桑人来长安有些惊讶和好奇而已。”
李恪瞬间掩饰了自己的忧虑,“同怀,本王下令都督府修建英雄冢,你们刺史府可要好好协助啊!”
狄知逊见李恪脸色瞬间好转,便没有继续追问,“殿下刚回到府上就开始下达了这项命令,微臣岂能不认真对待。”
“恩――”李恪微微笑道,“有你这句话本王就放心了,只是本王要用两个月的时间建成英雄冢不知道是否可行?”
狄知逊听李恪说只想用两个月时间就要建成英雄冢,他的心里就觉得李恪有些心急,难道他有什么想法和目的?
狄知逊这么一想,倒是觉得很有可能,不由的继续问道,“英雄冢规模不小,两个月时间想要建成它的话恐怕很有难度,不知道殿下为何如此着急?”
“恩,那就先这样吧,英雄冢分将军堂和士兵阁两个大殿,将军堂祭奠的是牺牲在战场上的将帅,士兵阁祭奠的是牺牲在战场上的士兵,这次去幽北草原牺牲的都是士兵,那就先建士兵阁吧!”
李恪没有继续回答狄知逊的问话,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英雄冢是他借鉴后世的纪念堂纪念碑等祭奠英雄事迹的设想所创立的一种祭奠陵园,目的是激起大唐尚武的精神,将勇士、英雄这样的传说深入到民间,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战死在沙场上的人来传递一种爱国精神。
而他的目的不仅仅是想建这么一个祭奠型的大殿,还要招揽一批文人,将为所有死去的将领和在战场上做出了英勇事迹的人立传。
所以,对这件事情他很看重,在这件事情上他投入的钱财也很大。
“既然殿下如此说,那微臣就尽力而为吧!”
狄知逊见李恪的话里没妥协的意思,就只能点头答应。
虽然,李恪将这件事情交给了都督府,但都督府毕竟是军事机构,具体事务还是会分配到刺史府,正因为这样,李恪才会如如此要求狄知逊。
“恩!”
李恪点头表示满意,然后对一旁的许敬宗说道,“时间已经到了五月初十,离各地州府将领的述职期限只剩下五天时间,本王想在他们述职的当天在左军大营进行演武阅兵,检阅左右营的训练情况,这件事情具体该怎么办你就去跟郭孝恪商量吧,到时候千万不能出任何差池!”
“诺――”许敬宗躬身答道。
然后,李恪又跟狄知逊具体的说了下他对英雄冢的想法和建议,跟狄知逊和许敬宗讨论了很久,终于敲定了建立英雄冢的具体事项,而狄知逊和许敬宗两人跟李恪在书房聊了很久之后才离开。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就过去了三日。
这天下午,李恪的书房中出兵漠北的主将们又聚到了一起。
他们这次来是因为李恪给他们布置的一项任务,就是给李恪送他们总结的关于幽北战争的报告。
李恪看着书桌上苏定方、李孟尝、孙贰朗和郭侍封四人的战争总结,又看了一眼忐忑不安的四人,这才拿起了第一份报告详细的端详了起来。
他看的是郭侍封写的总结,郭侍封还是第一次参加实战,对于战术的理解有限,所以他的内容没什么新意,主要是总结了自己的不足和鬼面骑在战斗中的缺点。
李恪看的很认真,他将郭侍封的总结细细的看完之后对这份总结没有做出评价,又继续拿起了第二份总结认真的读了起来。
这份总结是孙贰朗写的,但是孙贰朗是个粗人,不通文墨,所以他的总结李恪扫了一眼就发现不是他本人所著而是由他人代笔而写。
但是,虽然是他人代笔所写,但里面的内容写的都是这次鬼面骑幽北一役的心得和体会,这样的文章一般的文人墨客是写不出来的,因此李恪对孙贰朗端正的态度很欣赏。
李恪看完孙贰朗的总结,依然没有说话,继续看李孟尝的总结,看完李孟尝的总结,又是一句话也没有说,继续看最后一份苏定方的总结,等四份汇报都详细看完之后,他才从榻上站了起来,然后伸了个懒腰,对着四人笑道,“天色已晚,该到了用晚膳的时候,你们也别回去了,就在都督府陪本王一起用膳吧。”
李恪还没有对他们的总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